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手机盖气密性检测的夹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8217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4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手机盖气密性检测的夹紧机构,底座上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下端设有通气槽,其相对两侧侧壁上设有第二安装槽,另外一侧侧壁上端设有第一限位柱,底座上位于第一限位柱一侧侧壁上设有与通气槽相连通的通气孔,该底座上设有插孔,插孔水平贯穿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内设有第二限位柱,第二限位柱上靠近第一安装槽一侧侧壁上部具有倾斜压装面,底座上远离第一限位柱一侧侧壁上设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转轴插装入插孔中,第二限位柱嵌套在转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旋转电机带动第二限位柱转动,使其压紧放置于第一安装槽内的手机壳,第二限位柱不仅可以起到安装手机壳时的导向作用,又可以实现压紧作用。

A clamping mechanism for airtightness detection of mobile phone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手机盖气密性检测的夹紧机构
本技术涉及气密性检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手机盖气密性检测的夹紧机构。
技术介绍
伴随着手机应用性能的逐渐提升,其常规的物理指标也在提升,手机是否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已成为重要的检验指标,而检测防水性能要求手机具有优异的密封性,作为防水第一关的手机壳的防水性成为生产商的检测重点。因手机壳不具备充气口,需要将其放置在与其匹配的夹紧机构中,并向夹紧机构中充气,对内部气压进行监测,最后经过一系列的运算可以得出气体的泄漏值,根据泄漏值检测出手机壳的气密性能和IP防水等级。现有的夹紧机构需要将手机壳通过设置在夹紧机构下部的吸盘将手机壳吸附固定,在进行气密性测试时,还需要另外的压紧机构对手机壳进行压紧,造成设备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手机盖气密性检测的夹紧机构,通过旋转电机带动第二限位柱转动,使其压紧放置于第一安装槽内的手机壳,第二限位柱不仅可以起到安装手机壳时的导向作用,又可以实现压紧作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手机盖气密性检测的夹紧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用于放置手机壳的第一安装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手机盖气密性检测的夹紧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中部设有用于放置手机壳的第一安装槽(2),所述第一安装槽(2)的下端设有闭合的环形通气槽(3),该第一安装槽(2)相对两侧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安装槽(4),其另外一侧侧壁的上端设有第一限位柱(5),所述底座上位于第一限位柱(5)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一对与通气槽相连通的通气孔,该底座(1)上设有一对水平贯穿其本体的插孔(6),且所述插孔(6)水平贯穿第二安装槽(4),所述第二安装槽(4)内设有第二限位柱(7),所述第二限位柱(7)上靠近第一安装槽(2)一侧的侧壁上部具有倾斜压装面(8),所述底座(1)上远离第一限位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手机盖气密性检测的夹紧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中部设有用于放置手机壳的第一安装槽(2),所述第一安装槽(2)的下端设有闭合的环形通气槽(3),该第一安装槽(2)相对两侧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安装槽(4),其另外一侧侧壁的上端设有第一限位柱(5),所述底座上位于第一限位柱(5)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一对与通气槽相连通的通气孔,该底座(1)上设有一对水平贯穿其本体的插孔(6),且所述插孔(6)水平贯穿第二安装槽(4),所述第二安装槽(4)内设有第二限位柱(7),所述第二限位柱(7)上靠近第一安装槽(2)一侧的侧壁上部具有倾斜压装面(8),所述底座(1)上远离第一限位柱(5)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一对旋转电机(9),一对所述旋转电机(9)的转轴(10)可转动的插装入一对插孔(6)中,所述第二限位柱(7)嵌套在转轴(1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手机盖气密性检测的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槽(3)与第一安装槽(2)的侧壁之间具有用于与手机壳外侧相抵接的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健文棕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运昊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