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逃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逃生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层逃生装置。
技术介绍
当高层发生火灾时,逃生人员常常通过楼梯或者窗口逃生。通过楼梯逃生,因楼道可能弥漫烟雾而视野不清晰,导致下楼逃生速度较慢。通过窗口逃生,主要使用逃生绳来沿建筑物外墙下降,而使用逃生绳需要逃生人员具有较大的手臂力量,对于手臂力量较小的逃生人员,逃生绳使用不方便。针对上述现象,已有专利提出了解决方案。例如申请号为CN201810178294.5(公开号为:CN108355261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层消防逃生装置》,包括机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座椅、安全锁、通气孔、舱门等,机体为球形壳体,机体外部装有若干滚轮并开有若干阵列分布的通气孔,机体内部固定安装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将机体分隔为上、中、下三个区域,上层区域为减速装置安装区,减速装置包括固定支架、转轴、固定板、电磁棒、衔铁、线圈、支撑环、磁铁。该专利采用球形壳体作为逃生装置机体,提高了逃生的速度和便利性;另外,建筑物外墙常常具有装饰部等凸出的部分,球形壳体能减小逃生装置下降过程中卡在该凸出部分的概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逃生装置,包括容纳舱(1),该容纳舱(1)具有容纳逃生人员的容纳空间和供逃生人员进出该容纳空间的进出口,所述容纳舱(1)的底部外壁和背部外壁均设有滚轮(13);所述容纳舱(1)的背部外壁呈平面,容纳舱(1)的底部外壁呈内高外低的弧面,且该平面和弧面之间平滑过渡;所述滚轮(13)至少被设置为间隔排列的两列,且每列滚轮(13)均自所述容纳舱(1)的背部外壁上部延伸至底部外壁外侧;轨道(2),其用于与滚轮(13)配合且内高外低,该轨道(2)设置在建筑物(100)缺口(10)的底壁上,容纳舱(1)即通过其底部的滚轮(13)而搁置在该轨道(2)上;限位机构(3),该限位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逃生装置,包括容纳舱(1),该容纳舱(1)具有容纳逃生人员的容纳空间和供逃生人员进出该容纳空间的进出口,所述容纳舱(1)的底部外壁和背部外壁均设有滚轮(13);所述容纳舱(1)的背部外壁呈平面,容纳舱(1)的底部外壁呈内高外低的弧面,且该平面和弧面之间平滑过渡;所述滚轮(13)至少被设置为间隔排列的两列,且每列滚轮(13)均自所述容纳舱(1)的背部外壁上部延伸至底部外壁外侧;轨道(2),其用于与滚轮(13)配合且内高外低,该轨道(2)设置在建筑物(100)缺口(10)的底壁上,容纳舱(1)即通过其底部的滚轮(13)而搁置在该轨道(2)上;限位机构(3),该限位机构(3)与容纳舱(1)相连且能将容纳舱(1)限位在缺口(10)内;解锁机构(4),该解锁机构(4)与容纳舱(1)相连且能解除限位机构(3)的限位,解除限位后,容纳舱(1)将因失去限位机构(3)的限位而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沿轨道(2)下滑而滑出缺口(10);拉绳(5),该拉绳(5)的一端与容纳舱(1)顶部相连而另一端与缺口(10)的顶壁相连;烟雾传感器(20),所述烟雾传感器(20)设置在所述容纳舱(1)的背部外壁,所述烟雾传感器(20)与下述控制板(30)的输入端相连;控制板(30),所述控制板(30)设置在容纳舱(1)上,所述控制板(30)的输出端与下述电机(40)相连;以及电机(40),所述电机(40)设置在容纳舱(1)上,所述电机(40)的输出轴与所述解锁机构(4)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限位块(31)和支撑杆(32),所述限位块(31)的根部与缺口(10)的内壁相连,所述限位块(31)的自由端与所述支撑杆(32)的一端横向相抵,所述支撑杆(32)的另一端与解锁机构(4)相连,所述解锁机构(4)能使限位块(31)和支撑杆(32)分离,使得容纳舱(1)能沿轨道(2)下滑而滑出缺口(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4)包括转轴(42)、转盘(41)和齿轮(43),所述转轴(42)贯穿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炜,谭海萌,张子辰,李雨萌,
申请(专利权)人:刘宏炜,谭海萌,张子辰,李雨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