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1787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心脏支架,包括:第一主体支架、第二主体支架、弹性连接部以及载物圈。其中,多个W型的第一分体支架首尾顺次相连接组成第一主体支架,多个U型的第二分体支架首尾顺次相连接组成第二主体支架,且两个弹性连接部的一端均与第一分体支架的凸出部相连接,两个弹性连接部的另一端均与第二分体支架的中心凹陷部相连接,使得心脏支架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有效支撑住血管内壁。其中,两个连接部之间围成封闭的环状结构,心脏支架与血管内壁相抵时,血管内壁陷入环状结构内,使得两个连接部对血管内壁起到进一步的限位的作用,以防止心脏支架窜动。其中,通过载物圈装载药物,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Cardiac s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心脏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心脏支架。
技术介绍
心脏支架又称冠状动脉支架,是心脏介入手术中常用的医疗器械,具有疏通动脉血管的作用。现有的心脏支架结构简单,多为一些网状结构,心脏支架与血管壁接触不良,容易发生窜动,此外,现有的支架多是采用在支架外表面以覆膜的形式搭载药物涂层,其工艺复杂,且搭载量有限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脏支架,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心脏支架,包括:第一主体支架、第二主体支架、弹性连接部以及载物圈;其中,所述第一主体支架、所述第二主体支架以及所述弹性连接部的数量均为多个;所述第一主体支架以及所述第二主体支架交替排布;所述第一主体支架为多个W型的第一分体支架首尾顺次相连接的结构;所述第二主体支架为多个U型的第二分体支架首尾顺次相连接的结构;W型的所述第一分体支架与U型的所述第二分体支架的开口方向相对;两个所述弹性连接部的一端均与W型的所述第一分体支架的中心的凸出部相连接,两个所述弹性连接部的另一端均与U型的所述第二分体支架的中心凹陷部相连接,且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围设成封闭的环状结构;所述弹性连接部呈圆弧状,且所述弹性连接部朝向所述第一主体支架以及所述第二主体支架的外部凸出;所述载物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分体支架的内凹陷处,用于装载药物。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体支架以及所述第二分体支架均设置有多个孔。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放射性核元素层,多个所述放射性核元素层分别涂覆在所述第一主体支架以及第二主体支架的外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体支架为能够自行溶解的第一分体支架;所述第二分体支架为能够自行溶解的第二分体支架;所述弹性连接部为能够自行溶解的弹性连接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心脏支架,多个W型的第一分体支架首尾顺次相连接组成第一主体支架,多个U型的第二分体支架首尾顺次相连接组成第二主体支架,且两个弹性连接部的一端均与第一分体支架的凸出部相连接,两个弹性连接部的另一端均与第二分体支架的中心凹陷部相连接,使得心脏支架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更加牢固,能够有效支撑住血管内壁。其中,两个连接部之间围设成封闭的环状结构,当心脏支架与血管内壁相抵时,血管内壁会陷入所述环状结构内,从而使得两个连接部对血管内壁起到进一步的限位的作用,以防止心脏支架沿着血管内壁窜动。其中,当心脏支架跟随人体同步晃动时,弹性连接部起到缓冲以及吸收冲击的作用,使得支架更加牢固。其中,载物圈设置在第一分体支架的W型结构的凹陷处,可以通过载物圈装载药物,例如装载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及噻氯匹定等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载物圈分布得更广,搭载的药物剂量更多,更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且充分利用了空间。其中,第一分体支架以及第二分体支架均设置有多个孔,有助于减少心脏支架与血管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创伤面的出现等。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心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图1在A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第一分体支架,2-第二分体支架,3-弹性连接部,4-载物圈,5-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心脏支架。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心脏支架,包括:第一主体支架、第二主体支架、弹性连接部3以及载物圈4;其中,第一主体支架、第二主体支架以及弹性连接部3的数量均为多个;第一主体支架以及第二主体支架交替排布;第一主体支架为多个W型的第一分体支架1首尾顺次相连接的结构;第二主体支架为多个U型的第二分体支架2首尾顺次相连接的结构;W型的第一分体支架1与U型的第二分体支架2的开口方向相对;两个弹性连接部3的一端均与W型的第一分体支架1的中心的凸出部相连接,两个弹性连接部3的另一端均与U型的第二分体支架2的中心凹陷部相连接,且两个连接部之间围设成封闭的环状结构;弹性连接部3呈圆弧状,且弹性连接部3朝向第一主体支架以及第二主体支架的外部凸出;载物圈4设置在第一分体支架1的内凹陷处,用于装载药物。本技术提供的心脏支架,多个W型的第一分体支架1首尾顺次相连接组成第一主体支架,多个U型的第二分体支架2首尾顺次相连接组成第二主体支架,且两个弹性连接部3的一端均与第一分体支架1的凸出部相连接,两个弹性连接部3的另一端均与第二分体支架2的中心凹陷部相连接,使得心脏支架形成一个整体的结构,更加牢固,能够有效支撑住血管内壁。其中,两个连接部之间围设成封闭的环状结构,当心脏支架与血管内壁相抵时,血管内壁会陷入所述环状结构内,从而使得两个连接部对血管内壁起到进一步的限位的作用,以防止心脏支架沿着血管内壁窜动。其中,当心脏支架跟随人体同步晃动时,弹性连接部3起到缓冲以及吸收冲击的作用,使得支架更加牢固。其中,载物圈4设置在第一分体支架1的W型结构的凹陷处,可以通过载物圈4装载药物,例如装载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及噻氯匹定等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载物圈4分布得更广,搭载的药物剂量更多,更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且充分利用了空间。其中,第一分体支架1以及第二分体支架2均设置有多个孔5,有助于减少心脏支架与血管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创伤面的出现等。其中,可选地,w型结构的第一分体支架1开口方向与U型结构第二分体支架2的开口方向相对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分体支架1以及第二分体支架2均设置有多个孔5。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分体支架1以及第二分体支架2均设置有多个孔5,有助于减少心脏支架与血管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创伤面的出现,且减轻了心脏支架的总体重量,降低了对血管的负担。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心脏支架还包括多个放射性核元素层,多个放射性核元素层分别涂覆在第一主体支架以及第二主体支架的外表面。在该实施例中,放射性核元素层能够有效抑制血管成型术后再狭窄发生。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分体支架1为能够自行溶解的第一分体支架1;第二分体支架2为能够自行溶解的第二分体支架2;弹性连接部3为能够自行溶解的弹性连接部3。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分体支架1、第二分体支架2以及弹性连接部3能够被人体自行吸收,不用取出。在本技术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体支架、第二主体支架、弹性连接部以及载物圈;其中,所述第一主体支架、所述第二主体支架以及所述弹性连接部的数量均为多个;所述第一主体支架以及所述第二主体支架交替排布;所述第一主体支架为多个W型的第一分体支架首尾顺次相连接的结构;所述第二主体支架为多个U型的第二分体支架首尾顺次相连接的结构;W型的所述第一分体支架与U型的所述第二分体支架的开口方向相对;两个所述弹性连接部的一端均与W型的所述第一分体支架的中心的凸出部相连接,两个所述弹性连接部的另一端均与U型的所述第二分体支架的中心凹陷部相连接,且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围设成封闭的环状结构;所述弹性连接部呈圆弧状,且所述弹性连接部朝向所述第一主体支架以及所述第二主体支架的外部凸出;所述载物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分体支架的内凹陷处,用于装载药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体支架、第二主体支架、弹性连接部以及载物圈;其中,所述第一主体支架、所述第二主体支架以及所述弹性连接部的数量均为多个;所述第一主体支架以及所述第二主体支架交替排布;所述第一主体支架为多个W型的第一分体支架首尾顺次相连接的结构;所述第二主体支架为多个U型的第二分体支架首尾顺次相连接的结构;W型的所述第一分体支架与U型的所述第二分体支架的开口方向相对;两个所述弹性连接部的一端均与W型的所述第一分体支架的中心的凸出部相连接,两个所述弹性连接部的另一端均与U型的所述第二分体支架的中心凹陷部相连接,且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围设成封闭的环状结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胜户富栋陈良龙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亳州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