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81409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2:49
一种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土壤酸度改良;(2)土壤修复处理;(3)土壤肥力调整;(4)灌根处理;(5)养分平衡。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防治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对农作物无毒无害,不受地质条件、土壤环境影响,且经过大田实验证明对根肿病的防治效果突出稳定;所使用的有机土壤调理剂,易生物降解,能够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同时不易造成土壤板结和环境污染,可以降低土壤中病原量,从源头上预防病害发生,还能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尤其是应用在水稻和油菜或小麦与水稻或蔬菜与水稻轮作时,两季显效,根肿病防治效果最明显。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Root Swollen Disease of Cruciferous Cro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根肿病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
技术介绍
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广泛分布于我国,基本覆盖了我国的十字花科作物的主栽区。由于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危害,很多病区已不能种植十字花科蔬菜和油菜等作物,严重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收益。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致病菌为芸苔根肿菌,为专性寄生,主要危害十字花科植物的根部,能够产生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等激素类物质,致使植物的根部组织膨大;该病菌主要以带菌土壤和受病菌污染的灌溉水进行传播,也可通过带菌的种子或带菌的蔬菜幼苗等进行远距离传播;另外,该病菌休眠孢子能够在土壤中存活15年以上。因此,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极难防治。目前,我国大部分蔬菜和油菜种植区域的土壤酸化严重,土壤pH值≤5.5时,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爆发严重。土壤黏重,易板结,透气性差的地块也容易引发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有机质含量低,偏施化肥,地下水位高,排水状况差的田块发病率高,危害较重。在研究防治根肿病方面,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抗病育种防治和生物防治,但无论是农业措施防治还是化学防治、品种的选育、生物防治方案多数是采用单一方法或两种方法组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且很多市面上宣传的可以根治根肿病的化学药剂都只能做到减少或控制的作用,而且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药效也越来越弱。CN104004526A公开了一种防治油菜根肿病的土壤调理剂、制备方法及应用,具有缓慢均匀上调土壤酸碱度的功效。CN106591196A公开了一株可应用于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光合细菌及其应用,所得菌株具有高效的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能力,应用于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防治上,根肿病的发病率可降低至10%左右,光合细菌对环境友好,使用安全,无残留。CNN101416641公开了一种防治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生物制剂及其应用:分离自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大板桥镇大白菜根际土,得到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XF-1菌株,保藏号:CGMCCNO.2357,该生防菌菌株,具有一定杀菌、防病和增产作用。CN201710932412公开了一种有效预防蔬菜根肿病的生态肥及其制备工艺:由农家肥、啤酒糟、香蕉皮、豆粕粉、泥炭土、中药渣、秸秆粉、花生壳粉、食用菌渣、菠萝泥、苹果泥、蚕沙、蛋白水解酶、固氮菌、根瘤菌、解钾菌、纤维素分解菌、抗生素产生菌和淘米水混合发酵的基肥及由蚯蚓粪、生物炭渣、尿素、草木灰、腐殖酸钾、石灰粉、尿素铁络合物、螯合锌和海泡石粉混合肥,该肥料可提高土壤pH值和透气性能,避免土壤内有毒物质影响蔬菜生长,抑制细菌和真菌滋生,并提供更丰富且易吸收的营养物质,预防蔬菜根肿病有一定的效果。CN105075738A公开了一种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生态治理:(1)施用沃益多,每亩的使用量为HYT-A200~250ml、HYT-B250~350ml和HYT-C100~120g,整个生育期使用2~4次;(2)十字花科蔬菜成熟前一个月施用中药微量肥,每亩使用量为20~25g;二、农业防治;三、植物检疫;四、生物防治;五、物理防治;六、化学防治。该方法使用了大量的生物菌肥沃益多,操作复杂,其防治效果有待大田试验进行验证。上述几种方案是效果单一,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土壤酸度,使用单一微生物菌剂能降低根肿病发病率,但对十字花科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且后续仍有根肿病爆发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实施不受地质条件、土壤环境影响,所用试剂不含化学农药,效果稳定突出,不易造成土壤板结,促进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的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土壤酸度改良:采用有机土壤调理剂喷撒于土壤中,进行土壤酸度调理;(2)土壤修复处理:将复合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撒施于土壤表面,进行翻地;(3)土壤肥力调整:将基础常规肥、氮磷钾三元肥和中微量元素肥进行混合,得到混合肥料,将混合肥料撒施于土壤表面,翻地,整地,播种或移栽十字花科作物;(4)灌根处理:将播种出苗后或移栽后的十字花科作物用土壤调理剂进行灌根处理;(5)养分平衡:十字花科作物处于生育期时于叶面喷施有机熬合中微量元素营养剂。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有机土壤调理剂包括如下组分:氨基酸100~200g/L、有机质200~300g/L;所述喷撒是按照每亩用量5~15公斤(优选10公斤)土壤调理剂喷撒于土壤中。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是由绿色木霉、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或酿酒酵母的一种或几种与载体混合而成;所述载体为凹凸棒、膨润土、钾长石、高岭土、黄腐酸或米糠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的活菌数0.2~0.5亿/克,有机质10~30%(优选20%);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按照每亩用量50~100公斤(优选80公斤)撒施于土壤表面。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氮磷钾三元肥的含氮量10~30%(优选20%),含磷量10~20%(优选15%),含钾量10~20%(优选15%);所述氮磷钾三元肥按照每亩用量40~50公斤撒施于土壤表面。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中微量元素肥中硝酸钙25~35%(优选30%),硫酸镁20~30%(优选25%),硅酸钾2~8%(优选5%),硫酸锌5~15%(优选10%),硫酸锰2~8%(优选5%),硼砂1~3%(优选2%),硫酸铜1~5%(优选3%),硫酸亚铁10~20%(优选15%),钼酸铵0.1~0.3%(优选0.2%),稀土4.5~5%(优选4.7%),硫酸钴0.05~0.15%(优选0.1%);所述中微量元素肥按照每亩用量5~10公斤(优选8公斤)撒施于土壤表面。进一步,步骤(4)中,所述用土壤调理剂进行灌根处理时按照每亩5~10公斤土壤调理剂兑水30~60公斤对十字花科作物进行灌根1~3次,灌根处理的间隔时间为15天。进一步,步骤(5)中,所述有机熬合中微量元素营养剂中氨基酸80~120g/L(优选100g/L),锌2~8g/L(优选5g/L),锰2~8g/L(优选5g/L),硼2~5g/L(优选3g/L),硫酸铜2~8g/L(优选5g/L),硫酸亚铁2~8g/L(优选5g/L),钼酸铵2~8g/L(优选5g/L);所述氨基酸熬合微量元素营养剂按照每次每亩用量80~120克(优选100克),叶面喷施1~3次,时间间隔15~20天(优选15天)。本专利技术之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首先采用有机酸土壤调理剂改良十字花科作物种植地土壤酸碱度和板结度,可以起到一定预防根肿病发生的作用;然后,通过撒施上述复合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所述复合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中的有益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能够分泌的抗生素以及溶菌酶,有效抑制根肿病的病原菌的繁殖,还具有固氮,解磷,解钾的功能,其新陈代谢也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从而从根本上实现生物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另外,基础肥料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养分平衡原则,使用氮磷钾基础肥、钙镁硫中量元素肥,锌、锰、硼、铜、铁、钼等微量元素肥促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土壤酸度改良:采用有机土壤调理剂喷撒于土壤中,进行土壤酸度调理;(2)土壤修复处理:将复合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撒施于土壤表面,进行翻地;(3)土壤肥力调整:将基础常规肥、氮磷钾三元肥和中微量元素肥进行混合,得到混合肥料,将混合肥料撒施于土壤表面,翻地,整地,播种或移栽十字花科作物;(4)灌根处理:将播种出苗后或移栽后的十字花科作物用土壤调理剂进行灌根处理;(5)养分平衡:十字花科作物处于生育期时于叶面喷施有机熬合中微量元素营养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土壤酸度改良:采用有机土壤调理剂喷撒于土壤中,进行土壤酸度调理;(2)土壤修复处理:将复合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撒施于土壤表面,进行翻地;(3)土壤肥力调整:将基础常规肥、氮磷钾三元肥和中微量元素肥进行混合,得到混合肥料,将混合肥料撒施于土壤表面,翻地,整地,播种或移栽十字花科作物;(4)灌根处理:将播种出苗后或移栽后的十字花科作物用土壤调理剂进行灌根处理;(5)养分平衡:十字花科作物处于生育期时于叶面喷施有机熬合中微量元素营养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有机土壤调理剂包括如下组分:氨基酸100~200g/L、有机质200~300g/L;所述喷撒是按照每亩用量5~15公斤土壤调理剂喷撒于土壤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是由绿色木霉、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或酿酒酵母的一种或几种与载体混合而成;所述载体为凹凸棒、膨润土或米糠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防治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的活菌数0.2~0.5亿/克,有机质10~30%;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按照每亩用量50~100公斤撒施于土壤表面。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强李慧文李越李娅吴幼叶关统伟官青松胡小朋许绍全李红梅周勤邓柯红刘书男李理李明峻李官辉刘记李瑶李红杨悦李小勤黄佳陆瑶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华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