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明胶成型的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1948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明胶成型的制冷系统,包括制冷单元与成型单元,所述制冷单元与成型单元串联连接;所述成型单元包括成型机,所述成型机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设置在成型机内部,所述内壳与外壳之间形成冷媒腔,所述内壳内部形成明胶腔,所述明胶腔中穿设有冷媒管;所述成型机可转动,所述制冷单元为成型单元提供冷媒,从而形成循环制冷成型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明胶成型的制冷系统,在明胶外围设置冷媒腔,且在明胶内部增设可供冷媒通过的冷媒管,内外冷媒配合来对明胶进行慢慢冷却成型,缩短了明胶冷却用时,实现了快速稳定生产明胶。

A Refrigeration System for Gelatin Form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明胶成型的制冷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明胶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明胶成型的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明胶生产企业普遍采用传统碱法工艺制胶,其工艺流程包括:浸酸→退酸→水洗→浸灰→退灰水洗→中和→水洗→加热提胶→精制处理→浓缩→蒸发→灭菌→冷冻成型→干燥,精制处理后的胶液通过超滤膜进行浓缩,再经多效蒸发器提浓,经过灭菌,再冷冻成型后干燥即得到明胶成品。明胶通常采用成型机进行搅拌冷却成型,在冷冻成型过程中,需要使明胶慢慢键结定型,同时严格控制冷却温度,才能得到质地较好的明胶。然而现有的明胶成型机,其通常将明胶置于成型机内部,然后在明胶外围利用冷媒来进行冷却,冷媒温度从明胶外面慢慢渗透到内部使其成型,冷却用时较长,不利于明胶的快速且稳定生产;同时,其配合搅拌的方式,容易影响明胶分子的键结,从而影响其质地,且长久下来搅拌装置的维修及更换都不方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明胶成型的制冷系统,该系统在明胶外围设置冷媒腔,且在明胶内部增设可供冷媒通过的冷媒管,内外冷媒配合来对明胶进行慢慢冷却成型,缩短了明胶冷却用时,实现了快速稳定生产明胶;同时配合采用使成型机转动的方式,提升了明胶冷却成型的换热效率,且不用维修更换搅拌装置,节约了成本。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明胶成型的制冷系统,包括制冷单元与成型单元,所述制冷单元与成型单元串联连接;所述成型单元包括成型机,所述成型机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设置在成型机内部,所述内壳与外壳之间形成冷媒腔,所述内壳内部形成明胶腔,所述明胶腔中穿设有冷媒管;所述成型机可转动,所述制冷单元为成型单元提供冷媒,从而形成循环制冷成型系统。进一步地,所述制冷单元与成型单元通过管道串联连接,所述管道连接冷媒管的两端;所述管道上增设有入口支路和出口支路,所述入口支路和出口支路均插入冷媒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入口支路穿设在冷媒腔的上端,从上方喷入冷媒;所述出口支路穿设在冷媒腔的下端,从下方抽出冷媒。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外壁上设置有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滚轮和传动齿轮圈,所述滚轮通过拖轮组支撑固定在地面或支架上,所述传动齿轮圈与传动装置上的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传动装置上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给传动装置供能,所述传动装置能够驱动成型机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制冷单元和成型单元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循环泵。进一步地,所述制冷单元包括一个制冷机或两个及两个以上并联的制冷机。进一步地,所述成型机的冷媒入口前端设有入口温度传感器,所述成型机的冷媒出口后端设有出口温度传感器。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明胶成型的制冷系统,通过在成型机内穿设冷媒管和设置冷媒腔,使冷媒在成型机内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进入冷媒腔,一部分进入冷媒管,从而冷媒能够从明胶内部及明胶外部通过,全方位且快速地对明胶进行冷却换热,将明胶热量带出,促使明胶成型,缩短了明胶成型的时间。2、本专利技术的明胶成型的制冷系统,采用制冷单元、成型单元与循环泵串联连接,利用制冷单元为成型单元提供冷媒,且将成型机设置为可转动形式,从而形成了一个循环制冷成型系统,且该系统成型后的明胶胶条晶莹透亮,有效提高了明胶成品的质地与外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明胶成型的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制冷机,2-循环泵,3-入口温度传感器,4-入口支路,5-内壳,6-外壳,7-成型机,8-冷媒管,9-出口支路,10-出口温度传感器,11-滚轮,12-拖轮组,13-传动齿轮圈,14-传动齿轮,15-传动装置,16-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明胶成型的制冷系统,包括制冷机1、循环泵2和成型机7,制冷机1、循环泵2和成型机7依次通过管道串联设置,循环泵2将制冷机1产生的冷媒输送至成型机7,以此实现明胶的冷却成型,同时,与明胶换热后的冷媒将回到制冷机1继续制冷后循环使用,从而形成循环式明胶成型制冷系统。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成型机7包括内壳5和外壳6,内壳5和外壳6均呈圆筒形,内壳5的直径小于外壳6的直径,且内壳5设置在成型机内部,其内部形成明胶腔,供明胶冷却成型通过;内壳5与外壳6之间形成冷媒腔,且明胶腔中心位置穿设有冷媒管8,均供冷媒通过。由于明胶腔受内壳5的影响,也是呈现圆筒形,则明胶也是呈圆筒形,其仅仅通过圆筒外部的冷媒进行换热成型,非常缓慢,因此在明胶腔中心位置穿设冷媒管8,对明胶内部中心及外部同时进行冷却成型,极大地提升了冷却效率,缩短了冷却时间,利于明胶快速生产。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管道与冷媒管8的两端连通,优选冷媒管8的管径大于管道的管径,便于冷媒管8内通过更多的冷媒,从而针对明胶冷却成型的效果更好;进一步,所述管道上增设有入口支路4和出口支路9,入口支路4穿设在冷媒腔的上端,插入冷媒腔,从上方喷入冷媒,便于冷媒在冷媒腔内依靠重力作用均匀扩散,从而使冷却成型的传热均匀;所述出口支路4穿设在冷媒腔的下端,插入冷媒腔,从下方抽出冷媒,便于冷媒的输出。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成型机7的冷媒入口前端设有入口温度传感器3,成型机7的冷媒出口后端设有出口温度传感器10,温度传感器能够用于实时监测整个成型制冷系统的温度,使冷媒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温度范围,保障了冷却换热的效果。实施例2基于上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成型机7可转动,如图1所示,成型机7的外壳6的外壁上设置有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滚轮11和传动齿轮圈13,所述滚轮11通过拖轮组12支撑固定在地面或支架上,所述传动齿轮圈13与传动装置15上的传动齿轮14啮合,所述传动装置15上连接有电机16,所述电机给传动装置供能,使传动装置15运行,传动装置15上的传动齿轮14转动,驱动传动齿轮圈转动,从而带动成型机7转动,该转动结构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进一步提升成型机7内明胶和冷媒之间的换热效率。明胶在冷却成型过程中,通过转动可以使冷媒的温度均匀,同时明胶内的散热更快,实现冷媒与明胶快速且均匀地进行换热制冷,保证明胶成型效果,缩短了明胶成型用时。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制冷单元包括一个制冷机1或两个及两个以上并联的制冷机,优选采用2-4个并联的制冷机,以保证系统内冷媒供应充分,且可以分别检修和更换制冷机,不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成型机7的外壳6上设置有隔热层,以保持整个成型制冷系统温度的稳定。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明胶成型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单元与成型单元,所述制冷单元与成型单元串联连接;所述成型单元包括成型机(7),所述成型机(7)包括内壳(5)和外壳(6),所述内壳(5)设置在成型机内部,所述内壳(5)与外壳(6)之间形成冷媒腔,所述内壳(5)内部形成明胶腔,所述明胶腔中穿设有冷媒管(8);所述成型机(7)可转动,所述制冷单元为成型单元提供冷媒,从而形成循环制冷成型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明胶成型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单元与成型单元,所述制冷单元与成型单元串联连接;所述成型单元包括成型机(7),所述成型机(7)包括内壳(5)和外壳(6),所述内壳(5)设置在成型机内部,所述内壳(5)与外壳(6)之间形成冷媒腔,所述内壳(5)内部形成明胶腔,所述明胶腔中穿设有冷媒管(8);所述成型机(7)可转动,所述制冷单元为成型单元提供冷媒,从而形成循环制冷成型系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胶成型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单元与成型单元通过管道串联连接,所述管道连接冷媒管(8)的两端;所述管道上增设有入口支路(4)和出口支路(9),所述入口支路(4)和出口支路(9)均插入冷媒腔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明胶成型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支路(4)穿设在冷媒腔的上端,从上方喷入冷媒;所述出口支路(4)穿设在冷媒腔的下端,从下方抽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侨王帅曹和兴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汇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