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悬浮颗粒有机物的多级拦截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0573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悬浮颗粒有机物的多级拦截净化装置,涉及水环境研究领域,主要用于对河道中各种不同的细颗粒悬浮物进行拦截和净化,其技术要点包括水生植物过滤装置、电絮凝装置及超滤膜池,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细颗粒态悬浮物的多级拦截净化装置,该多级拦截净化装置能够解决河道河流的细颗粒态悬浮物的多级处理问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

A Multistage Interception and Purification Device for Suspended Particle Organic Ma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悬浮颗粒有机物的多级拦截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环境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悬浮颗粒有机物的多级拦截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我国河流污染现象愈发严重,河流中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地表径流,在径流过程中会携带大量悬浮物进入河道,造成水体污染或者河道堵塞。进入河流中的污染物一部分以溶解态形式存在,一部分被悬浮物吸附,大粒径的悬浮物通常可自然沉降,细颗粒态悬浮物则随河流迁移,造成水体污染。由此可见,水体中的细颗粒态悬浮物是引起河流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太湖流域是我国最为发达的流域之一,属于平原河网区,该流域往复流型河流较多,如何消除细颗粒态悬浮物,是保护生态的关键。授权公开号为CN10536676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网纱拦截提高河道水体透明度系统,用于进改善沉水植物种植条件,但是却只能拦截一部分大粒径的悬浮物或漂浮植物,无法从根本上降低河道悬浮物浓度,而授权公开号为CN10686127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中悬浮物分离装置,该装置只能分离大粒径悬浮颗粒物。此外,授权公开号为CN20268025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刺参养殖池塘进水渠中拦截滤除悬浮物的口袋网装置,该装置只能拦截有害动物的卵子、幼体,稍微降低进水中悬浮物的含量。因此,如何有效的对河道中各种不同的细颗粒悬浮物进行拦截和净化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悬浮颗粒有机物的多级拦截净化装置,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细颗粒态悬浮物的多级拦截净化装置,本多级拦截净化装置能够解决河道河流的细颗粒态悬浮物的多级处理问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悬浮颗粒有机物的多级拦截净化装置,包括水生植物过滤装置、电絮凝装置及超滤膜池;所述水生植物过滤装置包括水泵、生态水槽及供水箱,所述水泵将水源处的水抽入生态水槽中,所述生态水槽出水端与供水箱之间连有水管,所述供水箱中包括手动阀、溢流水咀、出水咀及流量计,所述溢流水咀设于供水箱的上方,所述溢流水咀通过水管连至生态水槽的进水端,所述手动阀安装于供水箱的出水咀处,所述供水箱还通过水管与电絮凝装置相连,所述供水箱与电絮凝装置之间的水管上还装有流量计;所述电絮凝装置包括直流电源、反应器、磁力搅拌器、磁力转子、铝电极板,所述直流电源为反应器供电,所述磁力转子位于反应器内;所述超滤膜池包括实验池、超滤装置、抽吸泵、反冲洗泵、出水箱、真空表及压力表,所述超滤装置放置于实验池内,所述实验池与电絮凝装置通过水管相连,所述超滤装置将水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真空表及抽吸泵连接出水箱,另一路通过压力表和反冲洗泵连接出水箱。进一步的,所述生态水槽分为两段,且两段前后高度落差相差0.25米。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器由有机玻璃制成,且其有效容积为1.4升,所述铝电极板的尺寸为120mmX140mm,且所述铝电极板的厚度为1mm,所述磁力搅拌器为85-1型,所述电源为直流稳压电源,电压范围为0-30V,电流范围为0-3A。进一步的,所述超滤膜池中设有中空纤维帘式膜,所述中空纤维帘式膜材质为PVDF,所述中空纤维帘式膜的孔径为0.01微米,所述中空纤维帘式膜在20℃时的膜通量为10-20L/m2·h之间。进一步的,所述超滤膜池采用有机玻璃制成,且所述超滤池的尺寸为300mmX300mmX300mm。进一步的,所述水管均为软管,且所述水管的内径均为20mm,所述水泵为八级变频水泵且其最大流量为2000L/H。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水生植物过滤装置、电絮凝装置及超滤膜池分三级拦截吸附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可有效的提高对水进行过滤的效率;2、本技术方案结构原理简单、稳定高效、制作成本低且易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泵;2、生态水槽;3、供水箱;4、水管;5、手动阀;6、溢流水咀;7、出水咀;8、流量计;9、直流电源;10、反应器;11、磁力搅拌器;12、磁力转子;13、铝电极板;14、实验池;15、超滤装置;16、抽吸泵;17、反冲洗泵;18、出水箱;19、真空表;20、压力表;21、中空纤维帘式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一种用于悬浮颗粒有机物的多级拦截净化装置,参照图1,包括水生植物过滤装置、电絮凝装置及超滤膜池,水源中的水经过三级过滤后再排出。其中,水生植物过滤装置包括水泵1、生态水槽2及供水箱3,水源中的水经过水管4抽吸后到达生态水槽2中,水泵1的流量为2000L/H,流速为1.771m/s,能够满足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的流速要求,生态水槽2均分为两半,一半种植挺水植物美人蕉,另一半种满了沉水植物金鱼藻,两种植物带依照水流方向挺水植物美人蕉在前,金鱼藻在后,且前后落差为0.25米,生态水槽2的一端用水管4连接水泵1,同时,生态水槽2的另一端通过水管4连向供水箱3;供水箱3的上方设有出水咀7,在使用过程中,供水箱3的液面始终处于出水咀7的位置,超过供水箱3的液面的水会从出水咀7排到生态水槽2的进水处重复过滤,能够实现水生植物过滤装置内水压、流量的恒定;在供水箱3的另一侧设有出水咀7,在出水咀7上装有手动阀5,待供水箱3的溢流口处的出水咀7有水流至生态水槽2的进口处,水生植物过滤装置的流量稳定后,缓慢打开手动阀5,在此之前,手动阀5关闭。参照图1,电絮凝装置与供水箱3通过水管4相连,电絮凝装置包括直流稳压电源、反应器10、磁力搅拌器11、磁力转子12、铝电极板13,直流电源9为反应器10供电,反应器10由有机玻璃制成,且其有效容积为1.4升,反应器10内设有两块铝电极板13,铝电机板的尺寸为120mmX140mm,且其厚度为1mm,两块铝电机板相隔10mm,反应器10置于磁力搅拌器11上,磁力搅拌器11为85-1型,且反应器10内加入磁力转子12,在净化的过程中始终进行搅拌,为其进行供电的直流稳压电源的电压范围是0-30V,电流范围是0-3A。在反应器10中的水体没过铝电极时打开出水咀7,在此之前反应器10的出水咀7关闭。参照图1,反应器10中的水经过流量计8控制流量后进入超滤膜池处理,超滤膜池采用有机玻璃制成,并且超滤膜池的尺寸为300mmX300mmX300mm,超滤膜池中包括实验池14、超滤装置15、抽吸泵16、反冲洗泵17、出水箱18、真空表19及压力表20,超滤装置15放置于实验池14内,并且实验池14与电絮凝装置通过水管4相连,超滤膜池中设置有中空纤维帘式膜21,中空纤维帘式膜21的材质为PVDF,并且其孔径大小为0.01微米,该中空纤维帘式膜21在20℃时的膜通量为10-20L/m2•h之间,水从电絮凝装置中进入超滤膜池后,经过中空纤维帘式膜21后从出水管4中排出,出水管4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真空表19和同型抽吸泵16连接并置于水箱上方,另一路通过压力表20和同型反冲洗泵17连接,控制跨膜的压差为0.024mpa,以60min为一个过滤周期;反冲洗时,使用同型水泵1从出水箱18中通过水管4抽取清水对中空纤维帘式膜21进行反冲洗,每个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悬浮颗粒有机物的多级拦截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生植物过滤装置、电絮凝装置及超滤膜池;所述水生植物过滤装置包括水泵(1)、生态水槽(2)及供水箱(3),所述水泵(1)将水源处的水抽入生态水槽(2)中,所述生态水槽(2)出水端与供水箱(3)之间连有水管(4),所述供水箱(3)中包括手动阀(5)、溢流水咀(6)、出水咀(7)及流量计(8),所述溢流水咀(6)设于供水箱(3)的上方,所述溢流水咀(6)通过水管(4)连至生态水槽(2)的进水端,所述手动阀(5)安装于供水箱(3)的出水咀(7)处,所述供水箱(3)还通过水管(4)与电絮凝装置相连,所述供水箱(3)与电絮凝装置之间的水管(4)上还装有流量计(8);所述电絮凝装置包括直流电源(9)、反应器(10)、磁力搅拌器(11)、磁力转子(12)、铝电极板(13),所述直流电源(9)为反应器(10)供电,所述磁力转子(12)位于反应器(10)内;所述超滤膜池包括实验池(14)、超滤装置(15)、抽吸泵(16)、反冲洗泵(17)、出水箱(18)、真空表(19)及压力表(20),所述超滤装置(15)放置于实验池(14)内,所述实验池(14)与电絮凝装置通过水管(4)相连,所述超滤装置(15)将水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真空表(19)及抽吸泵(16)连接出水箱(18),另一路通过压力表(20)和反冲洗泵(17)连接出水箱(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悬浮颗粒有机物的多级拦截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生植物过滤装置、电絮凝装置及超滤膜池;所述水生植物过滤装置包括水泵(1)、生态水槽(2)及供水箱(3),所述水泵(1)将水源处的水抽入生态水槽(2)中,所述生态水槽(2)出水端与供水箱(3)之间连有水管(4),所述供水箱(3)中包括手动阀(5)、溢流水咀(6)、出水咀(7)及流量计(8),所述溢流水咀(6)设于供水箱(3)的上方,所述溢流水咀(6)通过水管(4)连至生态水槽(2)的进水端,所述手动阀(5)安装于供水箱(3)的出水咀(7)处,所述供水箱(3)还通过水管(4)与电絮凝装置相连,所述供水箱(3)与电絮凝装置之间的水管(4)上还装有流量计(8);所述电絮凝装置包括直流电源(9)、反应器(10)、磁力搅拌器(11)、磁力转子(12)、铝电极板(13),所述直流电源(9)为反应器(10)供电,所述磁力转子(12)位于反应器(10)内;所述超滤膜池包括实验池(14)、超滤装置(15)、抽吸泵(16)、反冲洗泵(17)、出水箱(18)、真空表(19)及压力表(20),所述超滤装置(15)放置于实验池(14)内,所述实验池(14)与电絮凝装置通过水管(4)相连,所述超滤装置(15)将水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真空表(19)及抽吸泵(16)连接出水箱(18),另一路通过压力表(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明张毅敏谢科夫杨飞晁建颖高月香汪龙眠彭福全徐斌朱月明许雪婷蔡金傍
申请(专利权)人: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