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中药制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9138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式中药制丸机,属于制药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进料斗、制条机构、制丸机构,制丸机构斜下方设置有输送机构、正下方设置有筛选机构,筛选机构位于输送机构一侧,筛选机构下方设置有储存机构,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支架、输送电机、输送带,筛选机构包括铰接于输送支架两侧的两个转动杆、间隔设置于两个转动杆之间的多根筛杆、与两个转动杆一一对应的两个驱动电机,转动杆远离铰接端和驱动电机输出端之间设置有联动组件,相邻两个所述筛杆之间的距离小于药丸的直径。该卧式中药制丸机,通过筛选机构的设置,实现半药丸或小药丸的筛分,提高了药丸的生产效率。

A Horizontal Pill Making Machin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中药制丸机
本技术涉及制药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卧式中药制丸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方便、快捷的丸类食品、保健品、中药受到人们的追捧,并推动制丸机的快速发展。中药制丸机能够生产各种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中药药丸。目前,授权公告日为2016.12.21、授权公告号为CN205814698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卧式中药制丸机,包括制丸机主体、制条机构、控制器、制丸机构,制丸机构设置在制条机构的斜下方,制丸机构下方设有输送带。该中药制丸机使用时,将混合好的药坨投入到制条机构中形成药条,药条在制丸机构的作用下制成药丸,药丸通过输送带输送包装。由于该制丸机构采用制丸刀轮,且制丸刀轮在将药条切磋形成药丸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药丸大小不一的情况,而且药丸在掉落到输送带上时,药丸很容易因受力分为两半形成半药丸,因此需要操作人员在输送带的输出端人工筛选,将半药丸或小药丸筛选出来,其不仅增加了人工劳动成本,而且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中药制丸机,其具有自动筛分半药丸或小药丸的优点,提高了药丸的生产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卧式中药制丸机,包括进料斗、制条机构、设置于制条机构斜下方的制丸机构,所述制丸机构斜下方设置有输送机构、正下方设置有筛选机构,所述筛选机构位于输送机构一侧,所述筛选机构下方设置有用于承接半药丸或小药丸的储存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支架、输送电机、输送带,所述筛选机构包括铰接于输送支架两侧的两个转动杆、间隔设置于两个转动杆之间的多根筛杆、与两个转动杆一一对应的两个驱动电机,所述转动杆远离铰接端和驱动电机输出端设置有联动组件,相邻两个所述筛杆之间的距离小于药丸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药陀经过制条机构形成药条,经过制丸机构形成药丸,并从制丸机构掉落于筛选机构的筛杆上,由于相邻两个筛杆之间的距离小于药丸的直径,药丸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从筛选机构的筛杆上滚落于输送机构上,并在输送机构的带动下移动。因药丸在掉落于筛杆上而破裂形成的半药丸或者小药丸从相邻两个筛杆之间的间隙掉落,并掉落于储存机构内。该卧式中药制丸机,通过多根筛杆的设置,实现半药丸或小药丸的筛分,提高了药丸的生产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筛杆呈圆柱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半药丸或小药丸从相邻筛杆之间的间隙掉落更方便、更顺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筛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动杆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半药丸或小药丸和筛杆抵触时,半药丸或小药丸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给予筛杆向下的作用力,由于筛杆和转动杆转动连接,从而使筛杆转动,进一步提高了半药丸或小药丸从相邻筛杆之间的间隙掉落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组件位于转动杆远离输送带一侧,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固设于驱动电机上的圆盘以及铰接于转动杆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转动杆一端铰接于圆盘远离驱动电机侧面上,且在转动杆处于水平状态时,连接杆的非边缘过圆盘的圆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启驱动电机,此时转动杆处于水平状态,药丸掉落于筛杆上。驱动电机带动圆盘转动,由于连接杆的非边缘过圆盘的圆心,圆盘带动连接杆向上移动,连接杆带动转动杆向上转动,转动杆带动筛杆向上移动,直至连接杆的延长线过圆盘的圆心,此时转动杆处于倾斜状态,落于筛杆上的药丸从筛杆上滚落于输送带上。驱动电机继续带动圆盘转动,由于连接杆的延长线过圆盘的圆心,圆盘带动连接杆向下移动,连接杆带动转动杆向下转动,转动杆带动筛杆向下移动,直至连接杆的非边缘过圆盘的圆心,此时转动杆处于水平状态。联动组件实现了转动杆的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存机构包括储存本体以及与储存本体插接的承接件,所述承接件呈上端开口的中空形设置,且所述承接件沿筛杆长度方向的长度大于筛杆的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相邻筛杆之间掉落的半药丸或小药丸掉落于承接件内,在需要将承接件内的半药丸或小药丸取出时,由于承接件和储存本体插接,且承接件的高度高于地面,将承接件从储存本体内取出,并放于预先准备的移动小车上,避免了储存本体的移动,防止移动储存本体而影响承接件于输送机构下方的位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接件和储存本体之间设置有实现两者紧固的紧固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承接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用于紧固承接件的抵触板、固设于抵触板侧面上的滑动杆、开设于储存本体侧面的安装槽、开设于安装槽内底面且与滑动杆相适配的滑移槽,所述滑动杆于滑移槽内滑动,所述安装槽和滑动杆外周面固设有弹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紧固组件处于紧固状态时,承接件插接于储存本体内,抵触板的一端和承接件侧面相抵触、另一端和储存本体侧面相抵触,弹性件给予抵触板向靠近储存本体方向移动的趋势;在需要将承接件取出时,转动抵触板,使抵触板的两端和储存本体、承接件分离,且抵触板的两端和储存本体侧面相抵触。紧固组件不仅提高了对承接件的固定作用,同时还提供了减震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触板的两端于设置滑动杆侧面分别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储存本体侧面、承接件侧面分别开设有与加强杆相适配的限位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紧固组件处于紧固状态时,其中一个加强杆位于储存本体的限位凹槽内、另一个加强杆位于承接件的限位凹槽内,防止抵触板在紧固状态时,由于抵触板自身重力的影响而产生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存本体侧面开设有与两个加强杆一一对应的让位凹槽,两个所述让位凹槽之间形成的连线和储存本体限位凹槽、承接件限位凹槽之间形成的连线交叉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紧固组件处于松弛状态时,两个加强杆分别位于储存本体的让位凹槽内,防止加强杆和储存本体侧面相抵触从而使弹性件长期处于工作状态,提高了弹性件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筛选机构和承接件之间设置有两端开口且中空的导向板,所述储存本体上端向上延伸设有延长板,所述延长板的上端面位于导向板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半药丸或小药丸在掉落于承接件外,同时延长板的设置,在安装储存本体和承接件时,便于将承接件和导向板对齐。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卧式中药制丸机,其具有自动筛分半药丸或小药丸的优点,提高了药丸的生产效率;2、筛杆呈圆柱形设置,且转动连接于转动杆上,方便了半药丸或小药丸从相邻筛杆之间的间隙掉落,防止半药丸或小药丸在筛杆上的积累;3、储存本体和承接件的设置,防止承接件在移动过程中影响半药丸或小药丸掉落于储存机构内;导向板和延长板的设置,不仅防止半药丸或小药丸掉落于承接件外,同时使储存本体和承接件的安装更方便;4、通过在储存本体和承接件之间设置紧固组件,不仅提高了对承接件的固定作用,同时还提供了减震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3是实施例中储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B-B方向的部分剖视图;图5是实施例中为了表示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料斗;2、制条机构;3、制丸机构;4、输送机构;41、输送支架;42、输送电机;43、输送带;5、筛选机构;51、转动杆;52、驱动电机;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中药制丸机,包括进料斗(1)、制条机构(2)、设置于制条机构(2)斜下方的制丸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丸机构(3)斜下方设置有输送机构(4)、正下方设置有筛选机构(5),所述筛选机构(5)位于输送机构(4)一侧,所述筛选机构(5)下方设置有用于承接半药丸或小药丸的储存机构(6),所述输送机构(4)包括输送支架(41)、输送电机(42)、输送带(43),所述筛选机构(5)包括铰接于输送支架(41)两侧的两个转动杆(51)、间隔设置于两个转动杆(51)之间的多根筛杆(53)、与两个转动杆(51)一一对应的两个驱动电机(52),所述转动杆(51)远离铰接端和驱动电机(52)输出端设置有联动组件(54),相邻两个所述筛杆(53)之间的距离小于药丸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中药制丸机,包括进料斗(1)、制条机构(2)、设置于制条机构(2)斜下方的制丸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丸机构(3)斜下方设置有输送机构(4)、正下方设置有筛选机构(5),所述筛选机构(5)位于输送机构(4)一侧,所述筛选机构(5)下方设置有用于承接半药丸或小药丸的储存机构(6),所述输送机构(4)包括输送支架(41)、输送电机(42)、输送带(43),所述筛选机构(5)包括铰接于输送支架(41)两侧的两个转动杆(51)、间隔设置于两个转动杆(51)之间的多根筛杆(53)、与两个转动杆(51)一一对应的两个驱动电机(52),所述转动杆(51)远离铰接端和驱动电机(52)输出端设置有联动组件(54),相邻两个所述筛杆(53)之间的距离小于药丸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中药制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杆(53)呈圆柱形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中药制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杆(5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动杆(51)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中药制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54)位于转动杆(51)远离输送带(43)一侧,所述联动组件(54)包括固设于驱动电机(52)上的圆盘(541)以及铰接于转动杆(51)上的连接杆(542),所述连接杆(542)远离转动杆(51)一端铰接于圆盘(541)远离驱动电机(52)侧面上,且在转动杆(51)处于水平状态时,连接杆(542)的非边缘过圆盘(541)的圆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中药制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机构(6)包括储存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双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升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