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超薄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8024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超薄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制作方法包括:将用于制作端子组件的原料进行冲压成型,得到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包括至少两种的连接端子,相邻两个连接端子之间设有连接料桥;对所述端子组件进行电镀处理,然后将电镀处理后的端子组件进行嵌件注塑成型,使所述端子组件上形成塑胶支架;将嵌件注塑成型后的端子组件上的连接料桥进行裁切处理,得到所述一体式超薄连接器。将端子组件设计为一个整体,通过一套冲压模具就可以完成端子组件的制作,在进行嵌件注塑成型时只需进行一次放件操作,注塑完成后裁切掉相邻两个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料桥就可使每个连接端子独立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作过程简单,效率高。

Integral Ultra-thin Connector and Its Fabri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超薄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超薄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连接器上的端子是分开设计的,当连接器上有好几种端子时,需要为每一种端子开一套模具,在后续嵌件注塑制程中,需要把每一种端子依次放进注塑模具再进行嵌件注塑,这样既增加了生产成本,且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体式超薄连接器及其制作方法,其制作工序简单,效率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体式超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将用于制作端子组件的原料进行冲压成型,得到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包括至少两种的连接端子,相邻两个连接端子之间设有连接料桥;对所述端子组件进行电镀处理,然后将电镀处理后的端子组件进行嵌件注塑成型,使所述端子组件上形成塑胶支架;将嵌件注塑成型后的端子组件上的连接料桥进行裁切处理,得到所述一体式超薄连接器。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料桥位于所述端子组件上未形成塑胶支架的位置。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体式超薄连接器,根据所述的一体式超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进一步的,包括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一端位于所述塑胶支架内,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中部位于所述塑胶支架内,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塑胶支架的同一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数目为至少一对,每一对的两个第一连接端子对应设置。进一步的,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同一侧的第二连接端子的数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相互独立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塑胶支架的形状为平板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靠近塑胶支架的一端设有第一焊接部,所述塑胶支架上设有第一孔结构,所述第一孔结构与所述第一焊接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中部设有第二焊接部,所述塑胶支架上设有第二孔结构,所述第二孔结构与所述第二焊接部对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焊接部和第一接触部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力臂,所述第一弹性力臂相对于所述塑胶支架弯折设置;所述第二焊接部与第二接触部之间设有第二弹性力臂,所述第二弹性力臂相对于所述塑胶支架弯折设置,所述第二弹性力臂的弯折方向与所述第一弹性力臂的弯折方向相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端子组件设计为一个整体,通过一套冲压模具就可以完成端子组件的制作,在进行嵌件注塑成型时只需进行一次放件操作,注塑完成后裁切掉相邻两个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料桥就可使每个连接端子独立工作。本专利技术的制作过程简单,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端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注塑成型后的端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一体式超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裁切处理后的端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端子组件;2、连接料桥;3、塑胶支架;31、第一孔结构;32、第二孔结构;4、第一连接端子;41、第一接触部;42、第一焊接部;43、第一弹性力臂;5、第二连接端子;51、第二接触部;52、第二焊接部;53、第二弹性力臂。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专利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将端子组件设计为一个整体,通过一套冲压模具就可以完成端子组件的制作,在进行嵌件注塑成型时只需进行一次放件操作,制作过程简单,效率高。请参照图1至图4,一体式超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将用于制作端子组件1的原料进行冲压成型,得到端子组件1,所述端子组件1包括至少两种的连接端子,相邻两个连接端子之间设有连接料桥2;对所述端子组件1进行电镀处理,然后将电镀处理后的端子组件1进行嵌件注塑成型,使所述端子组件1上形成塑胶支架3;将嵌件注塑成型后的端子组件1上的连接料桥2进行裁切处理,得到所述一体式超薄连接器。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端子组件设计为一个整体,通过一套冲压模具就可以完成端子组件的制作,在进行嵌件注塑成型时只需进行一次放件操作,注塑完成后裁切掉相邻两个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料桥就可使每个连接端子独立工作。本专利技术的制作过程简单,效率高。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料桥2位于所述端子组件1上未形成塑胶支架3的位置。由上述描述可知,在未形成塑胶支架的位置设置连接料桥,便于后期进行裁切处理。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体式超薄连接器,根据所述的一体式超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进一步的,包括第一连接端子4和第二连接端子5,所述第一连接端子4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二连接端子5,所述第一连接端子4的一端位于所述塑胶支架3内,所述第一连接端子4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接触部41,所述第二连接端子5的中部位于所述塑胶支架3内,所述第二连接端子5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接触部51,所述第一接触部41和第二接触部51位于所述塑胶支架3的同一侧。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位于塑胶支架的同一侧,可以大大降低连接器的占用空间,有利于电子产品朝轻薄化方向发展。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4的数目为至少一对,每一对的两个第一连接端子4对应设置。由上述描述可知,每一对的两个第一连接端子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干扰。进一步的,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4同一侧的第二连接端子5的数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子5相互独立设置。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二连接端子独立设置,可独立工作,互不干扰,且可避免多个第二连接端子一体设置时因受力不均产生翘曲现象。进一步的,所述塑胶支架3的形状为平板状。由上述描述可知,平板状的塑胶支架可减少连接器的占用空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4靠近塑胶支架3的一端设有第一焊接部42,所述塑胶支架3上设有第一孔结构31,所述第一孔结构31与所述第一焊接部42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端子5的中部设有第二焊接部52,所述塑胶支架3上设有第二孔结构32,所述第二孔结构32与所述第二焊接部52对应设置。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便于将连接器焊接固定在PCB板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焊接部42和第一接触部41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力臂43,所述第一弹性力臂43相对于所述塑胶支架3弯折设置;所述第二焊接部52与第二接触部51之间设有第二弹性力臂53,所述第二弹性力臂53相对于所述塑胶支架3弯折设置,所述第二弹性力臂53的弯折方向与所述第一弹性力臂43的弯折方向相同。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弹性力臂的弯折方向与第二弹性力臂的弯折方向相同,便于均匀承接连接器工作时的压力,延长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并且可以将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压缩至平板状。请参照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体式超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用于制作端子组件1的原料进行冲压成型,得到端子组件1,如图1所示,所述端子组件1包括至少两种的连接端子,相邻两个连接端子之间设有连接料桥2。对所述端子组件1进行电镀处理,然后将电镀处理后的端子组件1进行嵌件注塑成型,使所述端子组件1上形成塑胶支架3,得到如图2所示的结构。将嵌件注塑成型后的端子组件1上的连接料桥2进行裁切处理,得到所述一体式超薄连接器,即图3所示的结构,此时端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式超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用于制作端子组件的原料进行冲压成型,得到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包括至少两种的连接端子,相邻两个连接端子之间设有连接料桥;对所述端子组件进行电镀处理,然后将电镀处理后的端子组件进行嵌件注塑成型,使所述端子组件上形成塑胶支架;将嵌件注塑成型后的端子组件上的连接料桥进行裁切处理,得到所述一体式超薄连接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式超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用于制作端子组件的原料进行冲压成型,得到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包括至少两种的连接端子,相邻两个连接端子之间设有连接料桥;对所述端子组件进行电镀处理,然后将电镀处理后的端子组件进行嵌件注塑成型,使所述端子组件上形成塑胶支架;将嵌件注塑成型后的端子组件上的连接料桥进行裁切处理,得到所述一体式超薄连接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超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料桥位于所述端子组件上未形成塑胶支架的位置。3.一体式超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式超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超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一端位于所述塑胶支架内,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中部位于所述塑胶支架内,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塑胶支架的同一侧。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园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