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渐进成形制备宏/微结构的液压可调式工具头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81865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渐进成形制备宏/微结构的液压可调式工具头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渐进成形的加工精度欠佳导致的板材表面微结构成形困难、加工质量低的问题,具有压力可调且可保持、可调节工具头长度、更换工具头方便、可实时润滑以及润滑油流量可调节等有益效果,其包括基柱,为圆柱形腔体结构,腔体上部设进油口、出油口与泄压口,下端设螺纹;密封盖,设置于基柱底端,与基柱通过螺纹连接;工具头,上部位于腔体内,与密封盖内壁间隙配合;工具头支撑盖,设置小孔,与工具头通过螺纹连接;润滑调节装置,为一环形结构,设于工具头下部出油口部位,与工具头过渡配合,通过旋转润滑调节装置调节工具头上四个出油口的出油量。

Hydraulic adjustable tool head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macro/micro structure by incremental form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渐进成形制备宏/微结构的液压可调式工具头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入体板材表面微结构制备
,特别是涉及用于渐进成形制备宏结构和微结构的液压可调式工具头及方法。
技术介绍
医用植入体广泛应用于人体功能修复和关节替换,其制造水平直接影响诊疗及康复效果。目前金属植入物本身的生物惰性限制了其于骨组织的良好结合,需要开发集植入物宏观精确制造于表面生物改性于一体的复合工艺,但是目前缺少宏观成形和表面微结构改性集成一体的工艺技术。渐进成形工艺作为一种先进的柔性成形技术,是基于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分层制造”的思想迅速发展起来的,不依赖于模具,可满足生理曲度复杂部位的塑性要求,制造周期和成本大大低于传统的成形技术,尤其适用于个性化小批量的生物医用植入制造。另外,从加工尺度上分类,渐进成形可以分为宏观渐进成形和微观渐进成形两个层面。因此,使用渐进成形技术制备植入体表面微结构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1)使用表面置有微沟槽的宏观工具头制备,成形力一般为100N~3000N(2)使用直径极小的微成形工具头制备,成形力一般为1N~100N。专利技术人发现由于钛板在渐进成形加工后会产生回弹现象,成形件的宏观形状往往与设计尺寸有一定几何误差。因此在一次成形的钛板上进行二次微观渐进成形时,若采用理想的几何形状设计成形轨迹,微成形工具头可能会因承载过大影响加工质量甚至发生断裂;而若采用表面置有微沟槽的宏观工具头,钛板表面微结构布置难以控制,因此宏微一体渐进成形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渐进成形制备宏/微结构的液压可调式工具头及方法。该装置设有工具头压力调节结构,通过调整进油管的进油速度,调整基柱腔内的液体压强,调整工具头的压力,避免使用置有微沟槽的宏观工具头进行微结构加工时产生的微结构形貌难以控制的问题,同时,避免使用微成形工具头进行微结构加工时产生的微成形工具头断裂问题,提高宏微一体成形的植入体板材性能。此外,该装置还有更换工具头方便,能实时自动润滑并能调节润滑油的流量等优势。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渐进成形制备宏/微结构的液压可调式工具头,包括:基柱,在所述基柱的下部设有一个圆柱形腔体,在圆柱形腔体的侧壁上设有与腔体内部相连通的第一进油口、第一出油口与泄压口;工具头,其内部设有油路,工具头下部延伸到所述的圆柱形腔体外,工具头的顶部设有一个工具头支撑盖,所述的工具头支撑盖位于所述的圆柱形腔体内,工具头支撑盖与基柱的圆柱形腔体内壁之间通过密封环密封;所述的工具头支撑盖上设有与所述油路相通的第二进油口,工具头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油路相通的第二出油口;密封盖,设置于基柱底端,用于连接工具头与基柱,实现对工具头与基柱之间间隙的密封;润滑调节装置,为一环形结构,设于工具头的第二出油口部位,与工具头过渡配合,通过旋转润滑调节装置可调节第二出油口的出油量。上述的装置,通过调整进油管的进油速度,调整基柱腔内的液体压强,调整工具头的压力,避免使用置有微沟槽的宏观工具头进行微结构加工时产生的微结构形貌难以控制的问题,同时,避免使用微成形工具头进行微结构加工时产生的微成形工具头断裂问题,提高宏微一体成形的植入体板材性能。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工具头在油压的作用下脱出,工具头支撑盖上端的直径大于密封盖内径,小于基柱内径。进一步地,所述工具头支撑盖是空心结构或者是设有第二进油口的实心结构,液体可经工具头支撑盖流入工具头。进一步地,所述工具头支撑盖周围设密封环将基柱腔体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并能起到支撑工具头的作用。当工具头承受横向载荷时,增大力臂,并起到防止工具头转动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工具头支撑盖设两小孔,上下两部分腔体内液体可相互流通,但需克服阻尼。进一步地,所述工具头内部的油路包括竖直油路和水平油路,水平油路包括四个,四个水平油路均与所述的竖直油路连通,四个水平油路位于同一平面上,四个水平油路的末端为四个出油口,空腔内液体可经工具头支撑盖的进油口流入工具头内部的竖直油路,并最终经工具头下端中心对称的水平油路从四个小孔流出。工具头球面设等距微沟槽,用于加工微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通过螺纹与基柱连接,可随时拆卸。进一步地,所述润滑调节装置内部设沟槽,可通过旋转,调节沟槽与工具头出油口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对出油量的调整。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种基于渐进成形的表面微结构制备方法,采用所述的用于渐进成形制备宏/微结构的液压可调式工具头。进一步地,使用步骤如下:1)将基柱上部固定于机床刀柄上,并将机床刀柄安装至机床主轴上;2)将定流量油泵的出油管以及回油管连接至基柱的进油口、出油口,并将泄压口经过泄压阀连接至油泵的回油管;3)安装工具头,先将工具头支撑盖安装在工具头上,其次将工具头以及油环安装在密封盖内,然后将密封盖安装在基柱上;4)将工具头推至顶部,排出腔内的空气,安装润滑调节装置,并打开油泵开关开始进油;5)工具头在油压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在到达最底部时,腔内油压恒定,调整润滑调节装置,改变出油速度;6)将加工后的钛板安装在夹具上,执行加工指令,工具头挤压钛板,并制备微结构,根据加工路径的不同,可以加工微沟槽、微多边形等表面形貌;若钛板表面实际轮廓线位于理想轮廓线的上方时,工具头受到的钛板的力大于腔内液体的压力,基柱上出油口处的流速加快,进油口处的流量不变,腔内液体减少,工具头向上运动;若钛板表面实际轮廓线位于理想轮廓线的下方时,工具头受到的钛板的力小于腔内液体的压力,基柱上出油口处的流速加变慢,进油口处的流量不变,腔内液体增加,工具头向下运动;当需要换工具头或加工结束时,首先调整润滑调节装置,将出油量降到最低,然后将工具头推至顶端,将腔内的润滑油全部排出至回油管,最后卸下密封盖和工具头支撑盖并更换工具头或取下刀柄并将基柱从刀柄上取下。应用该方法,不仅可以使用表面置有微结构的宏观工具头制备微结构,也可使用微成形工具头制备微结构。若使用微成形工具头进行微结构加工,需要将工具头更换为微成形工具头,并将该装置安装于微成形机床上。若微结构尺寸较小,微成形工具头满足不了加工需求,可以整体上缩小该装置的尺寸或缩小某些特定结构的尺寸并采用粘度较小的液体以制备微结构。其他使用步骤与上述使用宏观工具头时的步骤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装置具有工具头压力调节机构,可以调节腔内液体对工具头的压力,进而调节工具头对钛板的压力,避免使用置有微沟槽的宏观工具头制备微结构时微结构形貌难以控制,同时,避免因力过大导致的微工具头破坏。提高宏微一体成形件的性能。2)该装置具有密封盖和工具头支撑盖等结构,既保证更换工具头方便又能防止工具头脱出。3)在工具头内设置油路,在工具头支撑盖上设置进油口,腔内液体可经工具头支撑盖和工具头流至钛板和工具头的接触区域,起到实时自动润滑作用。4)本专利技术还设置了润滑调节装置,可调节润滑油的流量。5)工具头支撑盖周围设密封环,密封环紧贴基柱内壁,将腔结构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工具头支撑盖设两小孔,腔内两个部分的液体可以相互流通但需要克服较大的阻尼,当油泵输入的压力不稳定时,工具头支撑盖的两个小孔可以起到减小振动的作用。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渐进成形制备宏/微结构的液压可调式工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柱,在所述基柱的下部设有一个圆柱形腔体,在圆柱形腔体的侧壁上设有与腔体内部相连通的第一进油口、第一出油口与泄压口;工具头,其内部设有油路,工具头下部延伸到所述的圆柱形腔体外,工具头的顶部设有一个工具头支撑盖,所述的工具头支撑盖位于所述的圆柱形腔体内,工具头支撑盖与基柱的圆柱形腔体内壁之间通过密封环密封;所述的工具头支撑盖上设有与所述油路相通的第二进油口,工具头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油路相通的第二出油口;密封盖,设置于基柱底端,用于连接工具头与基柱,实现对工具头与基柱之间间隙的密封;润滑调节装置,为一环形结构,设于工具头的第二出油口部位,与工具头过渡配合,通过旋转润滑调节装置可调节第二出油口的出油量。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渐进成形制备宏/微结构的液压可调式工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柱,在所述基柱的下部设有一个圆柱形腔体,在圆柱形腔体的侧壁上设有与腔体内部相连通的第一进油口、第一出油口与泄压口;工具头,其内部设有油路,工具头下部延伸到所述的圆柱形腔体外,工具头的顶部设有一个工具头支撑盖,所述的工具头支撑盖位于所述的圆柱形腔体内,工具头支撑盖与基柱的圆柱形腔体内壁之间通过密封环密封;所述的工具头支撑盖上设有与所述油路相通的第二进油口,工具头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油路相通的第二出油口;密封盖,设置于基柱底端,用于连接工具头与基柱,实现对工具头与基柱之间间隙的密封;润滑调节装置,为一环形结构,设于工具头的第二出油口部位,与工具头过渡配合,通过旋转润滑调节装置可调节第二出油口的出油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渐进成形制备宏/微结构的液压可调式工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头支撑盖直径大于密封盖内径但小于基柱腔体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渐进成形制备宏/微结构的液压可调式工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环将圆柱形腔体分成了上下两部分,所述工具头支撑盖设两个小孔,上下两部分腔体内液体可相互流通,但需克服阻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渐进成形制备宏/微结构的液压可调式工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头内部的油路包括竖直油路和水平油路,水平油路包括四个,四个水平油路均与所述的竖直油路连通,四个水平油路位于同一平面上,四个水平油路的末端为四个出油口,空腔内液体可经工具头支撑盖的第二进油口流入工具头内部的竖直油路,并最终经工具头下端中心对称的水平油路从四个小孔流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渐进成形制备宏/微结构的液压可调式工具头,其特征在于,工具头球面设等距微沟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渐进成形制备宏/微结构的液压可调式工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通过螺纹与基柱连接,可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燕乐刘富远徐长续成梓楠李方义李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