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瑞壮专利>正文

一种热泵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805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4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热泵机组,涉及热泵技术领域,冷凝器固定在蒸发器下方,所述冷凝器包括冷凝外管和冷凝内管,所述冷凝内管穿设在冷凝外管内,所述蒸发器包括蒸发外管和蒸发内管,所述蒸发内管穿设在蒸发外管内,在所述蒸发外管与蒸发内管之间形成蒸发冷媒流道,在所述冷凝外管与冷凝内管之间形成冷凝冷媒流道,所述冷凝内管与蒸发内管均为螺纹管,增大了蒸发冷媒流道和冷凝冷媒流道的压强,冷媒在蒸发冷媒流道和冷凝冷媒流道内高速螺旋流动,有效提高了热泵的热效率。而且本实施例将冷凝器设置了蒸发器下方,利用系统自身压力使润滑油自动返回至润滑油箱内,省去了油分离器等部件,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了热泵机组的成本。

A Heat Pump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泵机组
本技术涉及热泵
,具体涉及一种热泵机组。
技术介绍
热泵是一种充分利用低品位热能的高效节能装置。热量可以自发的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中去,但不能自发地沿相反方向进行。热泵的工作原理就是以逆循环方式迫使热量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的机械装置,它仅消耗少量的逆循环净功,就可以得到较大的供热量,可以有效地把难以应用的低品位热能利用起来达到节能目的。热泵通常是先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获取低品位热能,经过电力做功,然后再向人们提供可被利用的高品位热能。现有的热泵机组的冷媒在蒸发器、冷凝器中无法与水进行充分换热,蒸发器、冷凝器的换热效率低,导致热泵系统的热效率低,能耗高。另外现有热泵机组都需要油分离器将润滑油分离出来,导致整个热泵机组的结构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泵机组,用以解决现有热泵机组热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具体地,该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冷凝器固定在蒸发器下方,所述冷凝器包括冷凝外管和冷凝内管,所述冷凝内管穿设在冷凝外管内,所述蒸发器包括蒸发外管和蒸发内管,所述蒸发内管穿设在蒸发外管内,所述冷凝内管与蒸发内管均为螺纹管,在所述蒸发外管与蒸发内管之间形成蒸发冷媒流道,在所述冷凝外管与冷凝内管之间形成冷凝冷媒流道,所述压缩机连接在蒸发冷媒流道的出口与冷凝冷媒流道的入口之间,所述冷凝冷媒流道的出口通过节流阀连接所述蒸发冷媒流道的入口。所述的冷凝器与蒸发器的蒸发面积比例为1:1.05。所述的蒸发外管和蒸发内管均为螺旋盘管,所述蒸发内管伸出蒸发外管的两个端分别连接有蒸发水管头,所述蒸发水管头的内壁和外壁均光滑设置,两个所述蒸发水管头之间为螺纹管。所述的蒸发内管的外壁与蒸发外管的内壁相接触,所述蒸发内管外壁上的螺纹槽构成蒸发冷媒流道。所述的冷凝外管和冷凝内管均为螺旋盘管,所述冷凝内管伸出冷凝外管的两个端设有冷凝水管头,所述冷凝水管头的内壁和外壁均光滑设置,两个所述冷凝水管头之间为螺纹管。所述的冷凝内管的外壁与冷凝外管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冷凝内管外壁上的螺纹槽构成冷凝冷媒流道。所述的热泵机组还包括一个支撑架,所述压缩机和蒸发器固定在支撑架的上部,所述冷凝器固定在支撑架的下部。所述的支撑架上部固定有两个压缩机和两个蒸发器,所述支撑架的下部固定有两个冷凝器,每个所述压缩机连接一个蒸发器和一个冷凝器,所述两个蒸发器和两个冷凝器并联设置。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将冷凝内管与蒸发内管均设置为螺纹管,增大了蒸发冷媒流道和冷凝冷媒流道的压强,冷媒在蒸发冷媒流道和冷凝冷媒流道内高速螺旋流动,与冷凝内管、蒸发内管内的水充分换热,有效提高了热泵的热效率。而且本实施例将冷凝器设置了蒸发器下方,利用系统自身压力使润滑油自动返回至润滑油箱内,省去了油分离器等部件,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了热泵机组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支撑架2-压缩机3-蒸发器4-节流阀5-冷凝器6-蒸发外管7-蒸发内管8-蒸发水管头9-冷凝外管10-冷凝内管11-冷凝水管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内”、“外”、“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1参见图1,该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2、冷凝器5和蒸发器3,冷凝器5固定在蒸发器3下方,热泵机组还包括一个支撑架1,压缩机2和蒸发器3固定在支撑架1的上部,冷凝器5固定在支撑架1的下部。本实施例将冷凝器5设置了蒸发器3下方,利用系统自身压力使润滑油自动返回至润滑油箱内,省去了油分离器等部件,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了热泵机组的成本,每台热泵机组可以降低成本1000元以上。参见图2~3,蒸发器3包括蒸发外管6和蒸发内管7,蒸发内管7穿设在蒸发外管6内,在蒸发外管6与蒸发内管7之间形成蒸发冷媒流道,蒸发外管6和蒸发内管7均为螺旋盘管,蒸发内管7同步穿设在蒸发外管6内,蒸发内管7为螺纹管,蒸发内管7伸出蒸发外管6的两个端分别连接有蒸发水管头8,蒸发水管头8的内壁和外壁均光滑设置,两个蒸发水管头8之间为螺纹管。蒸发内管7的外壁与蒸发外管6的内壁相接触,蒸发内管7外壁上的螺纹槽构成蒸发冷媒流道,通过一个套设在蒸发外管6外侧的蒸发内管7端部的密封管将蒸发内管7的外部密封,冷媒通过密封管连通蒸发冷媒流道,蒸发内管7与蒸发外管6内壁相接触,保证蒸发冷媒流道具有足够的压强,冷媒在蒸发冷媒流道内与蒸发内管7内的水充分换热,最大限度的提高冷媒的换热效率。参见图4~5,冷凝器5包括冷凝外管9和冷凝内管10,冷凝内管10穿设在冷凝外管9内,在冷凝外管9与冷凝内管10之间形成冷凝冷媒流道,冷凝外管9和冷凝内管10均为螺旋盘管,冷凝内管10同步穿设在冷凝外管9内,冷凝内管10为螺纹管,冷凝内管10伸出冷凝外管9的两个端设有冷凝水管头11,冷凝水管头11的内壁和外壁均光滑设置,两个冷凝水管头11之间为螺纹管。冷凝内管10的外壁与冷凝外管9的内壁相接触,冷凝内管10外壁上的螺纹槽构成冷凝冷媒流道,通过一个套设在冷凝外管9外侧的冷凝内管10端部的密封管将冷凝内管10的外部密封,冷媒通过密封管连通冷凝冷媒流道,冷媒在冷凝冷媒流道内与冷凝内管10内的水充分换热,最大限度的提高冷媒的换热效率。压缩机2连接在蒸发冷媒流道的出口与冷凝冷媒流道的入口之间,冷凝冷媒流道的出口通过节流阀4连接蒸发冷媒流道的入口。本实施例中冷凝器5与蒸发器3的蒸发面积比例为1:1.05,经过试验验证,冷凝器5与蒸发器3的蒸发面积比例为1:1.05时热泵机组的热效率是最高的。本技术实施例将冷凝内管10与蒸发内管7均设置为螺纹管,增大了蒸发冷媒流道和冷凝冷媒流道的压强,冷媒在蒸发冷媒流道和冷凝冷媒流道内高速螺旋流动,与冷凝内管10、蒸发内管7内的水充分换热,有效提高了热泵的热效率,经过测试,相比于市面上同功率机组,能够提高热效率15%~30%。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支撑架1上部固定有两个压缩机2和两个蒸发器3,支撑架1的下部固定有两个冷凝器5,每个压缩机2连接一个蒸发器3和一个冷凝器5构成一个机组单元,两个蒸发器3和两个冷凝器5并联设置,两个机组单元可以一用一备,也可以根据所需要制热或制冷的功率要求选择一个压缩机2工作或者两个压缩机2同步工作,降低热泵机组的能耗。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2)、冷凝器(5)和蒸发器(3),所述冷凝器(5)固定在蒸发器(3)下方,所述冷凝器(5)包括冷凝外管(9)和冷凝内管(10),所述冷凝内管(10)穿设在冷凝外管(9)内,所述蒸发器(3)包括蒸发外管(6)和蒸发内管(7),所述蒸发内管(7)穿设在蒸发外管(6)内,所述冷凝内管(10)与蒸发内管(7)均为螺纹管,在所述蒸发外管(6)与蒸发内管(7)之间形成蒸发冷媒流道,在所述冷凝外管(9)与冷凝内管(10)之间形成冷凝冷媒流道,所述压缩机(2)连接在蒸发冷媒流道的出口与冷凝冷媒流道的入口之间,所述冷凝冷媒流道的出口通过节流阀(4)连接所述蒸发冷媒流道的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2)、冷凝器(5)和蒸发器(3),所述冷凝器(5)固定在蒸发器(3)下方,所述冷凝器(5)包括冷凝外管(9)和冷凝内管(10),所述冷凝内管(10)穿设在冷凝外管(9)内,所述蒸发器(3)包括蒸发外管(6)和蒸发内管(7),所述蒸发内管(7)穿设在蒸发外管(6)内,所述冷凝内管(10)与蒸发内管(7)均为螺纹管,在所述蒸发外管(6)与蒸发内管(7)之间形成蒸发冷媒流道,在所述冷凝外管(9)与冷凝内管(10)之间形成冷凝冷媒流道,所述压缩机(2)连接在蒸发冷媒流道的出口与冷凝冷媒流道的入口之间,所述冷凝冷媒流道的出口通过节流阀(4)连接所述蒸发冷媒流道的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5)与蒸发器(3)的蒸发面积比例为1:1.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外管(6)和蒸发内管(7)均为螺旋盘管,所述蒸发内管(7)伸出蒸发外管(6)的两个端分别连接有蒸发水管头(8),所述蒸发水管头(8)的内壁和外壁均光滑设置,两个所述蒸发水管头(8)之间为螺纹管。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瑞壮
申请(专利权)人:董瑞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