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机定子及转子装配的调平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13939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机定子及转子装配的调平机构,包括底层调整平台、中层调整平台及顶层调整平台,底层调整平台包括固定底座及经至少两个螺旋升降机构进行高度及倾斜角度调节的升降平台,升降平台之上经摆动调整机构连接摆动平台,固定底座与升降平台之间设有用于辅助支撑及纵向导向的多个导杆;中层调整平台包括中层平台,中层平台经直线位移机构连接摆动平台以相对摆动平台做直线位移;顶层调整平台包括用于支撑工件的上层平台,上层平台位于中层平台之上且二者之间经用于驱动上层平台在中层平台所处平面上做周向位移的转动连接机构连接。其调节精度及可靠性高,节省安装成本,且提高了装配速度,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Leveling mechanism for motor stator and roto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机定子及转子装配的调平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装配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电机定子及转子装配的调平机构。
技术介绍
大中型电机品种多,批量少,产品变化大,其定子组装、转子组装和总装之前都还是沿用老的工艺和工装,均采用台位式装配方式,装配过程均为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很低,装配周期长,工人劳动强度大,装配面积大,效率不高,装配质量不稳定,且易造成各种伤害。CN102810949A公开了一种大中型电机定子与转子的装配机,包括主梁及滑动设置于主梁上的主滑枕、副滑枕,主滑枕上设置中心检测装置,在整个转子套装定子过程中,通过中心检测装置对定子内圆中心进行检测,通过三向调整装置对机座中心进行调整,通过调节滑环端托架和输入端托架的高度调节转子的中心,从而实现定子和转子的检测对中。但该文献并未对其涉及的调整平台进行具体介绍。CN202713088U公开了一种三层调平对中平台,包括下层高低调整装置、中层位移调整装置、上层摆动调整装置;中层位移调整装置的直线导轨设在下层高低调整装置的下方箱上平面上,中层位移调整装置的位移方箱通过连接腿支撑于下层高低调整装置的下方箱的正上方;上层摆动调节装置的安装座设在底座上,上层摆动调节装置的摆动方箱通过第二连接腿支撑于中层位移调整装置的位移方箱的正上方。其中,下层高低调整装置是调节高度方向的移动,即调整电机定子和转子轴线的高度偏差。其主要依靠两对凸轮机构来调节,每对凸轮机构由电机驱动一根轴,轴上面有两个凸轮机构。但该下层高低调整装置存在以下的不足:1)、凸轮调节的范围很小,一般在20mm以内,当使用该设备的时候更换不同中心高的电机的时候,需要增减垫块来调整中心高;2)、安装时候对安装工人的要求高,安装复杂。安装的时候需要保证在一根驱动轴上的两个凸轮相对于驱动的位置相同,从而保证高低调整装置稳定性和精度;3)、机加工件多,如凸轮等加工复杂,磨损后更换麻烦,影响生产。中层位移调整装置是调节水平方向的移动,即调整电机定子和转子轴线的水平偏差。其驱动电机和减速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减速机与偏心凸轮相连接,偏心凸轮与拉杆相连接,拉杆固定在中层位移调整装置上,中层位移调整装置的下端有两直线导轨,当驱动电机转动的时候,通过偏心凸轮及直线导轨即可实现水平方向位置的调整。但该中层位移调整装置存在以下的不足:1)、传动系统复杂,电机通过同步带将动力传给减速机,减速机将动力传给偏心凸轮,偏心凸轮驱动拉杆,拉杆驱动水平方向的移动;2)、调节的精度低,由于传统链长并且复杂,机加工件多,调整的时候精度低,需要压缩弹簧及摩擦块来调整其精度。摩擦块作为易损件,需要经常更换,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上层摆动调节装置是调节水平方向的转动,即调整电机定子和转子轴线的平行。其驱动电机和减速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减速机与偏心凸轮相连接,偏心凸轮与拉杆相连接,拉杆固定在摆动方箱上,摆动方箱的中心设有摆动轴,且可以绕摆动轴转动,下部设有压缩弹簧及摩擦块的第二连接腿,摆动方箱通过拉杆、偏心凸轮进行调节。但该上层摆动调节装置存在以下的不足:1)、传动系统复杂,电机通过同步带将动力传给减速机,减速机将动力传给偏心凸轮,偏心凸轮驱动拉杆,拉杆驱动水平方向的移动;2)、调节的精度低,由于传统链长并且复杂,机加工件多,调整的时候精度低,需要压缩弹簧及摩擦块来调整其精度。摩擦块作为易损件,需要经常更换,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此外,上层摆动调节装置和中层位移调整装置的驱动部分均位于调整平台主体结构的外端,结构布局臃肿,不紧凑,占用空间,影响美观。由于下层高低调整装置采用凸轮调整,其调节范围小,当带托盘的电机进入调整平台的时候,先通过滚道系统进入下降滚道系统,下降滚道系统再下降一定的高度将带托盘的电机定子放置在调整平台上。该下降滚道系统分为左右两组下降机构,由两套液压系统来实现升降,需保证左右两组下降机构同步。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两组液压系统不同步从而将下降滚道系统损坏的情况,并且液压系统存在泄露液压油,维护不方便等问题。由上述分析可知,现有的调平机构虽然可以实现电机定子和转子的对中调整,但仍存在调节范围小、调节精度低、机加工件多、生产安装复杂、成本高等问题和不足。故亟需设计一种新型的电机装配用调平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机定子及转子装配的调平机构,以解决现有的调整装置存在调节范围小、调节精度低、结构复杂、生产及安装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电机定子及转子装配的调平机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布置的底层调整平台、中层调整平台及顶层调整平台,底层调整平台包括固定底座及位于固定底座之上且经至少两个螺旋升降机构进行高度及倾斜角度调节的升降平台,升降平台之上经摆动调整机构连接摆动平台,固定底座与升降平台之间设有用于辅助支撑及纵向导向的多个导杆;中层调整平台包括中层平台,中层平台经直线位移机构连接摆动平台以相对摆动平台做直线位移;顶层调整平台包括用于支撑工件的上层平台,上层平台位于中层平台之上且二者之间经用于驱动上层平台在中层平台所处平面上做周向位移的转动连接机构连接。进一步地,调平机构还包括用于导入及导出工件的辊道输送系统,辊道输送系统包括分设于上层平台两侧的两组输送机构,每组输送机构均经辊道支撑机构连接于导杆的上端,底层调整平台、中层调整平台及顶层调整平台均位于辊道输送系统之下。进一步地,固定底座与升降平台之间设有下平台,下平台经初调平机构相对固定底座调节平整度;下平台设有多个供导杆通过的第一通孔及多个供螺旋升降机构的螺旋升降丝杆通过的第二通孔;导杆第一端贯通下平台且与下平台的底面固接,导杆的第二端贯通升降平台后与辊道支撑机构连接;螺旋升降丝杆的第一端贯通下平台后连接第一驱动机构,螺旋升降丝杆的第二端设有与其配合的丝杆螺母,丝杆螺母固定在升降平台的底面且在第一驱动机构的作用带动升降平台沿纵向位移调节。进一步地,摆动调整机构包括固接于升降平台上表面的轴承座,轴承座上设有轴承支撑轴,轴承支撑轴上套设有用于支撑摆动平台的轴承。进一步地,摆动平台与下平台之间还设有用于限制摆动平台的位移极限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固接于下平台上的限位座,限位座上设有沿纵向开设的腰形槽,摆动平台的中心轴线上固接有与腰形槽相配合的限位轴。进一步地,导杆为阶梯轴,阶梯轴的两端的轴径尺寸小于其轴身的轴颈尺寸,且两端均设有与螺母配合的螺纹段,阶梯轴的第一端经螺母固接于下平台上,阶梯轴的第二端经螺母锁紧于辊道支撑机构上。进一步地,直线位移机构包括:固接于摆动平台上表面的两条直线轨道、设于中层平台下表面且与直线轨道配合的接触部及驱动中层平台相对摆动平台直线位移的直线位移驱动系统。进一步地,转动连接机构包括位于上层平台与中层平台之间的回转支撑轴承及驱动上层平台转动的转动驱动系统。进一步地,转动驱动系统包括固接于中层平台上的驱动安装座,驱动安装座上经第一销轴连接驱动器,且驱动器的输出端经第二销轴连接驱动连接座,驱动连接座固接于上层平台;驱动器为液压、气压或者电动驱动机构。进一步地,升降平台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箱型梁,每个箱型梁的中部设有供螺旋升降丝杆通过的第三通孔,以与一个螺旋升降机构配合;每个箱型梁的两端设有供导杆通过的第四通孔;箱型梁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安装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机定子及转子装配的调平机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布置的底层调整平台(10)、中层调整平台(20)及顶层调整平台(3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调整平台(10)包括固定底座(11)及位于所述固定底座(11)之上且经至少两个螺旋升降机构(15)进行高度及倾斜角度调节的升降平台(16),所述升降平台(16)之上经摆动调整机构(17)连接摆动平台(18),所述固定底座(11)与所述升降平台(16)之间设有用于辅助支撑及纵向导向的多个导杆(14);所述中层调整平台(20)包括中层平台(21),所述中层平台(21)经直线位移机构连接所述摆动平台(18)以相对所述摆动平台(18)做直线位移;所述顶层调整平台(30)包括用于支撑工件的上层平台(31),所述上层平台(31)位于所述中层平台(21)之上且二者之间经用于驱动所述上层平台(31)在所述中层平台(21)所处平面上做周向位移的转动连接机构连接;所述升降平台(16)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箱型梁,每个箱型梁的中部设有供螺旋升降丝杆(151)通过的第三通孔(161),以与一个螺旋升降机构(15)配合;每个所述箱型梁的两端设有供所述导杆(14)通过的第四通孔(162);所述箱型梁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摆动调整机构(17)的固定孔(163);当两个所述螺旋升降机构(15)同步升降动作时,两个所述箱型梁带动所述摆动平台(18)进行升降调节;当两个所述螺旋升降机构(15)异步动作时,两个所述箱型梁带动所述摆动平台(18)沿其中心轴线摆动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机定子及转子装配的调平机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布置的底层调整平台(10)、中层调整平台(20)及顶层调整平台(3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调整平台(10)包括固定底座(11)及位于所述固定底座(11)之上且经至少两个螺旋升降机构(15)进行高度及倾斜角度调节的升降平台(16),所述升降平台(16)之上经摆动调整机构(17)连接摆动平台(18),所述固定底座(11)与所述升降平台(16)之间设有用于辅助支撑及纵向导向的多个导杆(14);所述中层调整平台(20)包括中层平台(21),所述中层平台(21)经直线位移机构连接所述摆动平台(18)以相对所述摆动平台(18)做直线位移;所述顶层调整平台(30)包括用于支撑工件的上层平台(31),所述上层平台(31)位于所述中层平台(21)之上且二者之间经用于驱动所述上层平台(31)在所述中层平台(21)所处平面上做周向位移的转动连接机构连接;所述升降平台(16)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箱型梁,每个箱型梁的中部设有供螺旋升降丝杆(151)通过的第三通孔(161),以与一个螺旋升降机构(15)配合;每个所述箱型梁的两端设有供所述导杆(14)通过的第四通孔(162);所述箱型梁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摆动调整机构(17)的固定孔(163);当两个所述螺旋升降机构(15)同步升降动作时,两个所述箱型梁带动所述摆动平台(18)进行升降调节;当两个所述螺旋升降机构(15)异步动作时,两个所述箱型梁带动所述摆动平台(18)沿其中心轴线摆动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机定子及转子装配的调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机构还包括用于导入及导出工件的辊道输送系统(40),所述辊道输送系统(40)包括分设于所述上层平台(31)两侧的两组输送机构,每组所述输送机构均经辊道支撑机构连接于所述导杆(14)的上端,所述底层调整平台(10)、中层调整平台(20)及顶层调整平台(30)均位于所述辊道输送系统(40)之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机定子及转子装配的调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1)与所述升降平台(16)之间设有下平台(13),所述下平台(13)经初调平机构(12)相对所述固定底座(11)调节平整度;所述下平台(13)设有多个供所述导杆(14)通过的第一通孔(131)及多个供所述螺旋升降机构(15)的螺旋升降丝杆(151)通过的第二通孔(132);所述导杆(14)第一端贯通所述下平台(13)且与所述下平台(13)的底面固接,所述导杆(14)的第二端贯通所述升降平台(16)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正喜王林春周伟行映阁
申请(专利权)人: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