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同厚度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3212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同厚度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主体为方形的连接立柱,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第二顶板之间具有位差,所述第二顶板设有与所述连接立柱直角处匹配的台阶;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一竖板、第二竖板以及固定板,所述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的一侧相互垂直,并分别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立柱的直角处,所述第一竖板的另一侧垂直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中部;所述第一竖板的中部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第二顶板的卡合结构。有益效果:通过连接件分别连接不同厚度的顶板,既可以实现不同厚度顶板之间的稳固连接,且顶板整体平整美观,安装简便,保证冷库的保温效果。

A Connecting Structure between Roofs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同厚度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冷库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同厚度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中的冷库大多数是通过拼装而成,在安装时,目前市场中的冷库顶板、墙板大多数是通过拼装而成。现在,冷库墙板和顶板的密封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用密封胶密封,密封胶不易涂抹均匀,出现凹凸不平状,影响整体美观,而且既容易开胶又环保;第二种是用铝箔纸密封,施工强度大,费时费力,成本高。而对于厚度不同的顶板之间的连接存在拼装连接处不平整、拼接缝隙过大等问题,且顶板的安装施工劳动强度大,连接强度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背景中的问题,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同厚度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不同厚度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主体为方形的连接立柱,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第二顶板之间具有位差,所述第二顶板设有与所述连接立柱直角处匹配的台阶;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一竖板、第二竖板以及固定板,所述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的一侧相互垂直,并分别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立柱的直角处;所述第一竖板的另一侧垂直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中部;所述第一竖板的中部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第二顶板的卡合结构,所述卡合结构包括直板、定位板,所述直板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竖板中部,所述直板另一端与所述定位板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板与所述第二竖板、所述固定板之间构成连接所述第一顶板的卡槽,所述第一竖板与所述连接立柱、所述固定板之间构成连接所述第二顶板的凹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板与所述第二顶板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卡合结构匹配的连接槽。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立柱内部设有贯通孔。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立柱为一体化预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贯通孔内部填充聚氨酯保温材料。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中通过连接件分别连接不同厚度的顶板,既可以实现不同厚度顶板之间的稳固连接,且顶板整体平整美观,安装简便,另外可有效缩小顶板之间的缝隙,在顶板与连接件之间形成U形的拼接缝,保证拼接缝处不会发生冷气逸出,密封效果好;且在连接立柱中填充保温材料,可有效提高冷库的保温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不同厚度顶板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连接件与顶板连接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顶板;2-第二顶板;21-台阶;3-连接件;31-连接立柱;32-第一竖板;33-第二竖板;34-固定板;4-卡合结构;5-直板;6-定位板;7-卡槽;8-凹槽;9-贯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参照附图1-4,一种不同厚度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顶板1、第二顶板2和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主体为方形的连接立柱31,所述第一顶板1与所述第二顶板2之间具有位差,所述第二顶板2设有与所述连接立柱31直角处匹配的台阶21;所述连接件3还包括第一竖板32、第二竖板33以及固定板34,所述第一竖板32与第二竖板33的一侧相互垂直,并分别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立柱31的直角处;所述第一竖板32的另一侧垂直固定于所述固定板34的中部;所述第一竖板32的中部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所述第一顶板1与所述第二顶板2的卡合结构4,所述卡合结构4包括直板5、定位板6,所述直板5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竖板32中部,所述直板5另一端与所述定位板6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板32与所述第二竖板33、所述固定板34之间构成连接所述第一顶板1的卡槽7,所述第一竖板32与所述连接立柱31、所述固定板34之间构成连接所述第二顶板2的凹槽8。通过卡槽7与凹槽8分别连接不同厚度的顶板(第一顶板1、第二顶板2),既可以实现不同厚度顶板之间的稳固连接,且顶板整体平整美观,安装简便,另外可有效缩小顶板之间的缝隙,在顶板与连接件之间形成U形的拼接缝,保证拼接缝处不会发生冷气逸出,密封效果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板1与所述第二顶板2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卡合结构4匹配的连接槽。确保顶板稳固地卡接在连接件3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立柱31内部设有贯通孔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立柱31为一体化预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贯通孔9内部填充聚氨酯保温材料。在连接立柱31中填充保温材料,可有效提高冷库的保温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同厚度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顶板(1)、第二顶板(2)和连接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主体为方形的连接立柱(31),所述第一顶板(1)与所述第二顶板(2)之间具有位差,所述第二顶板(2)设有与所述连接立柱(31)直角处匹配的台阶(21);所述连接件(3)还包括第一竖板(32)、第二竖板(33)以及固定板(34),所述第一竖板(32)与第二竖板(33)的一侧相互垂直,并分别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立柱(31)的直角处;所述第一竖板(32)的另一侧垂直固定于所述固定板(34)的中部;所述第一竖板(32)的中部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所述第一顶板(1)与所述第二顶板(2)的卡合结构(4),所述卡合结构(4)包括直板(5)、定位板(6),所述直板(5)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竖板(32)中部,所述直板(5)另一端与所述定位板(6)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板(32)与所述第二竖板(33)、所述固定板(34)之间构成连接所述第一顶板(1)的卡槽(7),所述第一竖板(32)与所述连接立柱(31)、所述固定板(34)之间构成连接所述第二顶板(2)的凹槽(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同厚度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顶板(1)、第二顶板(2)和连接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主体为方形的连接立柱(31),所述第一顶板(1)与所述第二顶板(2)之间具有位差,所述第二顶板(2)设有与所述连接立柱(31)直角处匹配的台阶(21);所述连接件(3)还包括第一竖板(32)、第二竖板(33)以及固定板(34),所述第一竖板(32)与第二竖板(33)的一侧相互垂直,并分别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立柱(31)的直角处;所述第一竖板(32)的另一侧垂直固定于所述固定板(34)的中部;所述第一竖板(32)的中部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所述第一顶板(1)与所述第二顶板(2)的卡合结构(4),所述卡合结构(4)包括直板(5)、定位板(6),所述直板(5)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竖板(32)中部,所述直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晓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鑫合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