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0924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气装置,该换气装置包括进风口、出风口以及与进风口和出风口均连通设置的连通管道,连通管道穿设在墙壁上以使出风口与外界空气连通,换气装置还包括风机,风机包括:风叶,风叶位于连通管道内;电机,与风叶驱动连接,电机设置在连通管道内,以使风叶产生的风流入连通管道内并对电机进行冷却。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换气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换气装置散热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Venti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室外空气系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气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换气装置的高速风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把热量及时散发出去就会导致风机过热而烧毁。而如果在换气装置中额外增加冷却系统,这样将使得换气装置的结构更加复杂,同时也必然增加了设备的体积,不利于安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气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气装置散热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气装置,该换气装置包括进风口、出风口以及与进风口和出风口均连通设置的连通管道,连通管道穿设在墙壁上以使出风口与外界空气连通,换气装置还包括风机,风机包括:风叶,风叶位于连通管道内;电机,与风叶驱动连接,电机设置在连通管道内,以使风叶产生的风流入连通管道内并对电机进行冷却。进一步地,沿连通管道内的气流流动方向,风叶位于电机的上游。进一步地,风叶设置在进风口处。进一步地,风机还包括风机壳体,风机壳体包括进风部,进风部穿设在进风口内。进一步地,风机壳体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出口,室外空气在风叶的作用下从进风口进入进风部并从出口排入至连通管道内。进一步地,出口为多个,多个出口沿风机壳体的周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电机靠近风叶的端面与风叶之间具有出风风道,沿靠近出风口的方向,出风风道的沿出风风道内的气流流动方向的截面逐渐增大。进一步地,风机为轴流风机。进一步地,风叶的旋转轴线与连通管道的轴线重合设置。进一步地,换气装置还包括:出风件,出风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口处,出风件具有出风通道、以及与出风通道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用于与连通管道连通,出气口用于与室内连通,以使连通管道内的气体进入出风通道内并由出气口排出。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风叶和电机均设置在连通通道内,这样,在换气装置工作时,风叶转动以将室外的空气从进风口处引入至室内。同时,从进风口处引入至连通管道内的室外空气将对电机进行冷却,以提高换气装置的换热效果。因此,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换气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气装置散热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换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进风口;20、出风口;30、连通管道;40、出风件;50、过滤装置;60、卡接件;70、风机;71、风叶;72、电机;73、风机壳体;80、百叶;90、防护罩;100、墙壁。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气装置,该换气装置包括进风口10、出风口20以及与进风口10和出风口20均连通设置的连通管道30,连通管道30穿设在墙壁100上以使出风口20与外界空气连通,换气装置还包括风机70。风机70包括:风叶71和电机72。其中,风叶71的至少部分位于连通管道30内。电机72与风叶71驱动连接,电机72设置在连通管道30内,以使风叶71产生的风流入连通管道30内并对电机72进行冷却。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换气装置,通过将风叶71和电机72均设置在连通通道内,这样,在换气装置工作时,风叶71转动以将室外的空气从进风口10处引入至室内。同时,从进风口10处引入至连通管道30内的室外空气将对电机72进行冷却,以提高换气装置的换热效果。因此,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换气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气装置散热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实施例中的风机70为高速电机,高速电机在工作时将产生大量的热。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换气装置,不需要额外增加冷却系统以对换气装置进行冷却,因而减小了装置的体积,使装置整体布局紧凑,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拆卸。为了更好地提高散热效果,沿连通管道30内的气流流动方向,风叶71位于电机72的上游。采用这样的设置,风叶71转动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外空气在经过风叶71后将吹向至电机72,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散热冷却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将室外的空气引入至室内,本实施例中将风叶71设置在进风口10处。采用这样的设置,换气装置工作时,设置在进风口10处的风叶71转动以更好地将室外空气引入至连通管道30内。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风机70还包括风机壳体73,风机壳体73包括进风部,进风部穿设在进风口10内。采用这样的设置,通过增设进风部,并将器部分穿设在进风口10内,这样能够便于风叶71更好地将进风口10处的风引入至连通管道30内并最终送入至室内。为了便于将风机70引入的室外空气送入至连通管道30内,本实施例中在风机壳体73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出口。采用这样的设置,室外空气在风叶71的作用下从进风口10进入进风部并从出口排入至连通管道30内,以便于风机70更好地将室外空气引入至连通管道30内。为了更好地将室外空气送入至连通管道30内,本实施例中的出口为多个,多个出口沿风机壳体73的周向间隔设置。采用这样的设置,换气装置在工作时,电机72驱动风叶71转动以将室外空气引入至风机壳体73内,并通过设置在风机壳体73上的多个出口将室外空气排入至连通管道30内,以更好地将室外空气送入至室内。为了更好地将电机72壳体内的室外空气送入至连通管道30内,本实施例中在电机72靠近风叶71的端面与风叶71之间具有出风风道,沿靠近出风口20的方向,出风风道的沿出风风道内的气流流动方向的截面逐渐增大。采用这样的设置,风机壳体73内的室外空气经风叶71后将进入至出风风道内,以便于室外空气更好地由电机72壳体内从出口处流出,以更好地将室外空气引入至室内,且换气效果好。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风机70为轴流风机70。采用这样的设置,利用轴流进风的原理,室外空气经过进风口10被风叶71引入至风机壳体73内后将吹向电机72,以对电机72进行冷却散热,提高换气装置的散热效果。具体的,本实施中风叶71的旋转轴线与连通管道30的轴线重合设置。采用这样的设置,提高了装置整体的结构对称性,由风机70引入的室外空气将经风机70出口均匀排向至风机70与连通管道30之间的间隙,以便于均匀地出风,有利于提高换气均匀性。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换气装置还包括出风件40,出风件40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口20处,出风件40具有出风通道、以及与出风通道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用于与连通管道30连通,出气口用于与室内连通,以使连通管道30内的气体进入出风通道内并由出气口排出。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换气装置,在出风口20处增设有出风件40,出风件40可转动地设置在出风口20处,连通通道内的气体通过出风件40的进气口进入出风通道内,并从出气口排入至室内。这样,出风通道的出风口20和连通管道30均可用于向室内提供新风,实现了进风方式的多样化。同时,从出风通道的出风口20排出的气流将与连通管道30排出的气流发生扰动,以加快室内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提升了换气效率。本实施例的换气装置小型化,出风方式多样,便于气流的流动,提升了换气效率。同时,该出风件40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气装置,所述换气装置包括进风口(10)、出风口(20)以及与所述进风口(10)和所述出风口(20)均连通设置的连通管道(30),所述连通管道(30)穿设在墙壁(100)上以使所述出风口(20)与外界空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风机(70),所述风机(70)包括:风叶(71),所述风叶(71)位于所述连通管道(30)内;电机(72),与所述风叶(71)驱动连接,所述电机(72)设置在所述连通管道(30)内,以使所述风叶(71)产生的风流入所述连通管道(30)内并对所述电机(72)进行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气装置,所述换气装置包括进风口(10)、出风口(20)以及与所述进风口(10)和所述出风口(20)均连通设置的连通管道(30),所述连通管道(30)穿设在墙壁(100)上以使所述出风口(20)与外界空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风机(70),所述风机(70)包括:风叶(71),所述风叶(71)位于所述连通管道(30)内;电机(72),与所述风叶(71)驱动连接,所述电机(72)设置在所述连通管道(30)内,以使所述风叶(71)产生的风流入所述连通管道(30)内并对所述电机(72)进行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连通管道(30)内的气流流动方向,所述风叶(71)位于所述电机(72)的上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71)设置在所述进风口(10)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70)还包括风机壳体(73),所述风机壳体(73)包括进风部,所述进风部穿设在所述进风口(10)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壳体(73)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建樷安智游俊雄范哲柳林兆庆李瑞敏罗镇雄曹端辉陈鹏宇袁文昭吴俊鸿彭光前车雯李啸宇陈志伟陈英强张兴钰刘鹏向新贤廖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