电力转换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3789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20:02
电力转换装置(1)包括壳体(2)以及与外部连接器连接的端子母线(3)。端子母线(3)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面(31a、31b)的第一板部(31);以及具有第三和第四面(32a、32b)的第二板部(32)。第一板部(31)包括与外部连接器(5)紧固的紧固部(311)。壳体(2)包括:使第一面(31a)露出的第一开口部(21);使第三面(32a)露出的第二开口部(22)以及堵塞第一开口部(22)的盖体(55)。第二板部(32)与第二开口部(22)的距离比紧固部(311)与第二开口部(22)的距离短。

Electric Power Converte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转换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日本专利特开2011-187933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电力转换装置包括与外部连接器连接的母线以及连接器用开口部。外部连接器包括螺母。母线包括:具有贯通孔的第一端子连接部;以及与第一端子连接部形成规定的角度且从连接器用开口部露出的立设部。在第一端子连接部具备的母线贯通孔中,插入与螺母连接的螺栓。将外部连接器与母线紧固。具体而言,外部连接器从连接器用开口部插通,使外部连接器具备的螺母与从第一端子连接部具备的贯通孔插入的螺栓紧固。其结果是,外部连接器与母线紧固。此时,外部连接器在与母线的立设部相对的位置紧固。因此,母线的立设部与连接器用开口部的距离较长。电力转换装置例如是检查设备从连接器用开口部插入且与母线的立设部抵接,从而进行检查的。但是,由于母线的立设部与连接器用开口部的距离较长,因此,检查设备与母线抵接时的、检查设备与母线的接触面积并不局限于为了对电力转换装置适当地进行检查所需的大小。因此,关于电力转换装置的检查效率还有改进的空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提高检查效率的电力转换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式是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包括:壳体;以及端子母线,上述端子母线位于上述壳体的内部,与外部连接器连接,上述端子母线包括: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第一板部;以及与上述第一板部电连接、具有第三面和第四面的第二板部,上述第一板部包括与上述外部连接器紧固的紧固部,上述壳体包括:使上述第一面露出的第一开口部;使上述第三面露出的第二开口部;以及堵塞上述第一开口部的盖体,能将上述盖体从上述第一开口部取下,上述第二板部与上述第二开口部的距离比上述紧固部与上述第二开口部的距离短。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式是一种电力转换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包括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的壳体内,将具有不同的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的端子母线,以上述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分别与上述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相对的方式配置,从而形成电力转换构件的工序;以及选择上述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中的希望的一方的开口部,从选择的一方的开口部将电气检查件向上述壳体内部插入,使上述电气检查件的一部分与上述端子母线的上述第一主面和上述第二主面中的和上述一方的开口部相对的一方的主面抵接,从而对上述电力转换构件进行电气检查的工序。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一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一的电力转换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3是图2的III线向视图。图4是图2的IV线向视图。图5是实施方式一的壳体的立体图。图6是实施方式一的端子台及端子母线的立体图。图7是图6的VII-VII线剖视图。图8是图6的VIII线向视图。图9是图6的IX线向视图。图10是实施方式一的电力转换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11是图10的A线向视图。图12是使用了实施方式一的第一板部的电气检查的说明图。图13是使用了实施方式一的第二板部的电气检查的说明图。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一的电力转换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15A是表示实施方式一的电力转换装置的检查工序的图。图15B是表示实施方式一的电力转换装置的检查工序的图。图16是实施方式二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立体图。图17是实施方式二的端子台及端子母线的立体图。图18是图17的XVIII线向视图。图19是图17的XIX线向视图。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二的电力转换装置的图。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二的电力转换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符号说明1、1a、1b、100电力转换装置2壳体21第一开口部22第二开口部3、3P、3N端子母线31第一板部311紧固部32第二板部5外部连接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一)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1进行说明。图1是电力转换装置1的立体图。电力转换装置1包括壳体2和外部连接器5。壳体2包括盖体55。图2是表示电力转换装置1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在图2中,电力转换装置1没有与外部连接器5连接。电力转换装置1包括端子母线3。端子母线3位于壳体2的内部。端子母线3与外部连接器5电连接。图3、4分别是图2中的III、IV线向视图。图3和图4中的虚线分别是为了便于示出壳体2的内部的结构的辅助线。端子母线3包括第一和第二板部31、32。第一板部31包括第一和第二面31a、31b。此外,第一板部31包括紧固部311。第二板部32与第一板部31电连接。第二板部32包括第三和第四面32a、32b。另外,第一板部31中的第一面31a例如构成为端子母线3中的第一主面,第二板部32中的第三面32a例如构成为端子母线3中的第二主面。如图2所示,第一面31a和第三面32a形成为规定的角度α。此外,第二面31b和第四面32b形成为规定的角度β。规定的角度α、β例如是80度以上且100度以下。较为理想的是,规定的角度α、β是90度。此外,端子母线3在第一板部31与第二板部32之间包括弯曲部33。弯曲部33弯曲成大致直角。图5是没有外部连接器5连接的壳体2的立体图。壳体2的形状是大致长方体。壳体2包括第一和第二壁201、202。第二壁202位于与第一壁201所在的面相邻的面。第一开口部21形成于第一壁201。第二开口部22形成于第二壁202。第一开口部21开口以供端子母线3的第一板部31的第一面31a露出。第二开口部22开口以供端子母线3的第二板部32的第三面32a露出。如图2所示,以端子母线3的第二板部32与第二开口部22的距离D1比端子母线3的第一板部31的紧固部311与第二开口部22的距离D2短的方式,将第二板部32配置于壳体2的内部。以下,将第一板部31的第一面31a的法线方向称作Z方向。将第二板部32的第三面32a的法线方向称作X方向。将与Z方向和X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作Y方向。另外,在将包括沿第二壁202的内表面的第二开口部22的内周缘的面作为开口面的情况下,将彼此相对的第二板部32与第二开口部22的距离D1定义为上述第二板部32与第二开口部22的开口面之间的最短距离。同样地,将第一紧固部311与第二开口部22的距离D2定义为上述紧固部311与第二开口部22的开口面之间的最短距离。由绝缘构件构成的、例如大致长方体状的端子台4位于壳体2的内部。端子台4包括第一和第二载置面41、42。第一载置面41与第二载置面42相邻。此外,第一载置面41与第一开口部21相对。第二载置面42与第二开口部22相对。端子台4固定于壳体2。图6是端子母线3和端子台4的立体图。图7是图6中的VII-VII线剖视图。图8、9分别是图6中的VIII、IX线向视图。端子母线3的第一板部31配置于端子台4的第一载置面41。具体而言,第一端部31的第二面31b与第一载置面41接触。端子母线3的第二板部32配置于端子台4的第二载置面42。具体而言,第二板部32的第四面32b与第二载置面42接触。端子台4在第一载置面41与第二载置面42之间具有角43。以端子母线3的弯曲部33与角43重合的方式,将端子母线3配置于端子台4。电力转换装置1包括彼此不电连接的多个端子母线3。多个端子母线3例如是正极的端子母线3P和负极的端子母线3N。端子母线3P、3N例如相互相邻。端子母线3P、3N与外部的直流电源(未图示)电连接。端子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以及端子母线(3),所述端子母线(3)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与外部连接器(5)连接,所述端子母线包括:具有第一面(31a)和第二面(31b)的第一板部(31);以及与所述第一板部电连接、具有第三面(32a)和第四面(32b)的第二板部(32),所述第一板部包括与所述外部连接器紧固的紧固部(311),所述壳体包括:使所述第一面露出的第一开口部(21);使所述第三面露出的第二开口部(22);以及堵塞所述第一开口部的盖体(55),能将所述盖体从所述第一开口部取下,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第二开口部的距离比所述紧固部与所述第二开口部的距离短。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1.26 JP 2018-011988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以及端子母线(3),所述端子母线(3)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与外部连接器(5)连接,所述端子母线包括:具有第一面(31a)和第二面(31b)的第一板部(31);以及与所述第一板部电连接、具有第三面(32a)和第四面(32b)的第二板部(32),所述第一板部包括与所述外部连接器紧固的紧固部(311),所述壳体包括:使所述第一面露出的第一开口部(21);使所述第三面露出的第二开口部(22);以及堵塞所述第一开口部的盖体(55),能将所述盖体从所述第一开口部取下,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第二开口部的距离比所述紧固部与所述第二开口部的距离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端子台(4),所述端子台包括第一载置面(41)以及与所述第一载置面相邻的第二载置面(42),所述端子母线的所述第一板部配置于所述第一载置面,所述端子母线的所述第二板部配置于所述第二载置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端子母线,多个所述端子母线的所述第一板部配置于所述端子台的所述第一载置面,多个所述端子母线的所述第二板部配置于所述端子台的所述第二载置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台的所述第一载置面包括与所述第二载置面相邻的第一边缘(41a)以及与所述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二边缘(41b),所述第一边缘与多个所述端子母线的所述第一板部的所述紧固部的距离比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紧固部的距离短。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端子母线彼此相邻,包括间壁(45),所述间壁(45)在多个所述端子母线的所述第二板部之间,立设于所述端子台的所述第二载置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壁(450),所述侧壁(450)立设于所述端子台的所述第二载置面,隔着多个所述端子母线的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间壁相对。7.一种电力转换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包括第一开口部(21)和第二开口部(22)的壳体(2)内,将具有不同的第一主面(31a)和第二主面(32a)的端子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良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