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2545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5:37
一种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汽车内饰件成型机包括机架、设在机架上的基本材料供给机构和热风供给机构,转筒式成型装置包括转筒支承小车、转筒驱动机构、转筒和内胆筒,转筒支承小车包括转筒支承小车架、小车左、右墙板,转筒支承小车架设在机架上,转筒包括左、右筒圈和内胆筒容置笼,转筒驱动机构与右筒圈连接,内胆筒上有负压吸料机构、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和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负压吸料机构与设在机架上的负压吸料风机管路连接,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与热风供给机构管路连接,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与设在机架上的抽风风机管路连接。满足对内饰件的高效率成型要求;缩小对空间的占用,连接可靠,转筒运动稳定性好;结构紧凑。

Rotary Barrel Molding Device of Automotive Interior Parts Mol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
本技术属于汽车内饰件生产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前述汽车内饰件的典型的例子如汽车隔音毡,但并非限于汽车隔音毡,例如汽车地垫等等,不论是隔音毡还是地垫等,通常由低熔点的热塑性纤维如丙纶纤维、低熔点的热塑性纤维与天然纤维(如麻纤维、棉纤维、粘胶纤维和羊毛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相混合的混合纤维)或者与化学纤维(如涤纶纤维、锦纶纤维和腈纶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相混合的混合纤维)借助于模具经加热成型得到。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与前述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相关的技术信息,如CN101775708A(汽车内饰件自动成型机)、CN2122781U(汽车内饰件成型设备)和CN201610467U(汽车内饰件自动成型机),等等。典型的如CN1119237C(模制纤维混合物的方法和装置)、CN102776714B(喂棉辊结构改进的空气填充法汽车内饰件预成型机)、CN102776715B(空气填充法车辆内饰件预成型机)、CN102776716B(气流填充式汽车内饰件预成型机)、CN102776717B(空气填充法汽车内饰件预成型机)、CN102776718B(汽车内饰件预成型机)、CN102776719B(空气填充法汽车内饰件预成型机的预成型箱)和CN102776720B(气流填充法汽车内饰件预成型机)。由于并非限于例举的这些专利对包括隔音毡在内的汽车内饰件的成型过程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的(例如可具体参见CN102776717B的说明书第0056段至0063段),因而成型效率低。通过对上述汽车内饰件预成型机的专利说明书的进一步阅读可知:造成汽车内饰件成型效率低的原因在于模具被设计为静态,并且由于将模具设计为静态,因而致使整机结构松散并且体积大。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2959149B推荐有“用于成型纤维材料的装置”,通过对该专利说明书的0047段至0058段的阅读可知,由于采用了转筒并将模具设置于转筒,因而得以通过转筒的连续旋转来满足连续加工隔音毡(该专利称“消音部件”)的要求。但是前述CN102959149B就转筒(即滚筒,以下同)的具体结构、驱使转筒转动的转筒驱动机构的结构、转筒与转动驱动机构的传动连接关系、用于将基本材料吸入成型模具并对吸入的基本材料热风固化以及对热风固化后形成的隔音毡实施冷却的相关机构等等均未给出必要的技术启示,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将内饰件成型模设置于转筒并且由转筒载着内饰件成型模转动而得以满足对内饰件产品的高效率成型要求、有利于将转筒支承于小车上并在小车上与同样设置于小车上的转筒驱动机构传动连接而得以缩小对空间的占用并且体现与转筒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的可靠性以及保障转筒运动的稳定性、有益于将基本材料以负压方式吸入内饰件成型模的负压吸料机构和将基本材料高温热风固化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空气抽吸并且回引至热风发生机构的热风抽吸回引机构以及对热风固化成型的内饰件产品实施风冷却的抽风冷却机构集合于内胆筒而得以体现理想的结构紧凑效果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基本材料供给机构和热风供给机构,所述的转筒式成型装置包括一转筒支承小车、转筒驱动机构、转筒和内胆筒,转筒支承小车包括转筒支承小车架、小车左墙板和小车右墙板,转筒支承小车架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小车左墙板位于转筒支承小车架的左端,而小车右墙板位于转筒支承小车架的右端,转筒驱动机构设置在小车右墙板上,转筒包括左筒圈、右筒圈和内胆筒容置笼,左筒圈、右筒圈彼此对应并且左筒圈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小车左墙板的上部,而右筒圈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小车右墙板的上部,内胆筒容置笼固定在左筒圈、右筒圈之间,该内胆筒容置笼为镂空的鼠笼状构造,并且该内胆筒容置笼的内胆筒容置笼腔的左端通过开设在左筒圈上的左筒圈孔与外界相通,而内胆筒容置笼腔的右端通过开设在右筒圈上的右筒圈孔与外界相通,其中,围绕所述内胆筒容置笼的外侧四周并且位于所述左筒圈、右筒圈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供设置内饰件成型模的内饰件成型模安装腔,所述的转筒驱动机构与所述右筒圈转动连接,内胆筒的中部容纳在所述内胆筒容置笼腔内并且该内胆筒的外壁与内胆筒容置笼腔的腔壁之间保持有间隙,内胆筒的左端经所述左筒圈孔伸展到内胆筒容置笼腔外,而右端经所述右筒圈孔同样伸展到内胆筒容置笼腔外,并且内胆筒的右端与所述机架固定,在内胆筒上并且循着内胆筒的长度方向构成有用于将由所述基本材料供给机构供给的基本材料吸入所述内饰件成型模的负压吸料机构、用于将由所述热风供给机构引出的对所述内饰件成型模内的所述基本材料高温热风固化的高温空气抽吸并回引至热风供给机构的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和用于对所述内饰件成型模内的由所述基本材料经高温空气固化而形成的内饰件进行抽风冷却的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其中,在使用状态下,所述的负压吸料机构与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负压吸料风机管路连接,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与所述热风供给机构管路连接,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与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抽风风机管路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转筒支承小车的所述转筒支承小车架的前侧左端和右端各设置有一小车前滚轮,而在转筒支承小车架的后侧左端和右端各设置有一小车后滚轮,小车前滚轮与小车前滚轮导轨构成滚动副,而小车后滚轮与小车后滚轮导轨构成滚动副,小车前滚轮导轨以及小车后滚轮导轨敷设在所述的机架上,并且在转筒支承小车架的右端设置有一转筒支承小车移动驱动机构,在所述机架上并且在对应于转筒支承小车移动驱动机构的位置设置有一前齿条和一后齿条,该前齿条以及后齿条还分别与小车前滚轮导轨以及小车后滚轮导轨固定,转筒支承小车移动驱动机构与前齿条以及后齿条相啮合。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小车左墙板朝向所述小车右墙板的一侧的前端和后端各设置有一左筒圈支承机构,而在小车左墙板背对小车右墙板的一侧的中部设置有一左筒圈限位滚轮;在所述小车右墙板朝向小车左墙板的一侧的前端和后端并且在对应于左筒圈支承机构的位置各设置有一右筒圈支承机构,而在小车右墙板背对小车左墙板的一侧的中部设置有一右筒圈限位滚轮;所述转筒的左筒圈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左筒圈支承机构上并且由所述左筒圈限位滚轮限位,而所述转筒的右筒圈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右筒圈支承机构上并且由所述右筒圈限位滚轮限位。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转筒的右筒圈的右侧面上通过右筒圈链轮固定螺钉固定有一右筒圈链轮,在所述转筒支承小车的小车右墙板上并且位于小车右墙板的中部开设有一转筒驱动机构让位腔,所述的转筒驱动机构在对应于该转筒驱动机构让位腔的位置设置在小车右墙板上,该转筒驱动机构包括转筒驱动电机、转筒驱动减速箱、转筒驱动链轮、转筒驱动链条和涨紧链轮,转筒驱动电机与转筒驱动减速箱传动配合并且由转筒驱动减速箱连同转筒驱动电机在对应于所述转筒驱动机构让位腔的位置通过减速箱固定板与小车右墙板固定,而减速箱固定板与小车右墙板背对所述小车左墙板的一侧固定,转筒驱动链轮固定在转筒驱动减速箱的转筒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基本材料供给机构(2)和热风供给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筒式成型装置包括一转筒支承小车(4)、转筒驱动机构(5)、转筒(6)和内胆筒(7),转筒支承小车(4)包括转筒支承小车架(41)、小车左墙板(42)和小车右墙板(43),转筒支承小车架(41)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小车左墙板(42)位于转筒支承小车架(41)的左端,而小车右墙板(43)位于转筒支承小车架(41)的右端,转筒驱动机构(5)设置在小车右墙板(43)上,转筒(6)包括左筒圈(61)、右筒圈(62)和内胆筒容置笼(63),左筒圈(61)、右筒圈(62)彼此对应并且左筒圈(61)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小车左墙板(42)的上部,而右筒圈(62)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小车右墙板(43)的上部,内胆筒容置笼(63)固定在左筒圈(61)、右筒圈(62)之间,该内胆筒容置笼(63)为镂空的鼠笼状构造,并且该内胆筒容置笼(63)的内胆筒容置笼腔(631)的左端通过开设在左筒圈(61)上的左筒圈孔(611)与外界相通,而内胆筒容置笼腔(631)的右端通过开设在右筒圈(62)上的右筒圈孔(621)与外界相通,其中,围绕所述内胆筒容置笼(63)的外侧四周并且位于所述左筒圈(61)、右筒圈(6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供设置内饰件成型模(10)的内饰件成型模安装腔(64),所述的转筒驱动机构(5)与所述右筒圈(62)转动连接,内胆筒(7)的中部容纳在所述内胆筒容置笼腔(631)内并且该内胆筒(7)的外壁与内胆筒容置笼腔(631)的腔壁之间保持有间隙,内胆筒(7)的左端经所述左筒圈孔(611)伸展到内胆筒容置笼腔(631)外,而右端经所述右筒圈孔(621)同样伸展到内胆筒容置笼腔(631)外,并且内胆筒(7)的右端与所述机架(1)固定,在内胆筒(7)上并且循着内胆筒(7)的长度方向构成有用于将由所述基本材料供给机构(2)供给的基本材料吸入所述内饰件成型模(10)的负压吸料机构(71)、用于将由所述热风供给机构(3)引出的对所述内饰件成型模(10)内的所述基本材料高温热风固化的高温空气抽吸并回引至热风供给机构(3)的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72)和用于对所述内饰件成型模(10)内的由所述基本材料经高温空气固化而形成的内饰件进行抽风冷却的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73),其中,在使用状态下,所述的负压吸料机构(71)与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负压吸料风机(8)管路连接,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72)与所述热风供给机构(3)管路连接,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73)与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抽风风机(9)管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基本材料供给机构(2)和热风供给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筒式成型装置包括一转筒支承小车(4)、转筒驱动机构(5)、转筒(6)和内胆筒(7),转筒支承小车(4)包括转筒支承小车架(41)、小车左墙板(42)和小车右墙板(43),转筒支承小车架(41)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小车左墙板(42)位于转筒支承小车架(41)的左端,而小车右墙板(43)位于转筒支承小车架(41)的右端,转筒驱动机构(5)设置在小车右墙板(43)上,转筒(6)包括左筒圈(61)、右筒圈(62)和内胆筒容置笼(63),左筒圈(61)、右筒圈(62)彼此对应并且左筒圈(61)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小车左墙板(42)的上部,而右筒圈(62)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小车右墙板(43)的上部,内胆筒容置笼(63)固定在左筒圈(61)、右筒圈(62)之间,该内胆筒容置笼(63)为镂空的鼠笼状构造,并且该内胆筒容置笼(63)的内胆筒容置笼腔(631)的左端通过开设在左筒圈(61)上的左筒圈孔(611)与外界相通,而内胆筒容置笼腔(631)的右端通过开设在右筒圈(62)上的右筒圈孔(621)与外界相通,其中,围绕所述内胆筒容置笼(63)的外侧四周并且位于所述左筒圈(61)、右筒圈(6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供设置内饰件成型模(10)的内饰件成型模安装腔(64),所述的转筒驱动机构(5)与所述右筒圈(62)转动连接,内胆筒(7)的中部容纳在所述内胆筒容置笼腔(631)内并且该内胆筒(7)的外壁与内胆筒容置笼腔(631)的腔壁之间保持有间隙,内胆筒(7)的左端经所述左筒圈孔(611)伸展到内胆筒容置笼腔(631)外,而右端经所述右筒圈孔(621)同样伸展到内胆筒容置笼腔(631)外,并且内胆筒(7)的右端与所述机架(1)固定,在内胆筒(7)上并且循着内胆筒(7)的长度方向构成有用于将由所述基本材料供给机构(2)供给的基本材料吸入所述内饰件成型模(10)的负压吸料机构(71)、用于将由所述热风供给机构(3)引出的对所述内饰件成型模(10)内的所述基本材料高温热风固化的高温空气抽吸并回引至热风供给机构(3)的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72)和用于对所述内饰件成型模(10)内的由所述基本材料经高温空气固化而形成的内饰件进行抽风冷却的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73),其中,在使用状态下,所述的负压吸料机构(71)与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负压吸料风机(8)管路连接,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72)与所述热风供给机构(3)管路连接,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73)与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抽风风机(9)管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转筒支承小车(4)的所述转筒支承小车架(41)的前侧左端和右端各设置有一小车前滚轮(411),而在转筒支承小车架(41)的后侧左端和右端各设置有一小车后滚轮(412),小车前滚轮(411)与小车前滚轮导轨(4111)构成滚动副,而小车后滚轮(412)与小车后滚轮导轨(4121)构成滚动副,小车前滚轮导轨(4111)以及小车后滚轮导轨(4121)敷设在所述的机架(1)上,并且在转筒支承小车架(41)的右端设置有一转筒支承小车移动驱动机构(44),在所述机架(1)上并且在对应于转筒支承小车移动驱动机构(44)的位置设置有一前齿条(11a)和一后齿条(11b),该前齿条(11a)以及后齿条(11b)还分别与小车前滚轮导轨(4111)以及小车后滚轮导轨(4121)固定,转筒支承小车移动驱动机构(44)与前齿条(11a)以及后齿条(11b)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小车左墙板(42)朝向所述小车右墙板(43)的一侧的前端和后端各设置有一左筒圈支承机构(421),而在小车左墙板(42)背对小车右墙板(43)的一侧的中部设置有一左筒圈限位滚轮(422);在所述小车右墙板(43)朝向小车左墙板(42)的一侧的前端和后端并且在对应于左筒圈支承机构(421)的位置各设置有一右筒圈支承机构(431),而在小车右墙板(43)背对小车左墙板(42)的一侧的中部设置有一右筒圈限位滚轮(432);所述转筒(6)的左筒圈(61)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左筒圈支承机构(421)上并且由所述左筒圈限位滚轮(422)限位,而所述转筒(6)的右筒圈(62)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右筒圈支承机构(431)上并且由所述右筒圈限位滚轮(432)限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筒(6)的右筒圈(62)的右侧面上通过右筒圈链轮固定螺钉(6221)固定有一右筒圈链轮(622),在所述转筒支承小车(4)的小车右墙板(43)上并且位于小车右墙板(43)的中部开设有一转筒驱动机构让位腔(433),所述的转筒驱动机构(5)在对应于该转筒驱动机构让位腔(433)的位置设置在小车右墙板(43)上,该转筒驱动机构(5)包括转筒驱动电机(51)、转筒驱动减速箱(52)、转筒驱动链轮(53)、转筒驱动链条(54)和涨紧链轮(55),转筒驱动电机(51)与转筒驱动减速箱(52)传动配合并且由转筒驱动减速箱(52)连同转筒驱动电机(51)在对应于所述转筒驱动机构让位腔(433)的位置通过减速箱固定板(521)与小车右墙板(43)固定,而减速箱固定板(521)与小车右墙板(43)背对所述小车左墙板(42)的一侧固定,转筒驱动链轮(53)固定在转筒驱动减速箱(52)的转筒驱动减速箱动力输出轴(522)上,涨紧链轮(55)转动地设置在涨紧链轮支承架(551)上,而该涨紧链轮却在架(551)固定在小车右墙板(43)背对小车左墙板(42)的一侧,转筒驱动链条(54)的一端套置在所述的右筒圈链轮(622)上,而另一端套置在转筒驱动链轮(53)上并且该转筒驱动链条(54)还与所述的涨紧链轮(55)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筒(7)还构成有一内胆筒左端盘(74)和一内胆筒右端盘(75),内胆筒左端盘(74)对应于所述左筒圈(61)的左筒圈孔(611),而内胆筒右端盘(75)对应于所述右筒圈(62)的右筒圈孔(621),所述负压吸料机构(71)、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72)以及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73)位于内胆筒左端盘(74)与内胆筒右端盘(75)之间;在所述机架(1)上并且在对应在于所述内胆筒右端盘(75)的位置固定有一机架墙板(12),在内胆筒右端盘(75)上构成有内胆筒右端盘固定法兰盘(758),该内胆筒右端盘固定法兰盘(758)与该机架墙板(12)固定,在使用状态下,所述负压吸料机构(71)通过所述内胆筒右端盘(75)与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所述负压吸料风机(8)管路连接,所述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72)通过所述内胆筒右端盘(75)与所述热风供给机构(3)管路连接,而所述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73)同样通过所述内胆筒右端盘(75)与设置在机架(1)上的所述抽风风机(9)管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机的转筒式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胆筒左端盘(74)背对所述内胆筒右端盘(75)的一侧构成有一负压吸料气流导流罩(741)、一高温空气抽吸导流罩(742)和一冷却风抽吸导流罩(743),在所述内胆筒右端盘(75)背对内胆筒左端盘(74)的一侧配接有一负压吸料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1)、一负压吸料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2)、一冷却抽吸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3)、一冷却抽吸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4)、一对高温空气第一引出接口Ⅰ(755)和一对高温空气第二引出接口Ⅱ(756),所述的负压吸料机构(71)与负压吸料气流导流罩(741)、负压吸料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1)以及负压吸料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2)相通,所述的高温空气抽吸回引机构(72)与高温空气抽吸导流罩(742)、一对高温空气第一引出接口Ⅰ(755)以及一对高温空气第二引出接口Ⅱ(756)相通,所述冷却风抽吸回风机构(73)与冷却风抽吸导流罩(743)、冷却抽吸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3)以及冷却抽吸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4)相通,其中,在使用状态下,所述的负压吸料气流第一引出接口Ⅰ(751)以及负压吸料气流第二引出接口Ⅱ(752)与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雪龙韩一斌颜祖良徐志高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飞龙无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