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和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1476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和面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下方设有四个呈矩形设置的万向轮,所述机体的上表面中部设有第三转动电机,所述第三转动电机的输出末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多个第一吸附装置,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有搅拌缸,且搅拌缸的下表面设有多个与第一吸附装置位置对应的第二吸附装置,所述搅拌缸的中部侧壁设有四个呈矩形设置的提手,所述搅拌缸的上端侧壁设有四个凹槽,且每两个凹槽与每两个提手之间互为平行关系,所述搅拌缸的上方设有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方便,省时省力,速度快,效率高,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卫生能够得到保证,健康卫生。

A Multifunctional Mix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的和面机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的和面机。
技术介绍
面食是指主要以面粉制成的食物,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种类的面食,中国的面点小吃历史悠久,风味各异,品种繁多,主要有面条、馒头、花卷、油条、麻什、烧饼、饺子、包子、馄饨、麻花等,西餐有面包、各种烤饼等,在北方,因为主要粮食为小麦,而小麦又是面粉的原材料,所以面食成了北方人必不可少的食粮,在南方,虽然主要农作物是水稻,但每天吃的包子,糕点也离不开面食的制作,在制作面食的过程中,和面又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人工和面速度较慢,费时费力,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面食的需求,而且人工和面保证不了和面过程中的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和面速度较慢、费时费力、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和卫生得不到保障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的和面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的和面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下方设有四个呈矩形设置的万向轮,所述机体的上表面中部设有第三转动电机,所述第三转动电机的输出末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多个第一吸附装置,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有搅拌缸,且搅拌缸的下表面设有多个与第一吸附装置位置对应的第二吸附装置,所述搅拌缸的中部侧壁设有四个呈矩形设置的提手,所述搅拌缸的上端侧壁设有四个凹槽,且每两个凹槽与每两个提手之间互为平行关系,所述搅拌缸的上方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下方设有四个与凹槽相匹配的凸块,所述凹槽的内底壁设有第三吸附装置,所述凸块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三吸附装置相匹配的第四吸附装置,所述盖板的侧壁设有把手,所述机体的顶侧壁设有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的输出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末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圆盘,所述转动圆盘的下方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圆盘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转动圆盘的边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电机,所述第二转动电机的输出末端设有搅拌器,且搅拌器位于搅拌缸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一吸附装置和第二吸附装置采用磁性相反的磁铁制成,所述第三吸附装置和第四吸附装置也采用磁性相反的磁铁制成。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内边侧壁与搅拌缸对应的位置设有减震装置,且减震装置由多个弹簧与活动板组成。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直径略大于转动圆盘的轨道的宽度。优选的,所述盖板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设有插槽,且对应插槽的位置设有螺纹孔,另一部分设有与插槽相匹配的插块,且插块上也设有位置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上方设有与螺纹孔相匹配的螺栓。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电机、第二转动电机、第三转动电机和推杆电机均通过导线与外置的电源电连接。本技术中,通过万向轮移动和面机到达合适的工作地点,往搅拌缸倒入需要搅拌的面粉量和适量的水,通过推杆电机推进或缩回移动杆使搅拌器到达合适的搅拌点,将盖板下方的凸块放入搅拌缸上的凹槽,通过凹槽上表面的第三吸附装置和凸块下表面的第四吸附装置,有很好的吸附力,在转动很快时,盖板也不会因为转动而产生的离心力而脱落,插块插入插槽,螺栓旋进盖板上的螺纹口,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第一转动电机转动转动圆盘使转动圆盘上的转动杆,转动杆带动下面的第二固定板、第二转动电机和搅拌器进行圆周运动,第二转动电机使搅拌器转动,第三转动电机带动支撑板转动,从而搅拌缸转动,支撑板的上表面的多个第一吸附装置和搅拌缸的下表面的多个第二吸附装置有很好的吸附作用,机体的下侧壁的减震装置很好的减震作用,使搅拌缸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因为速度过快而产生的离心力而碰撞到机体而损坏,搅拌结束后,旋出螺栓,拔出盖板下方的凸块即可,而且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方便,省时省力,速度快,效率高,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卫生能够得到保证,健康卫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的和面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的和面机转动圆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的和面机盖板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万向轮、2减震装置、3提手、4机体、5转动杆、6第一转动电机、7推杆电机、8第一固定板、9转动圆盘、10第二固定板、11第二转动电机、12盖板、13凹槽、14搅面器、15支撑板、16第三转动电机、17螺栓、18螺纹孔、19搅拌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多功能的和面机,包括机体4,机体4的下方设有四个呈矩形设置的万向轮1,机体4的上表面中部设有第三转动电机16,第三转动电机16的输出末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且支撑板15的上表面设有多个第一吸附装置,支撑板15的上方设有搅拌缸19,且搅拌缸19的下表面设有多个与第一吸附装置位置对应的第二吸附装置,当第三转动电机16带动搅拌缸19转动时,第一吸附装置和第二吸附装置起到很好的吸附作用,使搅拌缸19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因速度快而甩出来,搅拌缸19的中部侧壁设有四个呈矩形设置的提手3,提手3起到很好的拿放辅助作用,搅拌缸19的上端侧壁设有四个凹槽13,且每两个凹槽13与每两个提手3之间互为平行关系,搅拌缸19的上方设有盖板12,盖板12的下方设有四个与凹槽13相匹配的凸块,凹槽13的内底壁设有第三吸附装置,凸块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三吸附装置相匹配的第四吸附装置,第三吸附装置和第四吸附装置起到很好的吸附作用,当搅拌缸19转动很块时,盖板12也不会脱落,盖板12的侧壁设有把手,起到很好的拿放辅助作用,机体4的顶侧壁设有推杆电机7,推杆电机7的输出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8,第一固定板8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电机6,第一转动电机6的输出末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圆盘9,转动圆盘9的下方设有转动杆5,第一转动电机6的输出端与转动圆盘9的中部固定连接,转动杆5的一端与转动圆盘9的边侧壁固定连接,转动杆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0,第二固定板10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电机11,第二转动电机11的输出末端设有搅拌器14,且搅拌器14位于搅拌缸19的内部,这样设置可以使转动圆盘9下方的物体可以进行圆周运动,第二转动电机可以使搅拌器14快速转动,同时搅拌缸19的转动,使得搅拌很彻底均匀。第一吸附装置和第二吸附装置采用磁性相反的磁铁制成,第三吸附装置和第四吸附装置也采用磁性相反的磁铁制成,机体4的内边侧壁与搅拌缸19对应的位置设有减震装置2,且减震装置2由多个弹簧与活动板组成,当搅拌缸19转速很快时,避免搅拌缸19因速度很快而产生离心力碰到机体4的侧壁,避免的搅拌缸19的损伤,转动杆5的直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的和面机,包括机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4)的下方设有四个呈矩形设置的万向轮(1),所述机体(4)的上表面中部设有第三转动电机(16),所述第三转动电机(16)的输出末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且支撑板(15)的上表面设有多个第一吸附装置,所述支撑板(15)的上方设有搅拌缸(19),且搅拌缸(19)的下表面设有多个与第一吸附装置位置对应的第二吸附装置,所述搅拌缸(19)的中部侧壁设有四个呈矩形设置的提手(3),所述搅拌缸(19)的上端侧壁设有四个凹槽(13),且每两个凹槽(13)与每两个提手(3)之间互为平行关系,所述搅拌缸(19)的上方设有盖板(12),所述盖板(12)的下方设有四个与凹槽(13)相匹配的凸块,所述凹槽(13)的内底壁设有第三吸附装置,所述凸块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三吸附装置相匹配的第四吸附装置,所述盖板(12)的侧壁设有把手,所述机体(4)的顶侧壁设有推杆电机(7),所述推杆电机(7)的输出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8),所述第一固定板(8)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电机(6),所述第一转动电机(6)的输出末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圆盘(9),所述转动圆盘(9)的下方设有转动杆(5),所述第一转动电机(6)的输出端与转动圆盘(9)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5)的一端与转动圆盘(9)的边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0),所述第二固定板(10)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电机(11),所述第二转动电机(11)的输出末端设有搅拌器(14),且搅拌器(14)位于搅拌缸(19)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和面机,包括机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4)的下方设有四个呈矩形设置的万向轮(1),所述机体(4)的上表面中部设有第三转动电机(16),所述第三转动电机(16)的输出末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且支撑板(15)的上表面设有多个第一吸附装置,所述支撑板(15)的上方设有搅拌缸(19),且搅拌缸(19)的下表面设有多个与第一吸附装置位置对应的第二吸附装置,所述搅拌缸(19)的中部侧壁设有四个呈矩形设置的提手(3),所述搅拌缸(19)的上端侧壁设有四个凹槽(13),且每两个凹槽(13)与每两个提手(3)之间互为平行关系,所述搅拌缸(19)的上方设有盖板(12),所述盖板(12)的下方设有四个与凹槽(13)相匹配的凸块,所述凹槽(13)的内底壁设有第三吸附装置,所述凸块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三吸附装置相匹配的第四吸附装置,所述盖板(12)的侧壁设有把手,所述机体(4)的顶侧壁设有推杆电机(7),所述推杆电机(7)的输出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8),所述第一固定板(8)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电机(6),所述第一转动电机(6)的输出末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圆盘(9),所述转动圆盘(9)的下方设有转动杆(5),所述第一转动电机(6)的输出端与转动圆盘(9)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5)的一端与转动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以强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