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脱水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8091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4 00:25
一种石墨脱水烘干装置,包括干燥筒,所述的干燥筒固定设置在底座上,干燥筒顶部设有进料管,底座为中空结构,底座的一端侧壁上设有进气孔,远离进气孔的底座另一端内设有风机,风机的进气端朝向进气孔方向设置,风机的出气端上设有进气管,进气管竖直向上穿过底座顶面设置,进气管远离底座的一端与干燥筒侧壁连接,干燥筒上设有与进气管对称的第一出气管,第一出气管远离干燥筒的一端设置在底座设有进气孔的一端的顶面上。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烘干效率更高,结构更加简单,占用空间更小的石墨脱水烘干设备。

A Graphite Dehydration and Dr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脱水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天然石墨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石墨脱水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石墨是元素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每个碳原子的周边连结着另外三个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构成共价分子。由于每个碳原子均会放出一个电子,那些电子能够自由移动,因此石墨属于导电体。石墨是其中一种最软的矿物,它的用途包括制造铅笔芯和润滑剂。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在石墨料浮选作业之后,需要对石墨料进行脱水烘干作业,现有的脱水烘干一般采用煤炉烧坑的方式,并每间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翻料,它占用厂房面积大,工人劳动强度高,污染严重,生产操作方式落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石墨脱水烘干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烘干效率更高,结构更加简单,占用空间更小的石墨脱水烘干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墨脱水烘干装置,包括干燥筒,所述的干燥筒固定设置在底座上,干燥筒顶部设有进料管,底座为中空结构,底座的一端侧壁上设有进气孔,远离进气孔的底座另一端内设有风机,风机的进气端朝向进气孔方向设置,风机的出气端上设有进气管,进气管竖直向上穿过底座顶面设置,进气管远离底座的一端与干燥筒侧壁连接,干燥筒上设有与进气管对称的第一出气管,第一出气管远离干燥筒的一端设置在底座设有进气孔的一端的顶面上。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底座内设有电加热管,电加热管设置在底座内的中部位置。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干燥筒为圆柱筒状结构,干燥筒的轴线水平设置,干燥筒内设有旋转板,旋转板与穿设在干燥筒轴线上的转轴固定连接,转轴通过设置在干燥筒外的驱动装置驱动。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旋转板中部设有轴孔,旋转板两端设有刮板,所述的刮板是由多块板件等间距组成,相邻两块板件之间形成缺口。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刮板靠近干燥筒内侧壁的一面为凸弧面,凸弧面所对应圆的直径与干燥筒截面直径相同。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出气管上分设有一根支管,支管的出气端与设置在底座上的检测箱连通,检测箱内设有电子秤,电子秤上设有吸附剂。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检测箱顶部还设有第二出气管。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吸附剂为五氧化二磷。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石墨脱水烘干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石墨脱水烘干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自动化的石墨料翻拌,提高了石墨烘干效率,避免了石墨堆积导致的内层石墨烘干耗时长,效果差的情况;(2)依靠电加热管代替烧煤进行供热,降低了能耗,并减少了污染;(3)通过检测箱能够检测输出空气中的含水率,从而能够更快的获悉脱水烘干进度,避免长时间的作业导致的电能浪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旋转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加热管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加热管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检测箱结构示意图。图中:干燥筒1,底座2,进料管3,旋转板4,转轴5,进气管6,第一出气管7,支管8,检测箱9,电加热管10,轴孔11,刮板12,缺口13,电子秤14,吸附剂15,第二出气管16,进气孔17,风机18。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中,一种石墨脱水烘干装置,包括干燥筒1,所述的干燥筒1固定设置在底座2上,干燥筒1顶部设有进料管3,底座2为中空结构,底座2的一端侧壁上设有进气孔17,远离进气孔17的底座2另一端内设有风机18,风机18的进气端朝向进气孔17方向设置,风机18的出气端上设有进气管6,进气管6竖直向上穿过底座2顶面设置,进气管6远离底座2的一端与干燥筒1侧壁连接,干燥筒1上设有与进气管6对称的第一出气管7,第一出气管7远离干燥筒1的一端设置在底座2设有进气孔17的一端的顶面上。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底座2内设有电加热管10,电加热管10设置在底座2内的中部位置。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干燥筒1为圆柱筒状结构,干燥筒1的轴线水平设置,干燥筒1内设有旋转板4,旋转板4与穿设在干燥筒1轴线上的转轴5固定连接,转轴5通过设置在干燥筒1外的驱动装置驱动。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旋转板4中部设有轴孔11,旋转板4两端设有刮板12,所述的刮板12是由多块板件等间距组成,相邻两块板件之间形成缺口13。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刮板12靠近干燥筒1内侧壁的一面为凸弧面,凸弧面所对应圆的直径与干燥筒1截面直径相同。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出气管7上分设有一根支管8,支管8的出气端与设置在底座2上的检测箱9连通,检测箱9内设有电子秤14,电子秤14上设有吸附剂15。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检测箱9顶部还设有第二出气管1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吸附剂15为五氧化二磷。本装置的原理如下:如图1所示,将浮选后的石墨精料由进料管3投入干燥筒1内,启动转轴5的驱动机构、风机18以及电加热管10,空气由底座2一端的进气孔17输入,空气穿过电加热管10之后被加热,热空气在风机18的作用下,由进气管6进入干燥筒1内,对石墨料进行加热脱水,同时,干燥筒1内的旋转板4持续旋转,并对石墨进行翻拌,在翻拌过程中,部分石墨由缺口13掉落,而部分石墨随刮板12进行旋转,有效保障了石墨堆料中内层石墨的脱水烘干效果,然后热空气由第一出气管7输出,再次回到底座2内,随着进入的冷空气再次加热后重复上述烘干作业,以避免热量的浪费,减少预热空气所消耗的电能;在进行一段时间的脱水烘干作业之后,开启支管8上的阀门,使第一出气管7中的热空气部分进入检测箱9内,在吸附剂15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水分被吸收,电子秤14读数持续增大,当电子秤14读数不再增大时,表示脱水烘干作业已经完成,此时关闭启动转轴5的驱动机构、风机18以及电加热管10即可。其中干燥筒底部的侧壁上可设置出料口,在完成烘干作业之后,便于输出烘干的石墨料。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在石墨脱水烘干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自动化的石墨料翻拌,提高了石墨烘干效率,避免了石墨堆积导致的内层石墨烘干耗时长,效果差的情况;依靠电加热管代替烧煤进行供热,降低了能耗,并减少了污染;通过检测箱能够检测输出空气中的含水率,从而能够更快的获悉脱水烘干进度,避免长时间的作业导致的电能浪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脱水烘干装置,包括干燥筒(1),其特征是:所述的干燥筒(1)固定设置在底座(2)上,干燥筒(1)顶部设有进料管(3),底座(2)为中空结构,底座(2)的一端侧壁上设有进气孔(17),远离进气孔(17)的底座(2)另一端内设有风机(18),风机(18)的进气端朝向进气孔(17)方向设置,风机(18)的出气端上设有进气管(6),进气管(6)竖直向上穿过底座(2)顶面设置,进气管(6)远离底座(2)的一端与干燥筒(1)侧壁连接,干燥筒(1)上设有与进气管(6)对称的第一出气管(7),第一出气管(7)远离干燥筒(1)的一端设置在底座(2)设有进气孔(17)的一端的顶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脱水烘干装置,包括干燥筒(1),其特征是:所述的干燥筒(1)固定设置在底座(2)上,干燥筒(1)顶部设有进料管(3),底座(2)为中空结构,底座(2)的一端侧壁上设有进气孔(17),远离进气孔(17)的底座(2)另一端内设有风机(18),风机(18)的进气端朝向进气孔(17)方向设置,风机(18)的出气端上设有进气管(6),进气管(6)竖直向上穿过底座(2)顶面设置,进气管(6)远离底座(2)的一端与干燥筒(1)侧壁连接,干燥筒(1)上设有与进气管(6)对称的第一出气管(7),第一出气管(7)远离干燥筒(1)的一端设置在底座(2)设有进气孔(17)的一端的顶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脱水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2)内设有电加热管(10),电加热管(10)设置在底座(2)内的中部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脱水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筒(1)为圆柱筒状结构,干燥筒(1)的轴线水平设置,干燥筒(1)内设有旋转板(4),旋转板(4)与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巍岳新卿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新成石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