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发射洞穴探照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0870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发射洞穴探照灯,包括发射灯以及发射器,所述的发射灯装入发射器内由发射器发射出发射灯,所述的发射灯包括前壳、后壳、展开叶片、钢钉、卡扣、电池、灯体和黏性橡皮泥,所述的前壳和后壳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展开叶片设置在前壳的前端,所述的卡扣通过电池与灯体相连接并设置在前壳和后壳内,所述的钢钉通过黏性橡皮泥包裹设置在前壳的前端并延伸至展开叶片的外部,所述的发射器采用弹簧发射结构。通过上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发射洞穴探照灯,发射灯装入发射器内由发射器发射出发射灯,发射灯撞击墙体后,钢钉插入墙体完成固定,轻型无需手持,具有全方面照明的效果,便于携带和使用。

A Cave Search Lamp for E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发射洞穴探照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发射洞穴探照灯。
技术介绍
以往在洞穴考察的时候,笨重的照明设备会成为考察组的一大累赘,并且在使用完后还需人力从洞穴中带出,在科考人员精疲力尽的情况下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头戴式矿灯照明的范围小,容易磕碰破损,无法继续实用。手提式探照灯,在狭小的地方不能灵活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发射洞穴探照灯,发射灯装入发射器内由发射器发射出发射灯,发射灯撞击墙体后,钢钉插入墙体完成固定,轻型无需手持,具有全方面照明的效果,便于携带和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可发射洞穴探照灯,包括发射灯以及发射器,所述的发射灯装入发射器内由发射器发射出发射灯,所述的发射灯包括前壳、后壳、展开叶片、钢钉、卡扣、电池、灯体和黏性橡皮泥,所述的前壳和后壳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展开叶片设置在前壳的前端,所述的卡扣通过电池与灯体相连接并设置在前壳和后壳内,所述的钢钉通过黏性橡皮泥包裹设置在前壳的前端并延伸至展开叶片的外部,所述的发射器采用弹簧发射结构。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钢钉与卡扣非接触且在同一直线上。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前壳与后壳使用螺纹连接。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固定在后壳上。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钢钉与前壳采用过盈配合。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发射器包括发射管道、推出铁皮、拉杆和弹簧,所述的推出铁皮和弹簧均设置在发射管道的内部,所述的拉杆的一端与推出铁皮相连接。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发射管道采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发射管道的侧壁上设置有四条滑动槽,所述的推出铁皮的外周上设置有四个正方形卡块,所述的推出铁皮与发射管道通过相配合的正方形卡块和滑动槽配合连接。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拉杆与推出铁皮采用螺纹或焊接在一起。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发射管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刻度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可发射洞穴探照灯,发射灯装入发射器内由发射器发射出发射灯,发射灯撞击墙体后,钢钉插入墙体完成固定,轻型无需手持,具有全方面照明的效果,便于携带和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可发射洞穴探照灯的发射灯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可发射洞穴探照灯的发射器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推出铁皮和拉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发射灯,2、发射器,11、前壳,12、后壳,13、展开叶片,14、钢钉,15、卡扣,16、电池,17、灯体,18、黏性橡皮泥,21、发射管道,22、推出铁皮,23、拉杆,24、弹簧,25、滑动槽,26、正方形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可发射洞穴探照灯,包括发射灯1以及发射器2,所述的发射灯1装入发射器2内由发射器2发射出发射灯1。如图1所示,所述的发射灯1包括前壳11、后壳12、展开叶片13、钢钉14、卡扣15、电池16、灯体17和黏性橡皮泥18,所述的前壳11和后壳12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展开叶片13设置在前壳11的前端,所述的卡扣15通过电池16与灯体17相连接并设置在前壳11和后壳12内,所述的钢钉14通过黏性橡皮泥18包裹设置在前壳11的前端并延伸至展开叶片13的外部,所述的发射器2采用弹簧发射结构。上述中,所述的钢钉14与卡扣15非接触且在同一直线上。其中,所述的钢钉14与前壳11采用过盈配合。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前壳11与后壳12使用螺纹连接;所述的电池16固定在后壳12上。其中,所述的后壳使用折射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的发射器2包括发射管道21、推出铁皮22、拉杆23和弹簧24,所述的推出铁皮22和弹簧24均设置在发射管道21的内部,所述的拉杆23的一端与推出铁皮22相连接。上述中,所述的发射管道21采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的发射管道21的侧壁上设置有四条滑动槽25。如图3所示,所述的推出铁皮22的外周上设置有四个正方形卡块26,所述的推出铁皮22与发射管道21通过相配合的正方形卡块26和滑动槽25配合连接。其中,所述的拉杆23与推出铁皮22采用螺纹或焊接在一起,连接牢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发射管道2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刻度表(图未视)。安装步骤:发射灯1的前壳11和后壳12为注塑模特制形状壳体,安装时,先将电池16装入后壳12,将钢钉14插入前壳11中央的小孔,然后将黏性橡皮泥18包裹在钢钉14上,接着用胶水将展开叶片13黏合在前壳11的前端。发射灯1组装完毕。发射器2组装时,首先将弹簧24放入发射管道21,然后将推出铁皮22从发射管道21侧面放入后垂直放置,接着从尾部插入拉杆23,然后将拉杆23与推出铁皮22用螺纹旋转或电烙铁焊接在一起,发射器2完成安装。试调方法:将发射灯1装入发射器2,拉动拉杆23,对准天花板或者墙,松开手即可发射出发射灯1,看发射灯1是否能钉入墙体,黏性橡皮泥18是否黏住墙,再看灯体17能否亮。使用方法:将发射灯1从发射器2的前口装入,根据刻度表,拉拉杆23,然后瞄准要发射的目标,松开抓住拉杆23的手即可发射出发射灯1。工作原理:发射灯1撞击墙体后,钢钉14插入墙体,完成一次固定,此时展开叶片13展开,里面的黏性橡皮泥18进行二次固定;同时钢钉14向后撞击了卡扣15,使卡扣15和电池16自锁在一起,此时电路接通,灯体17亮起,完成工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可发射洞穴探照灯,发射灯装入发射器内由发射器发射出发射灯,发射灯撞击墙体后,钢钉插入墙体完成固定,轻型无需手持,具有全方面照明的效果,便于携带和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发射洞穴探照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灯以及发射器,所述的发射灯装入发射器内由发射器发射出发射灯,所述的发射灯包括前壳、后壳、展开叶片、钢钉、卡扣、电池、灯体和黏性橡皮泥,所述的前壳和后壳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展开叶片设置在前壳的前端,所述的卡扣通过电池与灯体相连接并设置在前壳和后壳内,所述的钢钉通过黏性橡皮泥包裹设置在前壳的前端并延伸至展开叶片的外部,所述的发射器采用弹簧发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发射洞穴探照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灯以及发射器,所述的发射灯装入发射器内由发射器发射出发射灯,所述的发射灯包括前壳、后壳、展开叶片、钢钉、卡扣、电池、灯体和黏性橡皮泥,所述的前壳和后壳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展开叶片设置在前壳的前端,所述的卡扣通过电池与灯体相连接并设置在前壳和后壳内,所述的钢钉通过黏性橡皮泥包裹设置在前壳的前端并延伸至展开叶片的外部,所述的发射器采用弹簧发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射洞穴探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钉与卡扣非接触且在同一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射洞穴探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壳与后壳使用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射洞穴探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固定在后壳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射洞穴探照灯,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勇徐向红曹虞黄涛
申请(专利权)人:沙洲职业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