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电机、无曲轴、无连杆冲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226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电机、无曲轴、无连杆冲床,包括床身、冲头、直线导轨、气动液压缸、动力输出管和至少两组液压缸,所述冲头通过直线导轨可滑动的安装在床身上,所述气动液压缸安装在床身的顶部,所述液压缸安装在床身上,且所述液压缸的伸缩杆与冲头相连接,所述气动液压缸通过动力输出管分别与液压缸相连接,所述气动液压缸通过液压缸来驱动冲头做上下冲压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体积较小,而且可将冲力进行数倍的放大,满足现代生产对冲床和生产效率的要求。

A kind of punch without motor, crankshaft and connecting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电机、无曲轴、无连杆冲床
本技术涉及高速冲床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电机、无曲轴、无连杆冲床。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而对于制造业来说,要生产制造出好的产品必须依靠好的机械设备,特别是对于现在层出不穷的新材料,必须要有精良的设备才可以与之相匹配,现有技术中的冲床的设计原理是将圆周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由主电动机出力,带动飞轮,经离合器带动齿轮、曲轴(或偏心齿轮)、连杆等运转,来达成滑块的直线运动,从主电动机到连杆的运动为圆周运动。这种形式的冲床,耗材多,笨重,机械噪音大。工作中一旦超负荷就容易造成撑裂床身,使冲床报废。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CN201310528708.X,公开日为:2018-01-19,专利名称为:气、液冲床。该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气、液压冲床,由机身底梁、顶梁及四根立柱组成整体机架。底梁、顶梁分别处在机架的底部和顶部,四根立柱支撑在底梁、顶梁之间,氮气压缩缸设在顶梁的上部,冲头上设有四个导向套,导向套分别套在四个立柱上,并可在四个立柱上滑动。氮气压缩缸的活塞与活塞杆连接冲头上面,两只单向液压油缸安装在机身底梁上,两单向液压油缸活塞杆上顶冲头。液压站供送的液压油经过三位三通电液动换向阀,同比同压进出两液压单向油缸,冲床通过单向液压油缸及氮气压缩缸活塞运动完成冲头顶起及下落的冲压动作。本气、液压冲床的电器控制系统设有两个行程开关。本专利技术冲床操作方法简便灵活,机械噪音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冲压设备。但这种冲床的缺点为:1、该冲床采用氮气压缩缸向下驱动冲头冲压,由于氮气压缩缸产生的压力较小,如果需要产生较大的冲压力,则必须选择较大缸径的气缸,使得冲床的体积过大,场地的要求较高,不能满足现代生产对冲床性能越来越高的要求;2、该冲床需要另外设置单向液压油缸来完成冲头的顶起,这样导致冲床结构复杂,而且冲头复位速度慢;3、并且该冲床采用四根立柱和四个导套进行导向,会使得该冲床的结构复杂,而且冲压精度低,无法满足高精度冲压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体积较小,而且可将冲力进行数倍的放大,满足现代生产对冲床和生产效率的要求的无电机、无曲轴、无连杆冲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电机、无曲轴、无连杆冲床,包括床身、冲头、直线导轨、气动液压缸、动力输出管和至少两组液压缸,所述冲头通过直线导轨可滑动的安装在床身上,所述气动液压缸安装在床身的顶部,所述液压缸安装在床身上,且所述液压缸的伸缩杆与冲头相连接,所述气动液压缸通过动力输出管分别与液压缸相连接,所述气动液压缸通过液压缸来驱动冲头做上下冲压运动。进一步地,所述气动液压缸包括第一缸体,所述第一缸体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气缸段和第一液压缸段,所述第一缸体内设置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气缸活塞和第一液压缸活塞,所述第一气缸活塞设置在第一气缸段内,所述第一液压缸活塞设置在第一液压缸段内,所述第一气缸段上开设有一进气压入口和退气压入口,所述第一液压缸段设置有液压出口,所述液压出口与动力输出管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缸包括第二缸体,所述第二缸体内设置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将第二缸体分为第二气缸段和第二液压缸段,所述第二液压缸段设置有液压入口,所述液压入口与动力输出管相连接,所述第二气缸段还设置有进退气口。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压缸段的受压截面面积小于第二液压缸段的受压截面面积。进一步地,还包括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复位拉杆和复位弹簧,所述复位拉杆一端安装在床身上,所述复位拉杆另一端穿过复位弹簧安装在冲头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设置气动液压缸和至少两组液压缸,并将冲头通过直线导轨安装在床身上;工作时,首先气动液压缸将液压油通过动力输出管分别压入到至少两组液压缸,再通过至少两组液压缸来驱动冲头对产品进行冲压,与现有技术中的只是通过氮气压缩缸来提供动力来相对比,本技术的冲床不仅体积较小,而且可将冲力进行数倍的放大,大大的满足了现代生产对冲床和生产效率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图视图;图4是图3的A-A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到图4所示的,一种无电机、无曲轴、无连杆冲床,包括床身1、冲头2、直线导轨3、气动液压缸4、动力输出管5和至少两组液压缸6,所述冲头2通过直线导轨3可滑动的安装在床身1上,所述气动液压缸4安装在床身1的顶部,所述液压缸6安装在床身1上,且所述液压缸6的伸缩杆与冲头2相连接,所述气动液压缸4通过动力输出管5分别与液压缸6相连接,所述气动液压缸4通过液压缸6来驱动冲头2做上下冲压运动。本技术通过设置气动液压缸4和两组液压缸6,并将冲头2通过直线导轨安装在床身1上;工作时,首先气动液压缸4将液压油通过动力输出管5分别压入到两组液压缸6,再通过两组液压缸6来驱动冲头2对产品进行冲压,与现有技术中的只是通过氮气压缩缸来提供动力来相对比,本技术的冲床不仅体积较小,而且可将冲力进行数倍的放大,大大的满足了现代生产对冲床和生产效率的要求。进一步地,所述气动液压缸4包括第一缸体41,所述第一缸体41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气缸段411和第一液压缸段412,所述第一缸体41内设置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气缸活塞421和第一液压缸活塞422,所述第一气缸活塞421设置在第一气缸段411内,所述第一液压缸活塞422设置在第一液压缸段412内,所述第一气缸段411上开设有一进气压入口413和退气压入口414,所述第一液压缸段412设置有液压出口415,所述液压出口415与动力输出管5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缸6包括第二缸体61,所述第二缸体61内设置有第二活塞62,所述第二活塞62将第二缸体61分为第二气缸段611和第二液压缸段612,所述第二液压缸段612设置有液压入口614,所述液压入口614与动力输出管5相连接,所述第二气缸段611还设置有进退气口6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压缸段412的受压截面面积小于第二液压缸段612的受压截面面积。本实施例中当冲床在工作时,气动液压缸4首先从进气压入口413通入气体进入到第一气缸段411并驱动第一气缸活塞421带动第一液压缸活塞422运动,第一液压缸活塞422将第一液压缸段412的液压油通过动力输出管5压入到液压缸6的第二液压缸段612内,从而驱动第二活塞带动冲头2做冲压运动,由于第一液压缸段412的受压截面面积小于第二液压缸段612的受压截面面积,利用不同受截面面积之比,及帕斯卡能源守衡原理而工作,因为压力不变,当受压面积有由小变大时,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则压力会随着受压面积的变大而变大,从而气动液压缸4的压力经过两组液压缸6的放大,使得气动液压缸4的压力提高到数十倍的压力效果,起到放大冲力的作用。进一步地,还包括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复位拉杆71和复位弹簧72,所述复位拉杆71一端安装在床身1上,所述复位拉杆71另一端穿过复位弹簧72安装在冲头2上。本实施例还设置有复位装置,复位时液压缸6的进退气口和气动液氧缸4的退气压入口413会同时通入气体,从而第二活塞62和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电机、无曲轴、无连杆冲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冲头、直线导轨、气动液压缸、动力输出管和至少两组液压缸,所述冲头通过直线导轨可滑动的安装在床身上,所述气动液压缸安装在床身的顶部,所述液压缸安装在床身上,且所述液压缸的伸缩杆与冲头相连接,所述气动液压缸通过动力输出管分别与液压缸相连接,所述气动液压缸通过液压缸来驱动冲头做上下冲压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电机、无曲轴、无连杆冲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冲头、直线导轨、气动液压缸、动力输出管和至少两组液压缸,所述冲头通过直线导轨可滑动的安装在床身上,所述气动液压缸安装在床身的顶部,所述液压缸安装在床身上,且所述液压缸的伸缩杆与冲头相连接,所述气动液压缸通过动力输出管分别与液压缸相连接,所述气动液压缸通过液压缸来驱动冲头做上下冲压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电机、无曲轴、无连杆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液压缸包括第一缸体,所述第一缸体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气缸段和第一液压缸段,所述第一缸体内设置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气缸活塞和第一液压缸活塞,所述第一气缸活塞设置在第一气缸段内,所述第一液压缸活塞设置在第一液压缸段内,所述第一气缸段上开设有一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联满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泰基山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