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爱民专利>正文

一种肉牛的饲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861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肉牛的饲养方法,包括养殖场地选择、养殖场地设置、肉牛引种、放养管理、育肥管理、牛舍管理,将育肥分为三个阶段,肉牛育肥前期,牛的饲料转化率较高,需供给大量的营养丰富的粗饲料和适量的含蛋白质较多的精饲料,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及配合饲料,促进骨骼、肌肉和内脏的发育。牛的生长发育早期要饲喂大量的粗料,来满足其消化道的生理要求及骨骼和肌肉的生长需要。育肥后期为脂肪沉积期,要供给充足的热能。这一阶段是提高牛肉品质、确保牛肉安全、增加胴体重和净肉率的关键时期,为肉质改善期。精料补充料保证要有充足的可利用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饲草需要能量大、易消化、适口性好、生物学利用价值高,并可使牛早期出栏。

A Breeding Method for Beef Ca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肉牛的饲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牲畜饲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肉牛的饲养方法。
技术介绍
牛肉是中国人的第二大肉类食品,仅次于猪肉,牛肉相比其它畜肉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相对低,牛肉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且比例均衡,在摄食后几乎可全部被人体吸收利用。牛肉的脂肪含量比猪肉、羊肉低,在10%左右。此外,牛肉中还富含矿物质(钾、锌、镁、铁等)和B族维生素,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档次提高了,对肉类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牛肉以其营养价值和特有的功效得到人们的青睐,牛肉产业成为发展迅速的新兴产业。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牛肉生产国。但长期以来,我国肉牛养殖以农户分散饲养为主,存在诸如科技意识淡薄、管理粗放、养殖周期长、出肉率低、肉质差和大量使用兽药和抗生素等诸多弊端,严重限制了肉牛养殖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新型肉牛养殖技术、解决当前优质牛肉的供求矛盾已经成首要前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肉牛的饲养方法,能促进肉牛生长发育、提高牛肉品质、安全健康、可避免使用兽药和抗生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肉牛的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场地选择:选择无工业污染、空气良好、土地肥沃的山地作为养殖场地;(2)养殖场地设置:养殖场地设置肉牛牛舍和活动区,牛舍与活动区面积比为1:10;牛舍长为12-15米、宽为7-10米、高为2-2.2米,牛舍内建设喂食区和休息区;活动区周围设置围墙,围墙高度为1.6-1.8米,活动区分散设置饮食区;(3)肉牛引种:选择月龄六个月以上、体重150kg以上的牛种,用紫外线消毒器对牛舍进行消毒后入圈舍,隔离饲养一个月以上确诊无病后方可入群;(4)放养管理:在草山上牧草丰盛的季节,将肉牛统一赶到草山上自由放养采食,放养期为2-3个月;除让牛自由采食外,还要进行人工补充饲喂,饲料配方按质量份为稻草20-30份、玉米面6-10份、豆粕3-6份、食盐0.2-0.4份、板蓝根0.8-1.2份、黄芪0.8-1.2份、山楂1.5-2份,每天下午牛从山上回栏后喂一次(5)育肥管理:育肥期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育肥前期:精饲料和粗饲料的的喂食量比为3:7,精饲料的重量组分包括:玉米粉50-60份、食用菌菌渣4-8份、麦麸15-20份、豆粕8-15份、预混料4-8份、食盐0.5-2份、小苏打0.5-1份、添加剂0.5-1份;育肥中期:精饲料和粗饲料的的喂食量比为1:1,精饲料的重量组分包括:玉米粉40-50份、麦麸10-15份、豆饼10-15份、豆粕5-10份、食用菌菌渣4-8份、食盐0.5-2份、预混料5-10份,石粉0.5-1.5份;育肥后期:精饲料和粗饲料的喂食量比为1.5:1,精饲料的重量组分包括:玉米粉40-50份、豆饼25-30份、麦麸10-15份、预混料5-10份、食用菌菌渣2-5份、植物油0.5-1份、食盐0.5-1份、矿物质添加剂0.5-1份;(6)牛舍管理:清扫圈舍,喷洒酚皂液、石炭酸消毒;每天日照时间4-5小时,夏季通风,圈舍温度保持在15-25℃,夏季通风,冬季保温,圈舍内温度不低于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放到山上放养,在牛的高速生长期内让其最大限度自由运动和采食,促进骨架生长,为后期育肥打好基础,同时野外自由无公害放养也可大幅提高牛肉的品质;过程中采用了独特的饲料配方以保证肉牛充足的营养;将育肥分为三个阶段,肉牛育肥前期,牛的饲料转化率较高,需供给大量的营养丰富的粗饲料和适量的含蛋白质较多的精饲料,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及配合饲料,促进骨骼、肌肉和内脏的发育。牛的生长发育早期要饲喂大量的粗料,来满足其消化道的生理要求及骨骼和肌肉的生长需要。育肥后期为脂肪沉积期,要供给充足的热能。这一阶段是提高牛肉品质、确保牛肉安全、增加胴体重和净肉率的关键时期,为肉质改善期。精料补充料保证要有充足的可利用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饲草需要能量大、易消化、适口性好、生物学利用价值高,并可使牛早期出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1)养殖场地选择:选择无工业污染、空气良好、土地肥沃的山地作为养殖场地;(2)养殖场地设置:养殖场地设置肉牛牛舍和活动区,牛舍与活动区面积比为1:10;牛舍长为15米、宽为10米、高为2米,牛舍内建设喂食区和休息区;活动区周围设置围墙,围墙高度为1.6-1.8米,活动区分散设置饮食区;(3)肉牛引种:选择月龄六个月以上、体重150kg以上的牛种,用紫外线消毒器对牛舍进行消毒后入圈舍,隔离饲养一个月以上确诊无病后方可入群;(4)放养管理:在草山上牧草丰盛的季节,将肉牛统一赶到草山上自由放养采食,放养期为2-3个月;除让牛自由采食外,还要进行人工补充饲喂,饲料配方按质量份为稻草25份、玉米面8份、豆粕4份、食盐0.2份、板蓝根0.8份、黄芪0.8份、山楂1.5份,每天下午牛从山上回栏后喂一次(5)育肥管理:育肥期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每日喂食饲料总量按照牛的体重的10%计算;育肥前期:精饲料和粗饲料的的喂食量比为3:7,精饲料的重量组分包括:玉米粉60份、食用菌菌渣5份、麦麸15份、豆粕15份、预混料5份、食盐0.5份、小苏打0.5份、添加剂0.份;育肥中期:精饲料和粗饲料的的喂食量比为1:1,精饲料的重量组分包括:玉米粉50份、麦麸12份、豆饼15份、豆粕6份、食用菌菌渣5份、食盐1.5份、预混料5份,石粉1份;育肥后期:精饲料和粗饲料的喂食量比为1.5:1,精饲料的重量组分包括:玉米粉50份、豆饼25份、麦麸10份、预混料5份、食用菌菌渣5份、植物油0.5份、食盐1份、矿物质添加剂1份;粗饲料是玉米秸、全株玉米青贮、牧草、小麦秸的混合物;育肥阶段精饲料每日分喂食3次,分别在5点、10点和17点;(6)牛舍管理:清扫圈舍,喷洒酚皂液、石炭酸消毒;每天日照时间4-5小时,夏季通风,圈舍温度保持在15-25℃,夏季通风,冬季保温,圈舍内温度不低于5℃。实施例2(1)养殖场地选择:选择无工业污染、空气良好、土地肥沃的山地作为养殖场地;(2)养殖场地设置:养殖场地设置肉牛牛舍和活动区,牛舍与活动区面积比为1:10;牛舍长为15米、宽为10米、高为2米,牛舍内建设喂食区和休息区;活动区周围设置围墙,围墙高度为1.6-1.8米,活动区分散设置饮食区;(3)肉牛引种:选择月龄六个月以上、体重150kg以上的牛种,用紫外线消毒器对牛舍进行消毒后入圈舍,隔离饲养一个月以上确诊无病后方可入群;(4)放养管理:在草山上牧草丰盛的季节,将肉牛统一赶到草山上自由放养采食,放养期为2-3个月;除让牛自由采食外,还要进行人工补充饲喂,饲料配方按质量份为稻草28份、玉米面9份、豆粕5份、食盐0.3份、板蓝根1.2份、黄芪1.2份、山楂2份,每天下午牛从山上回栏后喂一次(5)育肥管理:育肥期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每日喂食饲料总量按照牛的体重的8-12%计算;育肥前期:精饲料和粗饲料的的喂食量比为3:7,精饲料的重量组分包括:玉米粉55份、食用菌菌渣8份、麦麸18份、豆粕12份、预混料6份、食盐1份、小苏打1份、添加剂1份;育肥中期:精饲料和粗饲料的的喂食量比为1:1,精饲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肉牛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场地选择:选择无工业污染、空气良好、土地肥沃的山地作为养殖场地;(2)养殖场地设置:养殖场地设置肉牛牛舍和活动区,牛舍与活动区面积比为1:10;牛舍长为12‑15米、宽为7‑10米、高为2‑2.2米,牛舍内建设喂食区和休息区;活动区周围设置围墙,围墙高度为1.6‑1.8米,活动区分散设置饮食区;(3)肉牛引种:选择月龄六个月以上、体重150kg以上的牛种,用紫外线消毒器对牛舍进行消毒后入圈舍,隔离饲养一个月以上确诊无病后方可入群;(4)放养管理:在草山上牧草丰盛的季节,将肉牛统一赶到草山上自由放养采食,放养期为2‑3个月;除让牛自由采食外,还要进行人工补充饲喂,饲料配方按质量份为稻草20‑30份、玉米面6‑10份、豆粕3‑6份、食盐0 .2‑0 .4份、板蓝根0.8‑1.2份、黄芪0.8‑1.2份、山楂1.5‑2份,每天下午牛从山上回栏后喂一次(5)育肥管理:育肥期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育肥前期:精饲料和粗饲料的的喂食量比为3:7,精饲料的重量组分包括:玉米粉50‑60份、食用菌菌渣4‑8份、麦麸15‑20份、豆粕8‑15份、预混料4‑8份、食盐0.5‑2份、小苏打0.5‑1份、添加剂0.5‑1份;育肥中期:精饲料和粗饲料的的喂食量比为1:1,精饲料的重量组分包括:玉米粉40‑50份、麦麸10‑15份、豆饼10‑15份、豆粕5‑10份、食用菌菌渣4‑8份、食盐0 .5‑2份、预混料5‑10份,石粉0.5‑1.5份;育肥后期:精饲料和粗饲料的喂食量比为1.5:1,精饲料的重量组分包括:玉米粉40‑50份、豆饼25‑30份、麦麸10‑15份、预混料5‑10份、食用菌菌渣2‑5份、植物油0.5‑1份、食盐0.5‑1份、矿物质添加剂0.5‑1份;(6)牛舍管理:清扫圈舍,喷洒酚皂液、石炭酸消毒;每天日照时间4‑5小时,夏季通风,圈舍温度保持在15‑25℃,夏季通风,冬季保温,圈舍内温度不低于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肉牛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场地选择:选择无工业污染、空气良好、土地肥沃的山地作为养殖场地;(2)养殖场地设置:养殖场地设置肉牛牛舍和活动区,牛舍与活动区面积比为1:10;牛舍长为12-15米、宽为7-10米、高为2-2.2米,牛舍内建设喂食区和休息区;活动区周围设置围墙,围墙高度为1.6-1.8米,活动区分散设置饮食区;(3)肉牛引种:选择月龄六个月以上、体重150kg以上的牛种,用紫外线消毒器对牛舍进行消毒后入圈舍,隔离饲养一个月以上确诊无病后方可入群;(4)放养管理:在草山上牧草丰盛的季节,将肉牛统一赶到草山上自由放养采食,放养期为2-3个月;除让牛自由采食外,还要进行人工补充饲喂,饲料配方按质量份为稻草20-30份、玉米面6-10份、豆粕3-6份、食盐0.2-0.4份、板蓝根0.8-1.2份、黄芪0.8-1.2份、山楂1.5-2份,每天下午牛从山上回栏后喂一次(5)育肥管理:育肥期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育肥前期:精饲料和粗饲料的的喂食量比为3:7,精饲料的重量组分包括:玉米粉50-60份、食用菌菌渣4-8份、麦麸15-20份、豆粕8-15份、预混料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张爱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