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网络用户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8331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4 0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宽带网络用户识别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正面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指纹识别模块、白光二维扫描模组和RFID识别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白光二维扫描模组和RFID识别模块均嵌入设置在外壳上,所述白光二维扫描模组设置在外壳的正面正中心处,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和RFID识别模块对称设置在白光二维扫描模组的两侧,所述外壳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控制芯片、GPS定位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蓄电池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指纹识别模块、白光二维扫描模组、RFID识别模块、高清摄像头和GPS定位模块,解决了传统的宽带网络用户识别装置识别方法单一,使用不便,识别信息过于简单造成合法终端易被盗用的问题。

Broadband Network User Identific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宽带网络用户识别装置
本技术涉及宽带识别
,具体为宽带网络用户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网络在飞速发展的同时,网络的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发生网络盗用会对用户甚至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所以网络终端的设备识别问题尤为重要,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智能终端的身份识别的方法不是非常的安全可靠,传统网络中,只有用户名口令、SIM卡等针对用户的识别方法,没有终端的身份标识方法,在终端被盗窃或者终端被非法入侵时,攻击者盗用合法用户的身份信息,由于身份标识的信息太少而且过于简单,所以在身份识别的环节,危害是难以防范的,故本技术设计宽带网络用户识别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CN107666404A,授权公告2018.02.06公开了一种宽带网络用户识别方法和装置,涉及大数据领域,其中,本专利技术的宽带网络用户识别方法包括:提取宽带网络深度包检测技术DPI数据中的关键词信息,包括社交网站账号信息和/或域名信息;根据移动用户识别信息匹配关键词信息,确定宽带网络DPI数据的源用户,其中,移动用户识别信息包括用户标识和用户信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的社交网站账号信息、用户常用的域名信息。该专利中的宽带网络用户识别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该宽带网络用户识别装置识别方法单一,使用不便,且识别方式过于简单,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宽带网络用户识别装置,解决了传统的宽带网络用户识别装置识别方法单一,使用不便,识别信息过于简单造成合法终端易被盗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宽带网络用户识别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正面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指纹识别模块、白光二维扫描模组和RFID识别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白光二维扫描模组和RFID识别模块均嵌入设置在外壳上,所述白光二维扫描模组设置在外壳的正面正中心处,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和RFID识别模块对称设置在白光二维扫描模组的两侧,所述外壳的背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天线和网线接口,所述外壳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控制芯片、GPS定位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蓄电池组,所述控制芯片设置在外壳的内部正中心处,所述GPS定位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对称设置在控制芯片的两侧,所述蓄电池组设置在GPS定位模块的下方。优选的,所述外壳的正面边缘处设置有美观灯,所述美观灯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美观灯均匀设置在外壳的正面四周,且所述白光二维扫描模组正上方的美观灯内设置有高清摄像头。优选的,所述天线设置有两个,所述网线接口设置有五个,五个所述网线接口等间距设置在外壳背侧面的中部,两个所述天线对称设置在网线接口的两侧。优选的,所述外壳的背侧面端部亦设置有电源线。优选的,所述指纹识别模块的输出端、白光二维扫描模组的输出端、RFID识别模块的输出端、高清摄像头的输出端和GPS定位模块的输出端均与控制芯片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芯片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远程监控中心网络连接,所述远程监控中心处分别设置有显示屏和声光报警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宽带网络用户识别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指纹识别模块、白光二维扫描模组或RFID识别模块输入验证信息,将验证信息传给控制芯片,若验证信息准确则控制芯片则认为设备已经成功识别,准许接入网络,然后进行后续的验证、授权及业务交互工作,控制芯片亦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信息传给远程监控中心,若信息不匹配,则声光报警器发出声响,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多种识别方法配合使用,使得该装置使用更加方便,且安全性高,网络不易被侵入。(2)本技术通过设置高清摄像头,当用户在验证信息时,通过高清摄像头可将用户的面貌信息记录下来,可通过显示屏进行实时监控,避免不法人员盗用网络,高清摄像头设置在美观灯内,隐蔽性好,不易被发现。(3)本技术通过设置GPS定位模块,可时刻追踪该装置的位置,避免不法分子盗取该装置,若该装置被盗取后,能快速知道其位置,能第一时间解决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背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原理框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外壳;2、指纹识别模块;3、白光二维扫描模组;4、RFID识别模块;5、美观灯;6、高清摄像头;7、天线;8、网线接口;9、控制芯片;10、GPS定位模块;11、无线通信模块;12、远程监控中心;13、显示屏;14、声光报警器;15、蓄电池组;16、电源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宽带网络用户识别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正面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指纹识别模块2、白光二维扫描模组3和RFID识别模块4,指纹识别模块2、白光二维扫描模组3和RFID识别模块4均嵌入设置在外壳1上,白光二维扫描模组3设置在外壳1的正面正中心处,指纹识别模块2和RFID识别模块4对称设置在白光二维扫描模组3的两侧,指纹识别模块2设置为ADST型号为A24的指纹模块,白光二维扫描模组3设置为MASUNG品牌的嵌入式二维码扫描模组,RFID识别模块4设置为锦瑞达生产的型号为JRD-40505W的超高频RFID模块,外壳1的正面边缘处设置有美观灯5,美观灯5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美观灯5均匀设置在外壳1的正面四周,且白光二维扫描模组3正上方的美观灯5内设置有高清摄像头6,通过高清摄像头6可将用户的面貌信息记录下来,可通过显示屏13进行实时监控,避免不法人员盗用网络,美观灯5主要起到隐蔽高清摄像头6的作用,使得高清摄像头6不易被发现,外壳1的背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天线7和网线接口8,天线7设置有两个,网线接口8设置有五个,五个网线接口8等间距设置在外壳1背侧面的中部,两个天线7对称设置在网线接口8的两侧,外壳1的背侧面端部亦设置有电源线16,外壳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控制芯片9、GPS定位模块10、无线通信模块11和蓄电池组15,控制芯片9设置为型号为STC89C51的单片机,GPS定位模块10设置为索工生产的型号为D2的GPS定位追踪器,无线通信模块11设置为万科盛生产的型号为CC1101模块,该装置通过电源线16接入电源进行使用,若电源线16断开时,也能通过蓄电池组15进行临时供电,且蓄电池组15能对GPS定位模块10进行长时间供电,及时该装置被盗窃,也能通过GPS定位模块10快速准确定位,通过设置GPS定位模块10,可时刻追踪该装置的位置,避免不法分子盗取该装置,若该装置被盗取后,能快速知道其位置,能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控制芯片9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正中心处,GPS定位模块10和无线通信模块11对称设置在控制芯片9的两侧,蓄电池组15设置在GPS定位模块10的下方,指纹识别模块2的输出端、白光二维扫描模组3的输出端、RFID识别模块4的输出端、高清摄像头6的输出端和GPS定位模块10的输出端均与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宽带网络用户识别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正面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指纹识别模块(2)、白光二维扫描模组(3)和RFID识别模块(4),所述指纹识别模块(2)、白光二维扫描模组(3)和RFID识别模块(4)均嵌入设置在外壳(1)上,所述白光二维扫描模组(3)设置在外壳(1)的正面正中心处,所述指纹识别模块(2)和RFID识别模块(4)对称设置在白光二维扫描模组(3)的两侧,所述外壳(1)的背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天线(7)和网线接口(8),所述外壳(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控制芯片(9)、GPS定位模块(10)、无线通信模块(11)和蓄电池组(15),所述控制芯片(9)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正中心处,所述GPS定位模块(10)和无线通信模块(11)对称设置在控制芯片(9)的两侧,所述蓄电池组(15)设置在GPS定位模块(10)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宽带网络用户识别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正面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指纹识别模块(2)、白光二维扫描模组(3)和RFID识别模块(4),所述指纹识别模块(2)、白光二维扫描模组(3)和RFID识别模块(4)均嵌入设置在外壳(1)上,所述白光二维扫描模组(3)设置在外壳(1)的正面正中心处,所述指纹识别模块(2)和RFID识别模块(4)对称设置在白光二维扫描模组(3)的两侧,所述外壳(1)的背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天线(7)和网线接口(8),所述外壳(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控制芯片(9)、GPS定位模块(10)、无线通信模块(11)和蓄电池组(15),所述控制芯片(9)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正中心处,所述GPS定位模块(10)和无线通信模块(11)对称设置在控制芯片(9)的两侧,所述蓄电池组(15)设置在GPS定位模块(10)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网络用户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正面边缘处设置有美观灯(5),所述美观灯(5)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乔金鹏覃振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共建恒业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