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尾式覆膜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164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燕尾式覆膜支架,包括管体和尾部,管体包括多个环状支撑架和包覆在所述支撑架上以共同构成管状结构的覆膜,在管体的尾部沿管口圆周均匀设置若干个燕尾状的摆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动脉血对覆膜支架产生的动态作用过程的原理,对覆膜支架进行改进,在其尾部设置燕尾状的摆尾,有效缓解和释放高压动脉血周期性的作用力,降低尾部摆动的幅度,有效保护动脉的血管内壁,防止发生新的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覆膜支架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结构简单,没有增加额外的附加成本,易于实现,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Swallow-tail covered s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燕尾式覆膜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燕尾式覆膜支架。
技术介绍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血管疾病,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沿主动脉长度方向扩张形成主动脉壁的真假两腔分离状态。B型主动脉夹层通常使用覆膜支架进行治疗,将覆膜支架植入降主动脉封堵夹层的破口达到治疗的目的。现有的覆膜支架包括多个支撑架和包覆在所述支撑架上以共同构成管状结构的覆膜,,在管状结构的轴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支撑架之间均留有允许所述覆膜弯曲折叠的弯曲间隙。覆膜支架为具有弹性、可弯曲的直管状部件,在使用输送系统将其植入到患者的血管中时,由于血管并不是沿直线延伸的,覆膜支架顺应血管的弯曲角度而被动弯曲,从而导致弹性的覆膜支架产生回直力(恢复直线形的作用力)并作用在血管上。随着主动脉中动脉血的周期性涌动,弹性的覆膜支架受力来回伸缩摆动,其远端的管口部位最为明显,管口与主动脉内膜触碰摩擦容易导致血管新发破口,该种破口严重影响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手术的成功率,对患者的治疗产生重大的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覆膜支架存在的远端管口摆动导致血管发生破口、妨碍患者治疗等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的燕尾式覆膜支架,能够缓解覆膜支架远端摆动对血管的作用力,避免血管发生二次破口,提高患者治愈率。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燕尾式覆膜支架,包括管体和尾部,管体包括多个环状支撑架和包覆在所述支撑架上以共同构成管状结构的覆膜,在管体的尾部沿管口圆周均匀设置若干个燕尾状的摆尾。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摆尾上的覆膜为尖角形,与管体的覆膜为一体。摆尾的覆膜依附在延伸架上,延伸架为折线形的金属丝首尾连接而成的环状支架。摆尾上的覆膜为梯形,延伸架的端部顶角的一段突出于覆膜外部,突出的顶角部分向内侧弯曲,形成收拢的形状。延伸架的形状与支撑架一致,其在轴向上的长度大于支撑架的长度。延伸架的波峰与相邻支撑架的波峰、延伸架的波谷与相邻支撑架的波谷均一一对正设置。在所述管体的轴向上,延伸架与相邻支撑架之间留有允许管体和尾部弯曲折叠的弯曲间隙。支撑架为折线形的金属丝首尾连接而成的环状支架,在所述管体的轴向上相邻设置的两个支撑架中,一者的波峰与另一者的波峰、一者的波谷与另一者的波谷均一一对正设置。在所述管体的轴向上,相邻的两个支撑架之间留有允许管体弯曲折叠的弯曲间隙。管体首部的支撑架一半附着在覆膜中,一半突出于首部的管口,沿管口圆周均匀分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根据动脉血对覆膜支架产生的动态作用过程的原理,对覆膜支架进行改进,在其尾部设置燕尾状的摆尾,有效缓解和释放高压动脉血周期性的作用力,降低尾部摆动的幅度,有效保护动脉的血管内壁,防止发生新的破口。本技术在现有覆膜支架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结构简单,没有增加额外的附加成本,易于实现,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依据静态过程解决问题的思维误区,具有显著的进步,实现较佳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实施例2中本技术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图中:1、管体;2、尾部;3、支撑架;4、覆膜;5、延伸架;6、摆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燕尾式覆膜支架包括管体1和尾部2,管体1包括多个环状支撑架3和包覆在所述支撑架3上以共同构成管状结构的覆膜4,在管体1一端的尾部2沿管口圆周均匀设置若干个燕尾状的摆尾6。所述覆膜4采用PET材料制成。支撑架3为折线形的金属丝首尾连接而成的环状支架,在所述管体1的轴向上相邻设置的两个支撑架3中,一者的波峰与另一者的波峰、一者的波谷与另一者的波谷均一一对正设置,相邻的两个支撑架3之间留有允许管体1弯曲折叠的弯曲间隙,管体1可以向周边方向进行自由弯曲。摆尾6上的覆膜4为尖角形,与管体1的覆膜4为一体,摆尾6的覆膜4依附在延伸架5上,延伸架5为折线形的金属丝首尾连接而成的环状支架,形状与支撑架3一致,但其轴向长度大于支撑架3。延伸架5的波峰与相邻支撑架3的波峰、延伸架5的波谷与相邻支撑架3的波谷均一一对正设置,延伸架5与相邻支撑架3之间留有允许管体1和尾部2弯曲折叠的弯曲间隙。管体1的另一端为首部。管体1首部的支撑架3一半附着在覆膜4中,一半突出于首部的管口,沿管口圆周均匀分布。本技术在工作时,使用输送系统将其植入到患者的血管中,所述燕尾式覆膜支架的首部对应主动脉的近端,尾部2对应主动脉的远端。所述燕尾式覆膜支架的外周略小于血管的内径,顺应血管的弯曲角度而被动弯曲。随着患者主动脉中动脉血的周期性涌动,弹性的覆膜4支架受到冲击产生回直力,发生来回伸缩摆动,处于远端的尾部2受力最为明显。由于尾部2采用燕尾状的摆尾6,高压的动脉血达到尾部2时,流经摆尾6之间的间隙后被分散,尾部2受到的作用力被缓解、释放,因此发生的摆动幅度很小,几乎不会发生对血管内壁碰撞摩擦而导致破口,有效保护血管内壁。实施例2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摆尾6上的覆膜4为梯形,与管体1的覆膜4为一体,摆尾6的覆膜4依附在延伸架5上,延伸架5为折线形的金属丝首尾连接而成的环状支架,形状与支撑架3一致,但其轴向长度大于支撑架3。延伸架5的端部顶角的一段突出于覆膜4外部,突出的顶角部分向内侧弯曲,形成收拢的形状。实施例2的结构可以防止摆尾6的尾端对血管壁造成碰撞和损害。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燕尾式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和尾部(2),管体(1)包括多个环状支撑架(3)和包覆在所述支撑架(3)上以共同构成管状结构的覆膜(4),在管体(1)的尾部(2)沿管口圆周均匀设置若干个燕尾状的摆尾(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燕尾式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和尾部(2),管体(1)包括多个环状支撑架(3)和包覆在所述支撑架(3)上以共同构成管状结构的覆膜(4),在管体(1)的尾部(2)沿管口圆周均匀设置若干个燕尾状的摆尾(6)。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尾式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摆尾(6)上的覆膜(4)为尖角形,与管体(1)的覆膜(4)为一体。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尾式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摆尾(6)的覆膜(4)依附在延伸架(5)上,延伸架(5)为折线形的金属丝首尾连接而成的环状支架。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燕尾式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摆尾(6)上的覆膜(4)为梯形,延伸架(5)的端部顶角的一段突出于覆膜(4)外部,突出的顶角部分向内侧弯曲,形成收拢的形状。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燕尾式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延伸架(5)的形状与支撑架(3)一致,其在轴向上的长度大于支撑架(3)的长度。6.按照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