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8399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4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开关。它包括底座、跷板和中轴,底座内依次排设有第一接线端子和公共接线端子,跷板活动设置公共接线端子上,中轴设置在跷板上,跷板包括基段,基段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段,两连接段的末端分别设有接触段,接触段底面设有银点,基段、连接段和接触段均呈片状,基段竖直设置,两片连接段分别连接基段的前端和后端,两片连接段以及其末端的接触段以基段中心旋转180°对称设置,接触段和连接段之间的夹角a在45°‑135°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基段竖直设置,中轴的梯形槽和基段的弧形凸起配合,中轴更容易推动跷板摆动,接触段的银点和第一接线端子的银点脱离容易,有利于银点摆脱粘连状态。

A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关
本技术涉及开关
,具体地是涉及一种开关。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种开关,其包括第一接线端子、公共接线端子、跷板和中轴,跷板成长条状,跷板中部向下凹陷形成一个凹位,跷板两端底面设有银点,中轴底部对应凹位设有插销,插销置于凹位内,跷板中部设置于公共接线端子上,中轴通过插销拨动跷板摆动,以使跷板的银点与第一接线端子在接触和断开两个状态间切换,其存在有不足之处:该开关结构对于自镇流灯具(LED)的适应性差,跷板银点和第一接线端子的银点经常出现粘连失效的情况,严重影响开关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跷板银点和第一接线端子的银点不易粘连的一种开关。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开关,包括底座、跷板和中轴,底座内依次排设有第一接线端子和公共接线端子,跷板活动设置公共接线端子上,中轴设置在跷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跷板包括基段,基段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段,两连接段的末端分别设有接触段,接触段底面设有银点,基段、连接段和接触段均呈片状,所述基段竖直设置,两片连接段分别连接基段的前端和后端,两片连接段以及其末端的接触段以基段中心旋转180°对称设置,接触段和连接段之间的夹角a在45°-135°之间。基段竖直设置,且接触段和连接段有夹角,夹角优选的为90°,跷板容易被中轴拨动,接触段的银点和第一接线端子的银点脱离容易。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作下述进一步完善。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基段、连接段和接触段三者一体成型,跷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基段顶部延伸有弧形凸起,所述中轴底部设有梯形槽,梯形槽底部开口至槽底面逐渐收窄,梯形槽内对应凸起设有弧形槽,基段顶部置于梯形槽内,弧形凸起插入弧形槽内,中轴更容易推动基段摆动,即推动跷板摆动。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基段底部向下延伸有插销,公共接线端子对应插销设有插孔,插销插入插孔内,基段底面与公共接线端子相抵,跷板和公共接线端子连接稳定,并且能够摆动,而且摆动范围有限制的。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设置在公共接线端子一侧,底座上、在公共接线端子另一侧设有第二接线端子或限位挡块,防止跷板完全摆向一侧无法复位。本技术设计合理,基段竖直设置,接触段和连接段垂直设置,跷板容易被中轴拨动,接触段的银点和第一接线端子的银点脱离容易;基段、连接段和接触段三者一体成型,跷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中轴的梯形槽和基段的弧形凸起配合,中轴更容易推动跷板摆动,有利于银点摆脱粘连状态,公共接线端子和基段通过插销和插孔摆动配合设置,其结构运行稳定,且对跷板摆动范围有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开关的结构示意图(翻转窗门打开状态)。图3为实施例一中跷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中中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一中中轴推动的跷板运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是图5的另一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4所示,一种开关,包括底座1、跷板2、中轴3和按钮4,底座1内依次排设有第一接线端子5、公共接线端子6和限位挡块7,公共接线端子6顶面设有两个插孔61。所述跷板2包括基段21,基段21前端和后端分别向两侧弯折有连接段22,连接段22的末端弯折有接触段23,接触段23底面设有银点24,其中,基段21、连接段22和接触段23均呈片状,基段21和连接段22竖直设置,接触段23和连接段22之间的夹角a为90°,且两片连接段22以及其末端的接触段23以基段21中心旋转180°对称设置。所述基段21底部向下延伸有两个插销210,两个插销210分别插入对应的插孔61内,基段21底面与公共接线端子6顶面相抵,以使跷板2设置在公共接线端子6上。所述基段21顶部延伸有弧形凸起211,所述中轴3底部设有梯形槽31,梯形槽31底部开口至槽底面逐渐收窄,梯形槽31内对应凸起设有弧形槽32。中轴3设置在跷板2上,基段21顶部置于梯形槽31内,弧形凸起211插入弧形槽32内,中轴3顶面安装所述按钮4。参见图5和图6,为了更好的说明跷板2、中轴3、第一接线端子5和公共接线端子6之间的动作过程,第一接线端子5设置在公共接线端子6,公共接线端子6另一侧设有第二接线端子8。公共接线端子6连接火线,第一接线端子5连接零线,第二接线端子8不接线,开关关闭状态,跷板2的基段21向左偏摆,跷板2右端接触段23的银点24与第二接线端子8银点24接触,中轴3向右偏摆,中轴3上的按钮4呈左低右高状态,按下按钮4右端,按钮4带动中轴3向左偏摆,中轴3推动基段21向右偏摆,即跷板2向右偏摆,跷板2左端接触段23的银点24与第一接线端子5银点24接触,公共接线端子6、跷板2和第一接线端子5三者接通导电。通常情况下为了减低成本,开关中只有第一接线端子5和公共接线端子6,公共接线端子6另一端设有限位挡块7以替代第二接线端子8,限位挡块7与底座1是一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包括底座、跷板和中轴,底座内依次排设有第一接线端子和公共接线端子,跷板活动设置公共接线端子上,中轴设置在跷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跷板包括基段,基段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段,两连接段的末端分别设有接触段,接触段底面设有银点,基段、连接段和接触段均呈片状,所述基段竖直设置,两片连接段分别连接基段的前端和后端,两片连接段以及其末端的接触段以基段中心旋转180°对称设置,接触段和连接段之间的夹角a在45°‑135°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包括底座、跷板和中轴,底座内依次排设有第一接线端子和公共接线端子,跷板活动设置公共接线端子上,中轴设置在跷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跷板包括基段,基段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段,两连接段的末端分别设有接触段,接触段底面设有银点,基段、连接段和接触段均呈片状,所述基段竖直设置,两片连接段分别连接基段的前端和后端,两片连接段以及其末端的接触段以基段中心旋转180°对称设置,接触段和连接段之间的夹角a在45°-135°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段、连接段和接触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锡强陈郁葱赖庆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福田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