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雨水收集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3189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雨水收集过滤装置,包括座体、侧进式雨水帽盖、第一过滤网、过滤层及第二过滤网,座体中部设有雨水收集腔体,座体下部设置有雨水出口,雨水出口与雨水收集腔体连通,侧进式雨水帽盖周侧设置有供雨水进入的预留孔洞,第一过滤网安装在雨水收集腔体上方位于侧进式雨水帽盖内部,第二过滤网安装于侧进式雨水帽盖下方,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之间设置过滤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达到一定的雨水收集的“净”过程处理,增加雨水收集量,从而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A Universal Rainwater Collection and Filt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用雨水收集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雨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通用雨水收集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城市地面硬化率增加,使得雨水对地下水的补充被阻隔,路面及周边区域的雨水从城市雨污水管网白白流走,这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雨水资源,还使城市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及水环境不堪重负,防洪防内涝压力增大,影响城市水循环系统。因此增加雨水在绿化带内的下渗效果、实现雨水的综合利用是十分必要。近年来,雨水花园在我国陆续有建造与应用,如武汉木兰石门旅游区生态观光区将雨水花园技术引用到农业景观中;上海世博后滩公园改造原有水泥硬化防洪堤而成为生态型的江滨潮间带湿地,形成人工内河湿地系统,目的为进行雨水收集和水净化。上述进行雨水收集的构筑物仅仅进行雨水收集,利用雨水管将雨水直接排入市政排水管中,无法增加雨水下渗量;同样,对于雨水收集中的“净”过程处理也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花园收集过滤装置,达到一定的雨水收集的“净”过程处理,增加雨水收集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通用雨水收集过滤装置,包括座体、侧进式雨水帽盖、第一过滤网、过滤层及第二过滤网,所述的座体中部设有雨水收集腔体,座体下部设置有雨水出口,所述的雨水出口与雨水收集腔体连通,所述的侧进式雨水帽盖周侧设置有供雨水进入的预留孔洞,所述的第一过滤网安装在雨水收集腔体上方位于侧进式雨水帽盖内部,所述的第二过滤网安装于侧进式雨水帽盖下方,所述的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之间设置所述的过滤层。其中,所述的过滤层为透水土工布或水处理滤料或透水土工布包覆水处理滤料。进一步地,所述的座体的雨水收集腔体上方设置有台阶,所述的第一过滤网及侧进式雨水帽盖安装在台阶上方。优选地,所述的第二过滤网呈U型,第二过滤网的上方挂置于台阶上,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上方连接。所述的第二过滤网或第一过滤网侧端设置有手提部。其中,所述的侧进式雨水帽盖的预留孔洞为均匀设置的长条弧形格栅。其中,所述的第一过滤网及第二过滤网为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的第一过滤网的孔径为5mm,不锈钢丝径为2mm。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雨水收集过滤装置适用于鱼池、普通水池及雨水花园过滤等,设置两层过滤,通过不同过滤层的孔径大小,以防止不同大小的颗粒进入。达到一定的雨水净化效果,增加雨水收集,从而缓解城市内涝问题。2、本技术结构简单,两层过滤网出现淤堵时,只需拆除侧进式雨水帽盖,提起第二层过滤网将第二过滤网及第一过滤网取出及时清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侧进式雨水帽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的连接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座体,11:雨水收集腔体,12:雨水出口,13:台阶,2:侧进式雨水帽盖,21:预留孔洞,3:第一过滤网,31:手提部,4:过滤层,5:第二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雨水收集过滤装置,包括座体1、侧进式雨水帽盖2、第一过滤网3、过滤层4及第二过滤网5。座体1中部设有雨水收集腔体11,座体1下部设置有雨水出口12。雨水出口12与雨水收集腔体11连通,雨水出口12与市政排水管网连接。座体1的雨水收集腔体11上方设置有台阶13,第一过滤网3及侧进式雨水帽盖2安装在台阶13上方。结合图2所示,侧进式雨水帽盖2为帽型,其周侧设置有供雨水进入的预留孔洞21,预留孔洞21为均匀设置的长条弧形格栅。第一过滤网3安装在雨水收集腔体11上方位于侧进式雨水帽盖2内部,第二过滤网5安装于侧进式雨水帽盖2下方。第一过滤网3与第二过滤网5之间设置过滤层4。过滤层4可为透水土工布,或者水处理滤料,或者透水土工布包覆水处理滤料。结合图3所示,第二过滤网5呈U型,第二过滤网5的上方挂置于台阶13上,第一过滤网3与第二过滤网5上方连接。将过滤层4放置在第二过滤网5内。第一过滤网3侧端设置有手提部31。第一过滤网3及第二过滤网5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第一过滤网3的孔径为5mm,不锈钢丝径为2mm。本技术使用过程中,雨水由侧进式雨水帽盖2的预留孔洞21进入雨水收集腔体11,侧进式雨水帽盖2可承受雨水压力,主要阻止一些绿叶及较大物体进入。雨水和较小颗粒进入后分别经第一过滤网3、过滤层4及第二过滤网5进行过滤,最终经雨水出口12至市政排水管网。当第一过滤网3和第二过滤网4需要清理时,只需拆除侧进式雨水帽盖2,提起手提部31,即可将两层过滤网提起,便于清理垃圾,防止堵塞。本技术可收集过滤雨水,适用于安装在鱼池、普通水池及雨水花园上,实用性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用雨水收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侧进式雨水帽盖、第一过滤网、过滤层及第二过滤网,所述的座体中部设有雨水收集腔体,座体下部设置有雨水出口,所述的雨水出口与雨水收集腔体连通,所述的侧进式雨水帽盖周侧设置有供雨水进入的预留孔洞,所述的第一过滤网安装在雨水收集腔体上方位于侧进式雨水帽盖内部,所述的第二过滤网安装于侧进式雨水帽盖下方,所述的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之间设置所述的过滤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雨水收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侧进式雨水帽盖、第一过滤网、过滤层及第二过滤网,所述的座体中部设有雨水收集腔体,座体下部设置有雨水出口,所述的雨水出口与雨水收集腔体连通,所述的侧进式雨水帽盖周侧设置有供雨水进入的预留孔洞,所述的第一过滤网安装在雨水收集腔体上方位于侧进式雨水帽盖内部,所述的第二过滤网安装于侧进式雨水帽盖下方,所述的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之间设置所述的过滤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雨水收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层为透水土工布或水处理滤料或透水土工布包覆水处理滤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雨水收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体的雨水收集腔体上方设置有台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锋荣晖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佰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