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8792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床。本电动床,包括床架、设置在床架内侧的固定架;以及按床架长度方向且布设在所述固定架两侧的第一撑起机构、第二撑起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撑起机构适于斜向撑起以形成靠背部;所述第二撑起机构适于向上顶撑以形成腿支撑部。此种电动床,通过床架,用来固定固定架以及活动连接第一撑起机构和第二撑起机构,通过第一撑起机构斜向撑起用来背靠的靠背部,通过第二撑起机构顶撑形成用来支撑腿部的腿支撑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床。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电动床,其靠背部和腿支撑部的机械机构相对复杂,存在故障率高,制造成本高等缺点。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电动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床,以解决现有电动床靠背部和腿支撑部的机械机构相对复杂,可靠性不加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床,包括床架、设置在床架内侧的固定架;以及按床架长度方向且布设在所述固定架两侧的第一撑起机构、第二撑起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撑起机构适于斜向撑起以形成靠背部;所述第二撑起机构适于向上顶撑以形成腿支撑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撑起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铰接在所述床架上的底框架,位于所述第一撑起机构下并且可转动地铰接在所述床架上的转动轴,套定在所述转动轴上的轴套管和多个联动杆组,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适于推动所述轴套管带动所述转动轴旋转,以使所述转动轴通过所述联动杆组顶升所述底框架。作为优选,所述联动杆组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转动轴上的长臂和一端与该长臂的自由端铰接的短臂,以及该短臂的自由端与所述底框架的腰部铰接;其中所述长臂适于被所述转动轴带动转动,以使所述短臂顶升所述底框架并使其绕与所述床架的铰接轴旋转。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撑起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铰接在所述床架上的主动框架,与所述主动框架铰接的从动框架,与所述主动框架固定连接的顶撑杆和多个支承杆,其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适于推动所述顶撑杆顶撑所述主动框架并使其绕与所述床架的铰接轴旋转;同时,所述支承杆适于顶撑所述从动框架,以使其与所述床架所在的平面齐平。作为优选,所述联动杆组的个数为两个,其中;两个所述联动杆组中的所述长臂通过固定轴固定连接,以及所述固定轴的轴向与所述转动轴平行。作为优选,所述床架的内侧设置有两个支承片,其中两个所述支承片适于支撑所述从动框架和所述主动框架的铰接点。作为优选,所述从动框架的上表面上固定有挡床架,其中当所述底框架撑起时,所述挡床架适于阻挡床垫下滑。作为优选,所述底框架、所述主动框架和所述从动框架上分别铺设有相应木板片。作为优选,所述底框架、所述主动框架和所述从动框架上分别铺设有多个木板条。作为优选,所述床架的两侧分设有一个挡垫架,其中两个所述挡垫架适于阻挡床垫左右滑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电动床,通过床架,用来固定固定架以及活动连接第一撑起机构和第二撑起机构,通过第一撑起机构斜向撑起形成用来背靠的靠背部,通过第二撑起机构顶撑形成用来支撑腿部的腿支撑部。通过将第一撑起机构和第二撑起机构与一个固定架相互连接,为第一撑起机构和第二撑起机构以提供在固定架上的定点,简化了第一撑起机构和第二撑起机构固定在固定架上的固定结构,简化了整体的零部件,便于整体结构的安装。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具有木板片的一种电动床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具有木板片的一种电动床的优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3是本技术的具有木板条的一种电动床的优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中:床架1,固定架2;第一撑起机构3,底框架31,转动轴32,轴套管33;联动杆组34,长臂341,短臂342;第二撑起机构4,主动框架41,从动框架42,顶撑杆43,支承杆44;第一驱动机构5,第二驱动机构6,固定轴7,支承片8,挡床架9,支脚10,木板片11,木板条12,挡垫架13,L形支撑部14。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本技术的电动床,通过床架1,用来固定固定架2以及活动连接第一撑起机构3和第二撑起机构4,通过第一撑起机构3斜向撑起形成用来背靠的靠背部,通过第二撑起机构4顶撑形成用来支撑腿部的腿支撑部。整体结构简单,支撑效果良好。通过将第一撑起机构3和第二撑起机构4与一个固定架2相互连接,为第一撑起机构3和第二撑起机构4以提供在固定架2上的定点,简化了第一撑起机构3和第二撑起机构4固定在固定架2上的固定结构,简化了整体的零部件,便于整体结构的安装。实施例一:图1是本技术的具有木板片的一种电动床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具有木板片的一种电动床的优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床,包括床架1、设置在床架1内侧的固定架2;以及按床架1长度方向且布设在所述固定架2两侧的第一撑起机构3、第二撑起机构4;其中所述第一撑起机构3适于斜向撑起以形成靠背部;所述第二撑起机构4适于向上顶撑以形成腿支撑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撑起机构3包括第一驱动机构5和铰接在所述床架1上的底框架31,位于所述第一撑起机构3下并且可转动地铰接在所述床架1上的转动轴32,套定在所述转动轴32上的轴套管33和多个联动杆组34,此处指出的第一驱动机构5为推杆电机,并且推杆电机的底座也是铰接在底框架31上的,推杆电机的推杆头与轴套管33铰接。其中,推杆电机的推杆推动底框架31,使其在转动轴32、轴套管33和联动杆组34的作用下,实现倾斜撑起而形成靠背部,便于人们背部的倚靠。也即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适于推动所述轴套管33带动所述转动轴32旋转,以使所述转动轴32通过所述联动杆组34顶升所述底框架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联动杆组34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转动轴32上的长臂341和一端与该长臂341的自由端铰接的短臂342,以及该短臂342的自由端与所述底框架31的腰部铰接;其中所述长臂341适于被所述转动轴32带动转动,以使所述短臂342顶升所述底框架31并使其绕与所述床架1的铰接轴旋转。底框架31与床架1是通过铰接轴铰接固定,并且底框架31能够围绕该铰接轴旋转。正如此处:在第一驱动机构5(推杆电机)的推杆推动轴套管33前移时,轴套管33因为与转动轴32固定连接,因此轴套管33会一起带动转动轴32旋转,转动轴32的旋转会带动长臂341向前移动并顶撑,同时短臂342前移顶撑底框架31,直至底框架31与与床架1呈倾斜状态,此时,躺在床上的人可以向后倚靠至底框架31的倾斜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撑起机构4包括第二驱动机构6和铰接在所述床架1上的主动框架41,与所述主动框架41铰接的从动框架42,与所述主动框架41固定连接的顶撑杆43和多个支承杆44,此处的第二驱动机构6同样为推杆电机,并且该推杆电机的底座同样铰接在底框架31上,而推杆电机的推杆头与顶撑杆43铰接。当第二驱动机构6(推杆电机)工作的时候,推杆头推动顶撑杆43,使其顶撑主动框架41,主动框架41倾斜向上与固定架2所在的平面形成一个斜坡,该斜坡与底框架31撑起形成的斜坡相对设置,同时,支承杆44顶撑从动框架42,此时,从动框架42与固定架2所在的平面齐平,也即支承杆44所倾斜的角度与主动框架41的倾斜角度相同。也即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适于推动所述顶撑杆43顶撑所述主动框架41并使其绕与所述床架1的铰接轴旋转;同时,所述支承杆44适于顶撑所述从动框架42,以使其与所述床架1所在的平面齐平。其中,主动框架41的两侧是通过铰接轴与床架1两侧铰接,此时,主动框架41能够围绕床架1的连接处的铰接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1)、设置在床架(1)内侧的固定架(2);以及按床架(1)长度方向且布设在所述固定架(2)两侧的第一撑起机构(3)、第二撑起机构(4);其中所述第一撑起机构(3)适于斜向撑起以形成靠背部;所述第二撑起机构(4)适于向上顶撑以形成腿支撑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1)、设置在床架(1)内侧的固定架(2);以及按床架(1)长度方向且布设在所述固定架(2)两侧的第一撑起机构(3)、第二撑起机构(4);其中所述第一撑起机构(3)适于斜向撑起以形成靠背部;所述第二撑起机构(4)适于向上顶撑以形成腿支撑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撑起机构(3)包括第一驱动机构(5)和铰接在所述床架(1)上的底框架(31),位于所述第一撑起机构(3)下并且可转动地铰接在所述床架(1)上的转动轴(32),套定在所述转动轴(32)上的轴套管(33)和多个联动杆组(34),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适于推动所述轴套管(33)带动所述转动轴(32)旋转,以使所述转动轴(32)通过所述联动杆组(34)顶升所述底框架(3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组(34)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转动轴(32)上的长臂(341)和一端与该长臂(341)的自由端铰接的短臂(342),以及该短臂(342)的自由端与所述底框架(31)的腰部铰接;其中所述长臂(341)适于被所述转动轴(32)带动转动,以使所述短臂(342)顶升所述底框架(31)并使其绕与所述床架(1)的铰接轴旋转。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撑起机构(4)包括第二驱动机构(6)和铰接在所述床架(1)上的主动框架(41),与所述主动框架(41)铰接的从动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洁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坦希尔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