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道病变治疗手术内镜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8713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化道病变治疗手术内镜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摄像头一,所述壳体的内壁开设有凹槽并通过凹槽固定连接有照明灯,所述壳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输出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靠近顶部的表面固定套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下表面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柱。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传统内镜的定位不够快速准确,使得内镜难以拍摄出有效的监测画面,给使用带来不便,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道病变治疗手术内镜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消化道病变治疗手术内镜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胶囊内镜全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又称“医用无线内镜”。原理是受检者通过口服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借助消化道蠕动使之在消化道内运动并拍摄图像,医生利用体外的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了解受检者的整个消化道情况,从而对其病情做出诊断。胶囊内镜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导线、无痛苦、无交叉感染、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等优点,扩展了消化道检查的视野,克服了传统的插入式内镜所具有的耐受性差、不适用于年老体弱和病情危重等缺陷,可作为消化道疾病的首选方法,而在消化道内,由于胶囊内镜的定位不够快速准确,使得胶囊内镜难以拍摄出有效的监测画面,给使用带来不便,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道病变治疗手术内镜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对传统装置进行改进,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道病变治疗手术内镜定位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摄像头一,所述壳体的内壁开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化道病变治疗手术内镜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摄像头一(2),所述壳体(1)的内壁开设有凹槽并通过凹槽固定连接有照明灯(3),所述壳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上输出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上靠近顶部的表面固定套有转盘(7),所述转盘(7)的下表面开设有螺旋槽(8),所述螺旋槽(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柱(9),所述滑柱(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柱(10),所述壳体(1)的侧面开设有供定位柱(10)穿插的通孔,所述定位柱(10)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道病变治疗手术内镜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摄像头一(2),所述壳体(1)的内壁开设有凹槽并通过凹槽固定连接有照明灯(3),所述壳体(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上输出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上靠近顶部的表面固定套有转盘(7),所述转盘(7)的下表面开设有螺旋槽(8),所述螺旋槽(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柱(9),所述滑柱(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柱(10),所述壳体(1)的侧面开设有供定位柱(10)穿插的通孔,所述定位柱(10)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盘(11),所述支撑盘(11)被转轴(6)贯穿,所述支撑盘(11)的侧面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盘(1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对称的通槽(12),所述通槽(1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挤压杆(13),所述挤压杆(13)的顶部与定位柱(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环(14),所述支撑环(14)的内壁与电机(5)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环(14)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滑动连接有挤压柱(15),所述挤压柱(15)的顶部开设有斜面,所述挤压杆(13)的底部与挤压柱(15)上的斜面滑动连接,所述挤压柱(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6),所述挡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摄像头二(17),所述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孔摄像头二(17)上下滑动的通孔,所述摄像头二(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兆连邵建国曹亮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传染病防治院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