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含油污水油水分离隔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0556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用含油污水油水分离隔油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进水口、另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壳体内靠近进水口的一侧设有第一隔板,所述壳体内靠近出水口的一侧设有第四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第四隔板之间依次设有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壳体的下部对应进水口至第三隔板处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接有空气注入装置,所述第四隔板的顶部对应进水口的一侧设有集油槽,所述壳体顶部对应进水口的一侧设有用于将悬浮的油液刮入集油槽内的刮油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浮法和重力隔油法,在使用时能够有效分离污水中的油污,并且提高了含油污水的处理效率。

Oil-water Separation and Separation Device for Industrial Oily Sew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业用含油污水油水分离隔油装置
本技术属于工业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用含油污水油水分离隔油装置。
技术介绍
石油化工、煤工业、纺织工业等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含有油液的污水,这些含油污水如果直接排放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如对污水中的油品加以回收利用,不仅可避免污染环境,还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目前,含油污水的处理方式也愈加多样化,其中常用的有污物聚集法和重力隔油法,污物聚集法是在设备内部,含油污液不间断流经特殊的聚结装置,在聚结装置内微小的油珠相互聚结成较大的油珠并不断上浮,从而对浮出的油污进行排出;重力隔油法是利用重力,污水流动过程中大颗粒的浮油自然上浮,大颗粒的悬浮物则自然沉降,从而将浮出的油污和沉降的固体杂质进行去除。其中,污物聚集法时效慢,处理效率较低,重力隔油法往往只能沉淀颗粒较大的杂质,而且油污与水不能有效分离,导致污水处理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动一种工业用含油污水油水分离隔油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对含油污水高效且充分处理的问题。为此,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用含油污水油水分离隔油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进水口、另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壳体内靠近进水口的一侧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顶端与壳体相连接、底端与壳体底部之间形成开口,所述壳体内靠近出水口的一侧设有第四隔板,所述第四隔板的底端与壳体底部之间形成开口,所述第一隔板与第四隔板之间依次设有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第三隔板的底端与壳体底部连接、顶端与壳体顶部之间形成开口;所述壳体的下部对应进水口至第三隔板处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接有空气注入装置;所述第四隔板的顶部对应进水口的一侧设有集油槽,所述壳体顶部对应进水口的一侧设有用于将悬浮的油液刮入集油槽内的刮油装置。优选地,所述第四隔板的下部与壳体对应出水口一侧之间设有过滤孔板,且所述过滤孔板位于出水口下方。优选地,所述第一隔板为S形且其顶端与壳体对应进水口的一侧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污口。优选地,所述第三隔板的顶端低于第二隔板的顶端且高于第四隔板的底端。优选地,所述第二隔板不止一个。优选地,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盖板。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设有加热装置。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外壁设有保温材料。优选地,所述壳体由PVC材料构成。优选地,所述空气注入装置为空气压缩机。优选地,所述刮油装置是链条式刮油机或行车式刮油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重力隔油法和气浮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含油污水处理,有效延长了污水的行程,保证了油液上浮和固体杂质沉降的时间,空气通过空气注入装置加压后经通气孔注入设备内,高度分散地进入污水中,以气泡作为载体,将污水中的油珠和悬浮颗粒物粘附于气泡上而上浮,进一步提高了去油污效果;能有效地将油污和固体杂质集中到不同的区域,达到油水彻底分离的目的,分离效率可达90%以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去除盖板后的结构俯视图;图中,1-壳体,2-进水口,3-出水口,4-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6-第三隔板,7-第四隔板,8-通气孔,9-集油槽,10-导轨,11-刮板,12-过滤孔板,13-排污口,14-盖板,15-油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一种工业用含油污水油水分离隔油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一侧设有进水口2、另一侧设有出水口3,所述壳体1内靠近进水口2的一侧设有第一隔板4,第一隔板4的顶端与壳体1相连接、底端与壳体1底部之间形成开口,所述壳体1内靠近出水口3的一侧设有第四隔板7,所述第四隔板7的底端与壳体1底部之间形成开口,所述第一隔板4与第四隔板7之间依次设有第二隔板5和第三隔板6,所述第二隔板5与第三隔板6的底端与壳体1底部连接、顶端与壳体1顶部之间形成开口,所述第三隔板6的顶端低于第二隔板5的顶端且高于第四隔板7的底端,所述壳体1内第一隔板4至第四隔板7之间形成集油侧,所述第四隔板7至出水口3一侧之间形成集水侧,所述集油侧的下部位置处设有若干通气孔8,所述通气孔8连接有空气压缩机(图中未示出),所述集油侧上方设有刮油装置,所述刮油装置优选行车式刮油机,其主要包括导轨10和刮板11,所述第四隔板7的下部与壳体1对应出水口3一侧之间设有过滤孔板12,且所述过滤孔板12位于出水口3下方,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有排污口13,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盖板14,所述壳体1内设有加热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壳体1的外壁设有保温材料(图中未示出)。本技术使用时,首先将含油污水通过隔油池去除大量污油和油泥颗粒杂质,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含油污水通过进水口2带压通入壳体1内,在壳体1内含油污水在第一隔板4的作用下先向下流动,然后从第二隔板5的顶端溢流至第二隔板5与第三隔板6之间,再经第三隔板6的顶端溢流至第四隔板7下方区域,最后经出水口3排出。在此过程中,污水中的固体杂质不断沉降至壳体1底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通过通气孔8不断通入污水中并形成分散的气泡,气泡粘附油滴后不断上浮至壳体顶部,并形成一层漂浮的油污15,刮油机的刮板11沿导轨10将壳体1顶部的油污不断刮入集油槽9内,当集油槽9内的油污达到一定量后再经其他设备排出。在出水口3一侧,由于过滤孔板12的设置,可滤除污水中未沉降的固体杂质,进一步保证污水处理效果。第一隔板4至第四隔板7的设置则可有效延长污水的行程,提高油滴上浮和固体杂质沉降的效果。盖板14的设置可避免外部杂质进入壳体1内。冬季低温时刻开启加热装置,避免壳体1内的污水结冰,影响污水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用含油污水油水分离隔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进水口、另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壳体内靠近进水口的一侧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顶端与壳体相连接、底端与壳体底部之间形成开口,所述壳体内靠近出水口的一侧设有第四隔板,所述第四隔板的底端与壳体底部之间形成开口,所述第一隔板与第四隔板之间依次设有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第三隔板的底端与壳体底部连接、顶端与壳体顶部之间形成开口;所述壳体的下部对应进水口至第三隔板处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接有空气注入装置;所述第四隔板的顶部对应进水口的一侧设有集油槽,所述壳体顶部对应进水口的一侧设有用于将悬浮的油液刮入集油槽内的刮油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用含油污水油水分离隔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进水口、另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壳体内靠近进水口的一侧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顶端与壳体相连接、底端与壳体底部之间形成开口,所述壳体内靠近出水口的一侧设有第四隔板,所述第四隔板的底端与壳体底部之间形成开口,所述第一隔板与第四隔板之间依次设有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第三隔板的底端与壳体底部连接、顶端与壳体顶部之间形成开口;所述壳体的下部对应进水口至第三隔板处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接有空气注入装置;所述第四隔板的顶部对应进水口的一侧设有集油槽,所述壳体顶部对应进水口的一侧设有用于将悬浮的油液刮入集油槽内的刮油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用含油污水油水分离隔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隔板的下部与壳体对应出水口一侧之间设有过滤孔板,且所述过滤孔板位于出水口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万龙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人合机电节能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