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内隔圈双列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0797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内隔圈双列轴承,包括轴承主体,所述轴承主体中心设置有内圈,所述内圈外围连接有外圈,所述外圈与内圈之间对称安装有第一保持架和第二保持架,所述第一保持架中间和第二保持架中间均环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一保持架和第二保持架之间等距离间隔设有弧形挡块,所述弧形挡块内部分别开设有与第一保持架和第二保持架对应的分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无内隔圈双列轴承,通过弧形挡块将第一保持架和第二保持架间隔开来,使得双列轴承得以平稳运行,轴承主体外侧开设凹槽,凹槽中间连接注油孔,弧形挡块内部对称设有与注油孔接通的分油孔,且分油孔分别与第一保持架和第二保持架对应,便于润滑油的添加。

A Double-row Bearing without Inner Diaphragm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内隔圈双列轴承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特别涉及一种无内隔圈双列轴承,属于轴承设备

技术介绍
双列深沟球轴承的设计基本上与单列深沟球轴承相同。深沟球轴形的滚道加上滚道与钢球之间有极好的密合度。双列深沟球轴承除了承受径向负荷外,还可以承受作用在两个方向的轴向负荷。一般双列轴承中间使用轴承隔圈进行定位,而现有的轴承隔圈横截面是实芯,与两侧轴承紧密配合后基本无间隙,对于从轴中心孔加油的轴承来说,润滑油脂无法直接从轴承隔圈进入向两侧进行分油,导致因润滑不良造成的轴承损坏,大大缩短轴承使用寿命。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无内隔圈双列轴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内隔圈双列轴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双列轴承容易因为润滑不良造成轴承损坏,滚子卡死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内隔圈双列轴承,包括轴承主体,所述轴承主体中心设置有内圈,所述内圈外围连接有外圈,所述外圈与内圈之间对称安装有第一保持架和第二保持架,所述第一保持架中间和第二保持架中间均环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置有滚子,所述第一保持架和第二保持架之间等距离间隔设有弧形挡块,所述弧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内隔圈双列轴承,包括轴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主体(1)中心设置有内圈(2),所述内圈(2)外围连接有外圈(4),所述外圈(4)与内圈(2)之间对称安装有第一保持架(3)和第二保持架(12),所述第一保持架(3)中间和第二保持架(12)中间均环设有容纳槽(5),所述容纳槽(5)内置有滚子(6),所述第一保持架(3)和第二保持架(12)之间等距离间隔设有弧形挡块(10),所述弧形挡块(10)内部分别开设有与第一保持架(3)和第二保持架(12)对应的分油孔(9),所述外圈(4)一侧连接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中间固定有与分油孔(9)接通的注油孔(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内隔圈双列轴承,包括轴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主体(1)中心设置有内圈(2),所述内圈(2)外围连接有外圈(4),所述外圈(4)与内圈(2)之间对称安装有第一保持架(3)和第二保持架(12),所述第一保持架(3)中间和第二保持架(12)中间均环设有容纳槽(5),所述容纳槽(5)内置有滚子(6),所述第一保持架(3)和第二保持架(12)之间等距离间隔设有弧形挡块(10),所述弧形挡块(10)内部分别开设有与第一保持架(3)和第二保持架(12)对应的分油孔(9),所述外圈(4)一侧连接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中间固定有与分油孔(9)接通的注油孔(7)。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增波
申请(专利权)人:瓦房店金耐而轴承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