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流洁净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9434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垂直流洁净工作台,包括固定座、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部焊接有第一支撑架,且第一支撑架内侧的第二支撑架顶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工作台面,所述第二支撑架内侧的底部设置有蓄水箱,且蓄水箱的两端皆焊接有水泵,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两侧皆焊接有沉淀盒,且沉淀盒内部底端设置有过滤滤芯,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两侧皆水平设置有两个条形集尘口,且条形集尘口位置处的第一支撑架内侧皆设置有条形集尘罩,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内部底端设置有高效过滤器,所述高效过滤器顶部的固定座内部安装有抽气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对灰尘进行沉淀,防止灰尘飞扬,同时方便对水源进行循环利用。

A Vertical Flow Clean Workben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垂直流洁净工作台
本技术涉及洁净工作台
,具体为一种垂直流洁净工作台。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了保证产品制备过程的高精度、高纯度和高可靠性,洁净工作台广泛用于电子核子、生物制药等领域,其工作原理是在特定的空间内,将空气进行过滤后出风,吹出具有一定速度的均匀断面气流,以排除工作区原来的空气,从而实现无菌高洁净度的工作环境。现有工作台存在一共同问题,即气流引入时,工作台面上的灰尘杂质重新被吹散至空气中,因此该工作台的应用并不能保证同时将尘埃收集,同时在收集设备内,灰尘仍处于飞扬状态,容易再次进入工作台内部,洁净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流洁净工作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工作台存在一共同问题,即气流引入时,工作台面上的灰尘杂质重新被吹散至空气中,因此该工作台的应用并不能保证同时将尘埃收集,同时在收集设备内,灰尘仍处于飞扬状态,容易再次进入工作台内部,洁净效率低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垂直流洁净工作台,包括固定座、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部焊接有第一支撑架,且第一支撑架内侧的第二支撑架顶部中间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垂直流洁净工作台,包括固定座(5)、第一支撑架(10)和第二支撑架(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13)的顶部焊接有第一支撑架(10),且第一支撑架(10)内侧的第二支撑架(13)顶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工作台面(1),所述第二支撑架(13)内侧的底部设置有蓄水箱(14),且蓄水箱(14)的两端皆焊接有水泵(16),所述水泵(16)的输入端与蓄水箱(14)连通,所述蓄水箱(14)的输出端皆连接有导水管(12),所述第一支撑架(10)的两侧皆焊接有沉淀盒(11),且沉淀盒(11)内部底端设置有过滤滤芯(19),所述过滤滤芯(19)的一侧通过导管与蓄水箱(14)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一支撑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流洁净工作台,包括固定座(5)、第一支撑架(10)和第二支撑架(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13)的顶部焊接有第一支撑架(10),且第一支撑架(10)内侧的第二支撑架(13)顶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工作台面(1),所述第二支撑架(13)内侧的底部设置有蓄水箱(14),且蓄水箱(14)的两端皆焊接有水泵(16),所述水泵(16)的输入端与蓄水箱(14)连通,所述蓄水箱(14)的输出端皆连接有导水管(12),所述第一支撑架(10)的两侧皆焊接有沉淀盒(11),且沉淀盒(11)内部底端设置有过滤滤芯(19),所述过滤滤芯(19)的一侧通过导管与蓄水箱(14)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一支撑架(10)的两侧皆水平设置有两个条形集尘口(3),且条形集尘口(3)位置处的第一支撑架(10)内侧皆设置有条形集尘罩(2),所述条形集尘口(3)远离条形集尘罩(2)的一端与沉淀盒(11)连通,所述沉淀盒(11)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喷水管道(18),且喷水管道(18)的一端与导水管(12)远离水泵(16)的一端连接,所述喷水管道(18)的底端均匀连接有喷头(17),所述沉淀盒(11)的顶部连接有连接管(9),所述第一支撑架(10)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座(5),且固定座(5)的内部底端设置有高效过滤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俊祥胡凤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铭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