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式盆底肌训练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92516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主动式盆底肌训练设备,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永磁铁,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电源和导电线圈,所述电源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导电线圈电性连接;所述导电线圈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磁极,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板改变流入所述导电线圈的电流方向,使所述导电线圈与所述永磁铁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磁性排斥的原理,实现主动给予盆底肌施加反向作用力,从而使盆底肌训练更加有效。

An Active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动式盆底肌训练设备
本技术涉及运动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主动式盆底肌训练设备。
技术介绍
盆底肌,即盆底肌肉,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盆底肌肉就像一条弹簧,将耻骨、尾椎等连接在一起。当前盆底肌如阴道肌肉群的训练也日渐被公众所关注。尤其是生产后的女性,由于阴道肌肉群及盆底肌松弛,带来一些列生理问题。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盆底肌训设备,大多数是通过鼓励女性收缩特定肌肉来夹紧设备来达到训练盆底肌的效果,锻炼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动式盆底肌训练设备。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主动式盆底肌训练设备,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永磁铁,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电源和导电线圈,所述电源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导电线圈电性连接;所述导电线圈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磁极,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板改变流入所述导电线圈的电流方向,使所述导电线圈与所述永磁铁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优选的,还包括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连接有无线通讯装置,与外部智能设备通信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还连接有压力感应装置,采集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表面所受的压力。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上连接有拉绳。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面为平面或者凹凸配合面,相背面为弧面。优选的,所述永磁铁的S极朝向所述导电线圈,N极远离所述导电线圈;或者,所述永磁铁的N极朝向所述导电线圈,S极远离所述导电线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基于磁性排斥的原理,实现主动给予盆底肌施加反向作用力,从而使盆底肌训练更加有效。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导电线圈在沿第一电流方向通电状态下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导电线圈在沿第二电流方向通电状态下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导电线圈在沿第一电流方向通电状态下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导电线圈在沿第二电流方向通电状态下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主动式盆底肌训练设备,包括:第一壳体5以及第二壳体6,第一壳体5内设置有永磁铁1,第二壳体6内设置有以及电源3和导电线圈2,电源3通过控制电路板4与导电线圈2电性连接。永磁铁1本身自带两个磁极,本技术将永磁铁1的其中一个磁极朝向。在导电线圈2通电状态下,导电线圈2同样也会产生两个磁极,通过控制电路板4改变流入导电线圈2的电流方向就可以切换导电线圈2两个磁极的位置。如此,即可实现导电线圈2与永磁铁1之间相互吸引或者相互排斥,即第一壳体5与第二壳体6之间相互吸引或者相互排斥。在导电线圈2通电状态下,使用者通过操作使第一壳体5以及第二壳体6相互吸附在一起,此时使用者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放置入阴道中。如图2、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永磁铁1的S极朝向导电线圈2,N极远离导电线圈2。在导电线圈2沿第一电流方向通电的状态下,导电线圈2的N极朝向永磁铁1,永磁铁1与导电线圈2相互吸引,第一壳体5与第二壳体6吸附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使用者可以将其一起放入阴道中。在导电线圈2沿第二电流方向通电(与第一电流方向相反)的状态下,导电线圈2产生的S极朝向永磁铁1,N极远离永磁铁1,永磁铁1与导电线圈2相互排斥,此时第一壳体5与第二壳体6相互排斥,从而给盆底肌施加轻微作用力,女性需要收缩肌肉来抵消此作用力,达到增加训练效果的目的。如图4、图5所示,在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永磁铁1的N极朝向导电线圈2,S极远离导电线圈2。在导电线圈2导电线圈2沿第一电流方向通电的状态下,导电线圈2的S极朝向永磁铁1,永磁铁1与导电线圈2相互吸引,第一壳体5与第二壳体6吸附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使用者可以将其一起放入阴道中。在导电线圈2沿第二电流方向通电(与第一电流方向相反)的状态下,导电线圈2产生的N极朝向永磁铁1,S极远离永磁铁1,永磁铁1与导电线圈2相互排斥,此时第一壳体5与第二壳体6相互排斥,从而给盆底肌施加轻微作用力,女性需要收缩肌肉来抵消此作用力,达到增加训练效果的目的。为了达到采集训练数据的目的,控制电路板4上连接有无线通讯装置,可以与外部智能设备(如电脑、手机等)通信连接,控制电路板4上还可以连接压力感应装置,采集第一壳体5或第二壳体6表面所受的压力数据,通过无线通讯装置发送至外部智能设备,供使用者查看、记录以及分析。如图6所示,本技术的第一壳体5与第二壳体6的相对面为平面或凹凸配合面,优选采用凹凸配合面,可以有效防止第一壳体5与第二壳体6的位置相互偏移。而第一壳体5与第二壳体6的相背面为圆滑的弧面,从而避免设置时对使用者身体造成伤害。当训练结束后,使用者通过操作使第一壳体5与第二壳体6相互吸附在一起,取出设备即可。在此基础上,第一壳体5与第二壳体6上可以连接拉绳7,以便于使用者取出。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动式盆底肌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永磁铁,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电源和导电线圈,所述电源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导电线圈电性连接;所述导电线圈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磁极,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板改变流入所述导电线圈的电流方向,使所述导电线圈与所述永磁铁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上连接有拉绳;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面为平面或者凹凸配合面,相背面为弧面所述永磁铁的S极朝向所述导电线圈,N极远离所述导电线圈;或者,所述永磁铁的N极朝向所述导电线圈,S极远离所述导电线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式盆底肌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永磁铁,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电源和导电线圈,所述电源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导电线圈电性连接;所述导电线圈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磁极,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板改变流入所述导电线圈的电流方向,使所述导电线圈与所述永磁铁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上连接有拉绳;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面为平面或者凹凸配合面,相背面为弧面所述永磁铁的S极朝向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翀
申请(专利权)人:探穹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