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飞行模式的车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2003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飞行模式的车体,车体包括车本体,车本体内设置有充电电源;其中,车本体的两侧的前、后端各自设置有一个固定圈,每个固定圈上均套设有一个环形圈;车本体内对应于每个环形圈均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齿轮机构连接于对应的环形圈以驱动环形圈转动;固定圈内侧设置有旋翼电机,旋翼电机的转轴竖直设置,转轴上套设有螺旋桨。该车体除了陆地行走之后还兼具飞行模式。

Body with flying m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飞行模式的车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有飞行模式的车体。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对飞行器已经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各方面技术已经很成熟。但是飞行器只能提供飞行模式,有一定的工作局限性。另外,陆地上使用的车体也仅仅能够用于陆地行走,不能够进行飞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飞行模式的车体,该车体除了陆地行走之后还兼具飞行模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飞行模式的车体,该车体包括车本体,所述车本体内设置有充电电源;其中,所述车本体的两侧的前、后端各自设置有一个固定圈,每个所述固定圈上均套设有一个环形圈;所述车本体内对应于每个所述环形圈均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齿轮机构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环形圈以驱动所述环形圈转动;所述固定圈内侧设置有旋翼电机,所述旋翼电机的转轴竖直设置,所述转轴上套设有螺旋桨。优选地,所述固定圈的内底侧固接有安装板,所述齿轮机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上,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优选地,所述齿轮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连轴;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相互啮合的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环形圈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的锯齿;所述驱动电机上安装有第三齿轮,所述连轴的两端分别套设有所述第一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三齿轮。优选地,所述固定圈上沿其周向方向还设置有多个限位齿轮,所述限位齿轮啮合于所述锯齿,并随所述环形圈的转动而自转。优选地,所述固定圈的外侧向内凹陷以形成多个齿轮槽,所述限位齿轮通过轴件安装于所述齿轮槽内。优选地,所述车本体上还设置有太阳能充电板,所述太阳能充电板电连接于所述充电电源并提供充电。优选地,所述车本体的前端还设置有图片采集摄像头。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车本体内设置有充电电源;其中,所述车本体的两侧的前、后端各自设置有一个固定圈,每个所述固定圈上均套设有一个环形圈;所述车本体内对应于每个所述环形圈均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齿轮机构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环形圈以驱动所述环形圈转动;所述固定圈内侧设置有旋翼电机,所述旋翼电机的转轴竖直设置,所述转轴上套设有螺旋桨。关闭旋翼电机开启驱动电机即可实现陆地爬行模式,打开旋翼电机使得螺旋桨旋转即可打开飞行模式,该车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车体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齿轮机构部分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圈2螺旋桨3旋翼电机4环形圈5齿轮槽6限位齿轮7充电电源8安装板9车本体10太阳能充电板11驱动电机12第三齿轮13第四齿轮14连轴15第一齿轮16第二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参见图1-2所示的带有飞行模式的车体,该车体包括车本体9,所述车本体9内设置有充电电源7;其中,所述车本体9的两侧的前、后端各自设置有一个固定圈1,每个所述固定圈1上均套设有一个环形圈4;所述车本体9内对应于每个所述环形圈4均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通过齿轮机构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环形圈4以驱动所述环形圈4转动;所述固定圈1内侧设置有旋翼电机3,所述旋翼电机3的转轴竖直设置,所述转轴上套设有螺旋桨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所述车本体9内设置有充电电源7;其中,所述车本体9的两侧的前、后端各自设置有一个固定圈1,每个所述固定圈1上均套设有一个环形圈4;所述车本体9内对应于每个所述环形圈4均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通过齿轮机构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环形圈4以驱动所述环形圈4转动;所述固定圈1内侧设置有旋翼电机3,所述旋翼电机3的转轴竖直设置,所述转轴上套设有螺旋桨2。关闭旋翼电机3开启驱动电机11即可实现陆地爬行模式,打开旋翼电机3使得螺旋桨2旋转即可打开飞行模式,该车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车本体9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采用遥控控制式车本体9。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齿轮机构运行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固定圈1的内底侧固接有安装板8,所述齿轮机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11上,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安装板8上。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供一种齿轮机构的具体结构,以便提高传动效果,优选地,所述齿轮机构包括第一齿轮15、第二齿轮16、第三齿轮12、第四齿轮13和连轴14;所述安装板8上设置有相互啮合的所述第一齿轮15和第二齿轮16,所述环形圈4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轮16相啮合的锯齿;所述驱动电机11上安装有第三齿轮12,所述连轴14的两端分别套设有所述第一齿轮15和第四齿轮13,所述第四齿轮13啮合于所述第三齿轮12。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确保环形圈4转动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固定圈1上沿其周向方向还设置有多个限位齿轮6,所述限位齿轮6啮合于所述锯齿,并随所述环形圈4的转动而自转。其中,多个限位齿轮6和第二齿轮16的配合下使得固定圈1和环形圈4同心设置。为了防止环形圈4滑脱,在环形圈4内侧的两边可以设置环形挡板。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尽可能减小固定圈1与环形圈4之间的间距,提高运行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固定圈1的外侧向内凹陷以形成多个齿轮槽5,所述限位齿轮6通过轴件安装于所述齿轮槽5内。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补偿充电电源7的电量,优选地,所述车本体9上还设置有太阳能充电板10,所述太阳能充电板10电连接于所述充电电源7并提供充电。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控制并且采集车体在运行时的图像,优选地,所述车本体9的前端还设置有图片采集摄像头,图像可以存储在存储单元内,或通过无线信号发送至信号接收端。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专利技术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飞行模式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车本体(9),所述车本体(9)内设置有充电电源(7);其中,所述车本体(9)的两侧的前、后端各自设置有一个固定圈(1),每个所述固定圈(1)上均套设有一个环形圈(4);所述车本体(9)内对应于每个所述环形圈(4)均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通过齿轮机构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环形圈(4)以驱动所述环形圈(4)转动;所述固定圈(1)内侧设置有旋翼电机(3),所述旋翼电机(3)的转轴竖直设置,所述转轴上套设有螺旋桨(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飞行模式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车本体(9),所述车本体(9)内设置有充电电源(7);其中,所述车本体(9)的两侧的前、后端各自设置有一个固定圈(1),每个所述固定圈(1)上均套设有一个环形圈(4);所述车本体(9)内对应于每个所述环形圈(4)均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通过齿轮机构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环形圈(4)以驱动所述环形圈(4)转动;所述固定圈(1)内侧设置有旋翼电机(3),所述旋翼电机(3)的转轴竖直设置,所述转轴上套设有螺旋桨(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飞行模式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1)的内底侧固接有安装板(8),所述齿轮机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11)上,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安装板(8)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飞行模式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机构包括第一齿轮(15)、第二齿轮(16)、第三齿轮(12)、第四齿轮(13)和连轴(14);所述安装板(8)上设置有相互啮合的所述第一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刚王清清吕亚飞张成刘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