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满液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3633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满液式换热器,属于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壳体、隔板、换热管和分流管,隔板设于壳体内且将壳体内腔分隔成多个容纳槽;换热管设于壳体内并依次穿过多个容纳槽;壳体的顶部设有多个出液管,多个出液管与多个容纳槽一一对应连通;壳体的底部设有多个进液管,多个进液管与多个容纳槽的底部一一对应连通;分流管设于容纳槽内且与进液管连通,分流管与换热管的轴线垂直并设有多个沿分流管轴线排布且朝向换热管的喷孔。通过一个或少数几个进液管向一个或者少数几个容纳槽中加入制冷液,使得较少的制冷液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容纳槽中保持较高的液位,制冷液能够更好的与换热管接触,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A High Efficiency Full-liquid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满液式换热器
本技术属于换热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满液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家对于工业产品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包括空调、制冷行业的节能要求也不断在提高。现有的满液式换热器,制冷温度的控制方法的一种是通过调节壳体中制冷液的流量来控制制冷温度。此种控制方式,在制冷液的流量较小时,制冷液与换热管的接触不充分,导致换热器换热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满液式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冷液的流量较小时,制冷液与换热管的接触不充分,导致换热器换热效率下降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满液式换热器,包括壳体、隔板、换热管和分流管,所述隔板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将所述壳体内腔分隔成多个容纳槽;所述换热管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依次穿过多个所述容纳槽;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多个出液管,多个出液管与多个所述容纳槽一一对应连通;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多个进液管,多个进液管与多个所述容纳槽的底部一一对应连通;所述分流管设于所述容纳槽内且与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分流管与所述换热管的轴线垂直并设有多个沿所述分流管轴线排布且朝向所述换热管的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满液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隔板、换热管和分流管,所述隔板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将所述壳体内腔分隔成多个容纳槽;所述换热管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依次穿过多个所述容纳槽;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多个出液管,多个出液管与多个所述容纳槽一一对应连通;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多个进液管,多个进液管与多个所述容纳槽的底部一一对应连通;所述分流管设于所述容纳槽内且与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分流管与所述换热管的轴线垂直并设有多个沿所述分流管轴线排布且朝向所述换热管的喷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满液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隔板、换热管和分流管,所述隔板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将所述壳体内腔分隔成多个容纳槽;所述换热管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依次穿过多个所述容纳槽;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多个出液管,多个出液管与多个所述容纳槽一一对应连通;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多个进液管,多个进液管与多个所述容纳槽的底部一一对应连通;所述分流管设于所述容纳槽内且与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分流管与所述换热管的轴线垂直并设有多个沿所述分流管轴线排布且朝向所述换热管的喷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满液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具有沿前后方向设置且相互平行的多个。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满液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位于所述隔板前侧的前均液板,所述前均液板将所述壳体内腔的前端封闭成进水腔;所述壳体前端设有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怀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正工冷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