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密性检测治具和气密性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965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密性检测治具,包括:定位组件,以及分别连接定位组件的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第三驱动器。定位组件包括:滑动设置的第一模具、平行于第一模具设置的第二模具、以及位于第一模具的外侧的封堵件;第一模具设有定位部以放置待检测的产品;第一模具还设有第一传感器以检测定位部上是否有产品;第一模具和/或第二模具设有吹气口。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气密性检测治具的气密性检测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实现产品在气密性测试的自动装夹上料,提高气密性检测作业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Air tightness testing fixture and air tightness tes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密性检测治具和气密性检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验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密性检测治具,以及一种气密性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电子产品主要包括:底盖、中框、以及面盖。其中,中框作为电子产品内的绝大多数的电子零件的载体,是电子产品的关键性部件。在中框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中框的密封性进行检测,在封堵中框的两个面以及各个侧孔的情况下,检测中框的密封性。传统的电子产品的中框检测主要是依赖于人工作业,工作效率十分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密性检测治具,实现产品在气密性测试的自动装夹上料,提高气密性检测作业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一种气密性检测治具,包括: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滑动设置的第一模具、平行于第一模具设置的第二模具、以及位于第一模具的外侧的封堵件;第一模具设有定位部以放置待检测的产品;第一模具还设有第一传感器以检测定位部上是否有产品;第一模具和/或第二模具设有吹气口;连接定位组件的第一驱动器;第一驱动器连接第一模具以带动第一模具滑动;连接定位组件的第二驱动器;第二驱动器连接第二模具以带动第二模具压紧于放置于定位部上的产品;以及连接定位组件的第三驱动器;第三驱动器连接封堵件以带动封堵件对接放置于定位部上的产品的侧孔。上述气密性检测治具,上料时,第一驱动器带动第一模具滑动至预设上料处。当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第一模具上的定位部放置有产品后。第一驱动器带动第一模具滑动至预设的检测点,此时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正对,接着,第二驱动器带动第二模具朝向第一模具移动并且压紧在产品朝向第二模具的一面,第三驱动器带动封堵件对接产品的侧孔,从而使得第一模具、产品、第二模具、以及封堵件之间形成封闭的腔体,接着吹气口对该腔体充气,在充气完成后,利用与吹气口连通的气密性检测仪检测该腔体内的气压变化,从而判定产品是否存在泄气点。通过上述设计,实现产品在气密性测试的自动装夹上料,提高气密性检测作业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模具设有第一密封件以封闭产品背向第二模具的一面;第二模具设有第二密封件以封闭产品朝向第二模具的一面。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用于提高气密性测试时,提高第一模具、产品、第二模具、以及封堵件所形成的腔体的密封性,并且避免产品刚性碰撞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避免损伤产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位于定位部的一侧或者位于定位部上。第一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产品的侧部或者产品的内部来检测定位部上是否放置有产品。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气密性检测治具的气密性检测设备。一种气密性检测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治具,气密性检测设备还包括:机械手;机械手相邻气密性检测治具设置以实现产品的上料和下料。上述气密性检测设备,上料时,第一驱动器带动第一模具滑动至预设上料处。通过机械手将待测的产品抓取并且放入到第一模具的定位部上。当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第一模具上的定位部放置有产品后。第一驱动器带动第一模具滑动至预设的检测点,此时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正对,接着,第二驱动器带动第二模具朝向第一模具移动并且压紧在产品朝向第二模具的一面,第三驱动器带动封堵件对接产品的侧孔,从而使得第一模具、产品、第二模具、以及封堵件之间形成封闭的腔体,接着吹气口对该腔体充气,在充气完成后,利用与吹气口连通的气密性检测仪检测该腔体内的气压变化,从而判定产品是否存在泄气点。当气密性检测完毕后,机械手将产品从第一模具上取下以完成产品的下料。通过上述设计,实现产品在气密性测试的自动装夹上料和下料,提高气密性检测作业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气密性检测设备还包括:相邻气密性检测治具设置的流水线;流水线用于将气密性检测合格的产品流转至下一个工序。利用流水线可以将气密性检测合格的产品快速流转至下一个工序,提高工作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气密性检测设备还包括:翻转机构;翻转机构设置于流水线上以实现产品的翻转。针对某些在机械手下料到流水线后还需要翻转180°的产品,通过设置翻转机构使得产品在流转到下一个工序前完成翻转。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翻转机构包括:设置于流水线上的支架、滑动连接于支架上的翻转组件、连接翻转组件的第四驱动器、以及连接于支架上的第二传感器;翻转组件抓取流水线上的产品并且将产品翻转180°后放回到流水线上;第二传感器检测产品是否进入到翻转组件的预设抓取位置。当产品顺着流水线流转至翻转组件的预设抓取位置时,第四驱动器带动翻转组件靠近流水线的承载面,翻转组件将产品抓起并且翻转180°后放回到流水线上,使得产品在离开流水线前完成翻转作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翻转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支架上且连接第四驱动器的升降座、连接在升降座上的第一夹头、连接在升降座上的第二夹头、连接在升降座上的第五驱动器、以及第六驱动器;第一夹头与第二夹头相对设置;第五驱动器连接第一夹头或/和第二夹头以带动第一夹头与第二夹头相对移动;第六驱动器连接第一夹头或/和第二夹头以提供翻转产品的驱动力。当产品到达预设抓取位置时,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分别位于产品的相对的端,第五驱动器带动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相互靠拢并且将产片夹住,然后第四驱动器带动升降座远离流水线的承载面,产品随之离开流水线的承载面,第六驱动器带动第一夹头、产品、以及第二夹头旋转,使得产品翻转180°,产品完成翻转后,翻转组件复位并且将产品放回到流水线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翻转机构还包括:连接在支架上且位于翻转组件的进料端的第一挡料组件、连接在支架上且位于翻转组件的出料端的第二挡料组件、以及连接在支架上且位于翻转组件的进料端的第三传感器;第一挡料组件在翻转组件完成上一个产品的翻转前阻挡下一个产品进入到翻转组件;第二挡料组件在翻转组件完成当前的产品的翻转前阻挡当前的产品离开翻转组件的抓取范围;第三传感器在翻转组件完成上一个产品的翻转前检测下一个产品是否靠近翻转组件的进料端。第一挡料组件、第二挡料组件、以及第三传感器用于将在流水线上位于前后位置的产品分隔开,起到分料的作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气密性检测设备还包括:回收盒;回收盒设置于流水线上以供机械手放置气密性检测不合格的产品。回收盒用于收容气密性检测不合格的产品,完成不合格产品的回收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治具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气密性检测治具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气密性检测治具中的定位组件与第三驱动器组合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定位组件与第三驱动器组合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设备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设备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气密性检测设备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8为图6所示的气密性检测设备中的翻转机构的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的翻转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的翻转机构的局部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1000-气密性检测设备;100-气密性检测治具,10-定位组件,11-第一模具,111-定位部,112-吹气口,113-第一密封件,114-定位柱,12-第二模具,13-封堵件,20-第二驱动器,30-第三驱动器,40-安全罩,50-电控箱;200-机械手;300-流水线;400-翻转机构,4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密性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滑动设置的第一模具、平行于所述第一模具设置的第二模具、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模具的外侧的封堵件;所述第一模具设有定位部以放置待检测的产品;所述第一模具还设有第一传感器以检测所述定位部上是否有产品;所述第一模具和/或所述第二模具设有吹气口;连接所述定位组件的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连接所述第一模具以带动所述第一模具滑动;连接所述定位组件的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连接所述第二模具以带动所述第二模具压紧于放置于所述定位部上的产品;以及连接所述定位组件的第三驱动器;所述第三驱动器连接所述封堵件以带动所述封堵件对接放置于所述定位部上的产品的侧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密性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滑动设置的第一模具、平行于所述第一模具设置的第二模具、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模具的外侧的封堵件;所述第一模具设有定位部以放置待检测的产品;所述第一模具还设有第一传感器以检测所述定位部上是否有产品;所述第一模具和/或所述第二模具设有吹气口;连接所述定位组件的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连接所述第一模具以带动所述第一模具滑动;连接所述定位组件的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连接所述第二模具以带动所述第二模具压紧于放置于所述定位部上的产品;以及连接所述定位组件的第三驱动器;所述第三驱动器连接所述封堵件以带动所述封堵件对接放置于所述定位部上的产品的侧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设有第一密封件以封闭产品背向所述第二模具的一面;所述第二模具设有第二密封件以封闭产品朝向所述第二模具的一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位于所述定位部的一侧或者位于所述定位部上。4.一种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密性检测治具,所述气密性检测设备还包括: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相邻所述气密性检测治具设置以实现产品的上料和下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邻所述气密性检测治具设置的流水线;所述流水线用于将气密性检测合格的产品流转至下一个工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设置于所述流水线上以实现产品的翻转。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海军欧阳梅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