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996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模具结构,包括母模板、公模板、设于母模板内的母模仁、设于公模板内的公模仁,一种模具结构还包括设于母模板内且贯穿母模仁的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以及设于公模板内且贯穿公模仁延伸至型腔的进料头;所述第一水路位于第二水路的下层,所述第一水路距离型腔的位置比第二水路距离型腔的位置近,所述进料头位于公模仁内的外部包裹设有水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避免产生浮纤,改善产品外观。

A Di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结构
本技术属于笔记本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提升产品结构的强度,玻纤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笔记本外壳,汽车配件等塑胶产品中,实际应用中也证明玻纤材料所带来的产品强度的大幅度提升。但是玻纤材料的熔点为680℃,在塑胶熔融温度220℃下玻纤是处于固体状态,导致玻纤材料可能会暴露到产品表面形成浮纤,影响外观。传统的解决浮纤问题采用快速升温模具,模仁选用硬度钢材料,升温设备成本较高,模具开发复杂加工难度大,模具的急剧升温导致模具零件开裂受损,同时模仁的磨损较大,造成良品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模具结构,从而实现避免产生浮纤,改善产品外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模具结构,包括母模板、公模板、设于母模板内的母模仁、设于公模板内的公模仁,一种模具结构还包括设于母模板内且贯穿母模仁的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以及设于公模板内且贯穿公模仁延伸至型腔的进料头;所述第一水路位于第二水路的下层,所述第一水路距离型腔的位置比第二水路距离型腔的位置近,所述进料头位于公模仁内的外部包裹设有水套。具体的,所述第一水路包括若干水平设置于母模板内的第一接水口、连接各第一接水口并竖直延伸至母模仁内的第一竖管、以及铺平设于母模仁内且连接各第一竖管的第一横管,各相邻第一横管的末端相连通。具体的,所述第二水路包括若干水平设置于母模板内的第二接水口、连接各第二接水口并竖直延伸至母模仁内的第二竖管、以及铺平设于母模仁内且连接各第二竖管的第二横管,各相邻的第二横管的末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接水口与第二接水口相对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横管设于第二横管的下层,所述第一竖管设于最外侧的相邻第二横管的中间。具体的,所述水套为铍铜材料制成。具体的,所述水套的两侧设有连通的水套水路。具体的,所述母模板的外侧设有上固定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模具结构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采用节约成本的油温机就能控制模具温度;采用进料头倒置进胶结构,增加水套和水套水路,降低模具成本;采用双层的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确保母模仁的温度可控;产品外观和变形更好的控制,良品率提升至95%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1母模板、11母模仁、12上固定板、2公模板、21公模仁、3进料头、31水套、32水套水路、4第一接水口、41第一竖管、42第一横管、5第二接水口、51第一竖管、52第二横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参照图1-2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模具结构,包括母模板1、公模板2、设于母模板1内的母模仁11、设于公模板2内的公模仁21、设于母模板1内且贯穿母模仁11的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以及设于公模板2内且贯穿公模仁21延伸至型腔的进料头3;第一水路位于第二水路的下层,第一水路距离型腔的位置比第二水路距离型腔的位置近。第一水路包括若干水平设置于母模板内的第一接水口4、连接各第一接水口4并竖直延伸至母模仁11内的第一竖管41、以及铺平设于母模仁11内且连接各第一竖管41的第一横管42;各相邻第一横管42的末端通过管路相连通,各第一接水口4通过管路连通至第一竖管41。第二水路包括若干水平设置于母模板1内的第二接水口5、连接各第二接水口5并竖直延伸至母模仁11内的第二竖管51、以及铺平设于母模仁11内且连接各第二竖管51的第二横管52;各相邻的第二横管52的末端通过管路相连通,第一接水口4与第二接水口5相对垂直设置,第一横管42设于第二横管52的下层,第一竖管41设于最外侧的相邻第二横管52的中间。进料头3位于公模仁21内的外部包裹设有水套31,水套31为铍铜材料制成。水套31的两侧设有连通的水套水路32。母模板1的外侧还设有上固定板12。其中,第一水路内的第一横管42距离型腔较近,通过高温油温机很好的控制母模仁11内的温度,使产品不易产生浮纤;第二水路内第二横管52距离型腔稍远,可以辅助恒定控制母模仁11的温度,以更好的控制产品的外观形变;进料头3延伸至型腔位置,有效防止高速塑胶填充时对产品表面产生料影,进料头3外的水套31结构与水套水路32连通大幅度提高进料头3的冷却速度,改善进料头3处的缩水与拉凹陷的问题,缩短成型的周期。应用本实施例时,采用节约成本的油温机就能控制模具温度;采用进料头3倒置进胶结构,增加水套31和水套水路32,降低模具成本;采用双层的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确保母模仁11的温度可控;产品外观和变形更好的控制,良品率提升至95%以上。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结构,包括母模板、公模板、设于母模板内的母模仁、设于公模板内的公模仁,其特征在于:一种模具结构还包括设于母模板内且贯穿母模仁的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以及设于公模板内且贯穿公模仁延伸至型腔的进料头;所述第一水路位于第二水路的下层,所述第一水路距离型腔的位置比第二水路距离型腔的位置近,所述进料头位于公模仁内的外部包裹设有水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结构,包括母模板、公模板、设于母模板内的母模仁、设于公模板内的公模仁,其特征在于:一种模具结构还包括设于母模板内且贯穿母模仁的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以及设于公模板内且贯穿公模仁延伸至型腔的进料头;所述第一水路位于第二水路的下层,所述第一水路距离型腔的位置比第二水路距离型腔的位置近,所述进料头位于公模仁内的外部包裹设有水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路包括若干水平设置于母模板内的第一接水口、连接各第一接水口并竖直延伸至母模仁内的第一竖管、以及铺平设于母模仁内且连接各第一竖管的第一横管,各相邻第一横管的末端相连通。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春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