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6265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的底部左右对称设有圆孔,装置本体的底部设有支柱,装置本体的内壁后侧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活动块,活动块的顶端与低端均设有滑块,滑槽内对应设有滑轨,滑块设置在滑轨内,活动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活动块的后端通过若干个弹簧与滑槽连接,活动块的前端设有按摩板,按摩板的前侧设有若干个按摩球,按摩板的上方设有凹槽,凹槽之间通过管道相通,按摩板的右侧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上设有活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患者可以在家进行盆骨肌肉训练,帮助患者恢复盆骨肌力。

A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equipment, including the device body, the bottom of which is symmetrically equipped with round holes, the bottom of the device body is equipped with pillars, the back side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device body is equipped with sliding grooves, movable blocks are equipped in the sliding grooves, the top and the bottom of the movable blocks are equipped with sliding blocks, and sliding tracks and sliding blocks are corresponding in the sliding grooves. The back end of the movable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sliding groove through several springs. The front end of the movable block is provided with massage plates. The front side of the massage plates is provided with several massage balls. The upper side of the massage plates is provided with grooves. The grooves are communicated through pipelines. The right side of the massage plates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outlet, and the water outlet is provided with pistons. The utility model enables patients to use the massage plate. Pelvic muscle training at home to help patients recover pelvic muscle str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女性盆地组织可以保护女性生殖器官,其中的子宫悬韧带等组织具有维持生殖器官正常位置的作用。然后大多数女性在分娩、妊娠后都会导致盆骨肌力减退,随即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盆地损伤,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例如肌力下降、尿失禁等问题,更有甚者还会造成子宫脱落等严重后遗症。公开号为CN203935510U的一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采用电刺激技术,将无线电刺激仪与特殊设计的内裤完美组合,使盆底康复治疗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想做就做,提高患者坚持治疗的信心,提高盆底的康复效率。电刺激由于需要使用电流刺激身体,其安全系数不高,且产后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盆骨肌力减退,最直接的办法是通过肌肉训练达到恢复肌力的目的,而盆骨肌肉训练不仅可以使患者盆骨肌肉随意收缩和舒张,促进恢复,且效果相比于电刺激更加持久,因此需要一款针对产妇盆地组织的肌肉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使得患者可以在家进行盆骨肌肉训练,帮助患者恢复盆骨肌力。(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左右对称设有圆孔,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设有支柱,所述装置本体的内壁后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顶端与低端均设有滑块,所述滑槽内对应设有滑轨,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滑轨内,所述活动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块的后端通过若干个弹簧与所述滑槽连接,所述活动块的前端设有按摩板,所述按摩板的前侧设有若干个按摩球,所述按摩板的上方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之间通过管道相通,所述按摩板的右侧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设有活塞。优选地,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左右对称设有把手。优选地,所述弹簧的数量大于等于4。优选地,所述装置本体的内壁后侧设有若干个所述按摩球。优选地,所述支柱与底座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首先,本专利技术针对产后盆骨肌力减退的问题,设有按摩板以及附属结构,帮助患者进行针对盆骨组织的肌肉训练,且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患者可直接在家中进行每日训练,省时省力,注重隐私。其次,优化按摩板的内部结构,使其可以根据患者的康复程度增重或减重,针对不同的肌肉训练阶段,通过改变其重量,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最后,在装置内壁设有按摩球,增加患者进行肌肉训练时的舒适度,并在装置两侧设有把手,装置底座设有圆孔,共同作用可帮助患者保持长时间保持正确训练姿势,保证肌肉训练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按摩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滑槽与按摩板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分别代表:1-装置本体;2-支柱;3-把手;4-圆孔;5-滑槽;6-按摩板;7-凹槽;8-按摩球;9-活动块;10-滑块;11-弹簧;12-管道;13-出水口;14-活塞;15-底座;16-滑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底部左右对称设有圆孔4,装置本体1的底部设有支柱2,装置本体1的顶部左右对称设有把手3。如图4所示,支柱2与底座15连接,装置本体1的内壁后侧设有若干个按摩球8。使用时,患者可将双腿由圆孔4穿过,坐在装置本体1的底部,同时手握把手3,由于患者需要进行盆骨组织的肌肉训练,因此需要将盆骨一定程度的打开,以帮助患者在呼吸时,能够完全收缩子宫附近的肌肉组织。如图1所示,装置本体1的内壁后侧设有滑槽5,如图3所示,滑槽5内设有活动块9,活动块9的顶端与低端均设有滑块10,滑槽5内对应设有滑轨16,滑块10设置在滑轨16内,活动块9与滑槽5滑动连接,活动块9的后端通过若干个弹簧11与滑槽5连接,弹簧11的数量大于等于4,活动块9的前端设有按摩板6。使用时,弹簧11始终给予活动块9向外的力,而当患者进入装置本体1内时,可先用手将按摩板6向后推动,此时弹簧11向内压缩,活动块9沿着滑轨16向滑槽5内运动。待患者坐正后,将手移开,弹簧11给予活动块9向外的力,使得按摩板6紧贴在患者腹下区,当患者吸气收缩肌肉时,弹簧11将按摩板6向外持续推送,当患者呼气舒张肌肉时,压缩弹簧11将按摩板6向滑槽5内推送,且按摩板6始终保持与患者腹下区相贴,通过将训练过程量化,帮助患者能够直观感受肌肉训练过程,并且辅助患者了解每次吸气收缩肌肉时的持续时间。如图2所示,按摩板6的前侧设有若干个按摩球8,按摩板6的上方设有凹槽7,凹槽7之间通过管道12相通,按摩板6的右侧设有出水口13,出水口13上设有活塞14。使用时,根据患者的恢复阶段,可在凹槽7内加入重物,增加按摩板6的重量,帮助患者进行负重训练,或者在凹槽7内加入一定量的热水,对按摩球8进行加热,在患者进行肌肉训练时,促进患者腹下区的血液循环,提高肌肉训练的效果。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为:使用时,患者可将双腿分别穿过圆孔4,同时将按摩板6向内推,坐在装置本体1内,将后背靠在装置本体1的内壁上,手握把手3,此时按摩板6与患者的腹下部将保持相贴。患者反复进行吸气收缩肌肉以及呼气舒张肌肉的训练,增加盆骨肌力,根据恢复阶段的不同,可在凹槽7内加入重物,增加肌肉训练的难度,同时可在凹槽7内灌入热水,对按摩球8进行加热,帮助患者促进腹下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训练的效力。训练结束后,可将活塞14打开,将按摩板6内的热水放出。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的底部左右对称设有圆孔(4),所述装置本体(1)的底部设有支柱(2),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壁后侧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内设有活动块(9),所述活动块(9)的顶端与低端均设有滑块(10),所述滑槽(5)内对应设有滑轨(16),所述滑块(10)设置在所述滑轨(16)内,所述活动块(9)与所述滑槽(5)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块(9)的后端通过若干个弹簧(11)与所述滑槽(5)连接,所述活动块(9)的前端设有按摩板(6),所述按摩板(6)的前侧设有若干个按摩球(8),所述按摩板(6)的上方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之间通过管道(12)相通,所述按摩板(6)的右侧设有出水口(13),所述出水口(13)上设有活塞(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的底部左右对称设有圆孔(4),所述装置本体(1)的底部设有支柱(2),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壁后侧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内设有活动块(9),所述活动块(9)的顶端与低端均设有滑块(10),所述滑槽(5)内对应设有滑轨(16),所述滑块(10)设置在所述滑轨(16)内,所述活动块(9)与所述滑槽(5)滑动连接,所述活动块(9)的后端通过若干个弹簧(11)与所述滑槽(5)连接,所述活动块(9)的前端设有按摩板(6),所述按摩板(6)的前侧设有若干个按摩球(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弘景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