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倒扣旋转尾管送入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3308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免倒扣旋转尾管送入工具,涉及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本工具包括中心管和尾管连接筒,尾管连接筒通过连接球装置嵌套在中心管上;连接球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尾管连接筒的顶杆,连接球以及设置在中心管内部的球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第一状态中,所述连接球安装在所述球座与所述顶杆中间;通过井口投球憋压使中心管内的球座剪断剪销,所述球座和所述顶杆移动偏离所述连接球,从而将尾管连接筒与中心管分离,达到送入尾管的目的。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安全顺利的实现尾管下套管,保证尾管固井作业的顺利进行,尾管串下入到井底后井口投球憋压丢手,确保旋转尾管免倒扣即可顺利送入,实现方法可靠;简单的结构设计易于加工,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A Reverse-Free Rotary Tailpipe Feeding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倒扣旋转尾管送入工具
本技术涉及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免倒扣旋转尾管送入工具。
技术介绍
尾管固井能节约油气井开发成本,节约社会资源。为此,人们技术了“尾管悬挂器”(201510956001.8)、“一种油气井尾管悬挂器”(201820244595.9)、“具有卡瓦的膨胀式尾管悬挂器”(201711030338.1)等尾管悬挂器工具用来进行油气井的尾管固井作业。但这些技术都存在相同的缺陷:工具的结构复杂,生产加工成本高,加工精度难以得到保证,性能不稳定,下套管过程中难以建立高压力循环,下套管过程中遇阻、卡不能对尾管进行旋转,坐挂后需倒扣丢手作业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倒扣旋转尾管送入工具,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免倒扣旋转尾管送入工具,所述工具包括中心管和尾管连接筒,所述尾管连接筒通过连接球装置嵌套在所述中心管上;所述连接球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尾管连接筒的顶杆,连接球以及设置在中心管内部的球座,在第一状态中,所述连接球安装在所述球座与所述顶杆中间;在第二状态中,所述球座和所述顶杆移动偏离所述连接球。优选地,所述第一状态中,所述球座通过球座销钉安装在中心管内部。优选地,所述顶杆通过顶杆孔固定,所述球座销钉通过销钉孔固定,所述连接球设置在连接孔内。优选地,所述顶杆孔和所述连接孔均为6个。优选地,所述尾管连接筒包括剪切销钉,胶塞体,胶塞,胶塞骨架和胶塞座,所述胶塞体与所述胶塞座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胶塞体上套有胶塞并通过所述胶塞座压紧固定形成一个整体的尾管胶塞;所述尾管胶塞通过剪切销钉固定在尾管连接筒的内侧下部。优选地,所述剪切销钉上安装有封堵头,所述尾管胶塞的胶塞与胶塞之间、胶塞与胶塞体之间安装有压环,用于压紧胶塞。优选地,所述中心管上端内侧加工有钻杆螺纹与外侧加工有一凹陷台阶可用于现场连接钻具。优选地,所述尾管连接筒内侧顶杆孔上部及下部与中心管外侧、中心管内侧连接孔上部及下部与球座外侧、顶杆外侧与顶杆孔内侧、销钉孔内侧与封堵头外侧之间分别安装有密封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免倒扣旋转尾管送入工具,该技术能安全顺利的实现尾管下套管,保证尾管固井作业的顺利进行,尾管串下入到井底后井口投球憋压丢手,确保旋转尾管免倒扣即可顺利送入,实现方法可靠;同时简单的结构设计易于加工,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结构半剖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投球憋压球座剪销剪断后的主视结构半剖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丢手后的主视结构半剖示意图;图4是图1中连接球装置的细节放大图;图5是图3中连接球装置的细节放大图;图6是尾管连接筒下部的细节放大图;1—中心管,2—尾管连接筒,3—顶杆,4—连接球,5—球座剪销,6—球座,7—封堵头,8—剪切销钉,9—弹簧,10—胶塞体,11—胶塞,12—胶塞骨架,13—压环,14—固定螺钉,15—胶塞座,16-丢手球,17-连接球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中涉及的附图均是半剖图,上半部分为剖面图,下半部分为外观图。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免倒扣旋转尾管送入工具,由中心管、尾管连接筒、顶杆、连接球、连接球底座、球座、球座销钉、组成;尾管连接筒中下部圆周均布有6个顶杆孔,下部圆周均布有4个销钉孔;中心管下端圆周均布有6个连接孔;尾管连接筒利用顶杆孔与中心管上的连接孔通过连接球与顶杆连接固定;中心管内侧与连接球对应位置通过剪切销钉安装有球座,连接球与球座之间含有一个承接连接球的连接球底座,在第一状态中,如图1所示,球座与连接球位置对应,在第二状态中,如图2所示,当丢手球投入后,通过井口憋压,球座的上下段之间形成压力差,并且该压力差将球座剪销间断,使得丢手球和球座一起向下移动,落至胶塞座内,此时连接球没有承重点,往中心管内侧移动,连接球与顶杆之间作用力消失,通过井口上提中心管而实现丢手作业,如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免倒扣旋转尾管送入工具还包括剪切销钉,胶塞体,胶塞,胶塞骨架和胶塞座,如图6所示,所述胶塞体与所述胶塞座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胶塞体上套有胶塞并通过所述胶塞座压紧固定形成一个整体的尾管胶塞;所述尾管胶塞通过剪切销钉固定在尾管连接筒的内侧下部。所述剪切销钉上安装有封堵头,所述尾管胶塞的胶塞与胶塞之间、胶塞与胶塞体之间安装有压环,用于压紧胶塞。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心管上端内侧加工有钻杆螺纹与外侧加工有一凹陷台阶可用于现场连接钻具,所述尾管连接筒内侧顶杆孔上部及下部与中心管外侧、中心管内侧连接孔上部及下部与球座外侧、顶杆外侧与顶杆孔内侧、销钉孔内侧与封堵头外侧之间分别安装有密封圈。此外,胶塞体与胶塞座通过螺纹连接,胶塞体上套有胶塞并通过胶塞座压紧固定形成一个整体的尾管胶塞;尾管胶塞通过剪切销钉固定在尾管连接筒的内侧下部。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实施例1中的免倒扣旋转尾管送入工具将尾管送入井底固井的使用操作,包括以下步骤:将实施例1中所记载的工具连接在固完井管串上,按设计要求下放至井底位置,在下入过程中,如遇阻、卡等复杂情况可随时通过转盘旋转带动尾管旋转或进行循环作业,当尾管串顺利下至井底后进行钻井液循环作业;完成循环作业后在井口投入丢手球,待丢手球落至球座位置后对管串进行憋压,使球座上、下段形成压力差从而将球座剪销剪断,使丢手球与球座向下移动,落至胶塞座内如附图2所示,再通过井口上提中心管而实现丢手作业如附图3所示;当丢手作业顺利后将中心管回插至尾管连接筒内,并进行固井注水泥作业,当注水泥结束后在井口释放钻杆胶塞,并完成替浆,碰压作业,待碰压后再次上提中心管,当中心管提至尾管连接筒外2-5m处时,对尾管连接筒进行冲洗喇叭口作业,最后上提钻具,将中心管提出井口;完成尾管注水泥固井作业。通过采用本技术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了如下有益的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免倒扣旋转尾管送入工具及方法,该技术能安全顺利的实现尾管下套管,保证尾管固井作业的顺利进行,尾管串下入到井底后井口投球憋压丢手,确保旋转尾管免倒扣即可顺利送入,实现方法可靠;同时简单的结构设计易于加工,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倒扣旋转尾管送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包括中心管和尾管连接筒,所述尾管连接筒通过连接球装置嵌套在所述中心管上;所述连接球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尾管连接筒的顶杆,连接球以及设置在中心管内部的球座,在第一状态中,所述连接球安装在所述球座与所述顶杆中间;在第二状态中,所述球座和所述顶杆移动偏离所述连接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倒扣旋转尾管送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包括中心管和尾管连接筒,所述尾管连接筒通过连接球装置嵌套在所述中心管上;所述连接球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尾管连接筒的顶杆,连接球以及设置在中心管内部的球座,在第一状态中,所述连接球安装在所述球座与所述顶杆中间;在第二状态中,所述球座和所述顶杆移动偏离所述连接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倒扣旋转尾管送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状态中,所述球座通过球座销钉安装在中心管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倒扣旋转尾管送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通过顶杆孔固定,所述球座销钉通过销钉孔固定,所述连接球设置在连接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倒扣旋转尾管送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孔和所述连接孔均为6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倒扣旋转尾管送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硕琼靳建洲曲从锋李连江孙宝玉王兆会黄昭李军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固井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