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允善专利>正文

用于冲压模具的剥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7940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冲压模具的剥离装置,更具体地,是为了在冲压模具中利用冲头的穿孔作业中,当穿孔之后冲头后退移动时,使冲头和面板分离,以防止面板跟随上升,改善剥离装置的结构,从而能够提高作业的生产性及效率而发明专利技术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构成的用于冲压模具的剥离装置中,所述剥离装置(100)构成为:在用于冲压模具的上模具或者凸轮滑块(3)的前方安装有包括冲头(16)的冲头支架(10),在所述冲头支架(10)的前面固定安装有外壳(30),该外壳(30)在内部设置有弹性部件(50)和按压部件(70),所述按压部件(70)接触于冲压对象物并带着回复弹性力被压缩,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装置(100)包括:外壳(30),在圆筒形的内径面上从一侧朝向另一侧连续形成有按压部件移动部(31)和弹性部件收容部(35),在另一侧的外径面上突出形成有具有固定孔(39a)的支撑部(39),以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冲头支架(10)的前面;移动板(40),从所述外壳(30)的另一侧方向插入所述弹性部件收容部(35)中并卡止在所述按压部件移动部(31)的阶梯部上,在中央形成有所述冲头(16)通过的孔;弹性部件(50),在中央形成有所述冲头(16)通过的孔,并插入所述弹性部件收容部(35)中,所述移动板(40)沿着所述弹性部件收容部(35)移动时,所述弹性部件(50)被压缩;固定板(60),在中央具有所述冲头(16)通过的孔,从所述外壳(30)的另一侧插入开放的所述弹性部件收容部(35)的内径面之后,将所述外壳(30)的另一侧前端压入装配而结合;按压部件(70),在另一侧设置有从所述外壳(30)的一侧方向在所述按压部件移动部(31)中可滑动地插入并与所述移动板(40)抵接的引导部(71),在一侧突出地连续形成有具有比所述引导部(71)更小的直径的引出部(72),在中央成型有所述冲头(16)移动的长度方向的销贯通孔(73);固定环(80),可拆卸地插入形成于所述按压部件移动部(31)的内径面一侧前端的环插入槽(32)中,以限制所述按压部件(70)的引导部(71)沿一侧方向移动。

Peeling Device for Stamp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冲压模具的剥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冲压模具的剥离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在冲压模具中利用冲头的穿孔作业中,当穿孔之后冲头后退移动时,使冲头和面板分离,以防止面板跟随上升,改善剥离装置的结构,从而能够提高作业的生产性及效率。
技术介绍
通常,用于模具的凸轮单元是安装在冲压模具以转换垂直往复运动的作业方向而可进行角度运动的,如图1所示,盒子形状的凸轮底座1的底表面上安装有可沿前后方向滑动的凸轮滑块3,凸轮滑块3上形成有能够插入回位弹簧5的弹簧槽6,下部设置有凸轮驱动件7。如上所述地构成的凸轮单元的操作过程如图2所示,凸轮底座1整体下降,凸轮滑块3的底表面的滑动槽8沿着凸轮驱动件7的上面的滑板9导向移动,回位弹簧5带着弹性被压缩,凸轮滑块3前进,使冲头16对固定安装在夹具14上的面板进行冲压。但是,上述现有的凸轮单元构成为仅通过回位弹簧的回复弹性使对面板产品完成冲压作业后的冲头向相反方向回位,因此,目前频繁出现在抗拉强度增加的如高张力钢板等面板以及厚度厚的面板中因冲头和面板之间的摩擦阻力变大而回位移动上发生问题的情况,因此存在不能高速冲压或者凸轮滑块或冲头损坏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冲压模具的剥离装置,所述剥离装置(100)构成为:在用于冲压模具的上模具或者凸轮滑块(3)的前方安装有包括冲头(16)的冲头支架(10),在所述冲头支架(10)的前面固定安装有外壳(30),该外壳(30)在内部设置有弹性部件(50)和按压部件(70),所述按压部件(70)接触于冲压对象物并带着回复弹性力被压缩,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装置(100)包括:外壳(30),在圆筒形的内径面上从一侧朝向另一侧连续形成有按压部件移动部(31)和弹性部件收容部(35),在另一侧的外径面上突出形成有具有固定孔(39a)的支撑部(39),以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冲头支架(10)的前面;移动板(40),从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用于冲压模具的剥离装置,所述剥离装置(100)构成为:在用于冲压模具的上模具或者凸轮滑块(3)的前方安装有包括冲头(16)的冲头支架(10),在所述冲头支架(10)的前面固定安装有外壳(30),该外壳(30)在内部设置有弹性部件(50)和按压部件(70),所述按压部件(70)接触于冲压对象物并带着回复弹性力被压缩,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装置(100)包括:外壳(30),在圆筒形的内径面上从一侧朝向另一侧连续形成有按压部件移动部(31)和弹性部件收容部(35),在另一侧的外径面上突出形成有具有固定孔(39a)的支撑部(39),以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冲头支架(10)的前面;移动板(40),从所述外壳(30)的另一侧方向插入所述弹性部件收容部(35)中并卡止在所述按压部件移动部(31)的阶梯部上,在中央形成有所述冲头(16)通过的孔;弹性部件(50),在中央形成有所述冲头(16)通过的孔,并插入所述弹性部件收容部(35)中,所述移动板(40)沿着所述弹性部件收容部(35)移动时,所述弹性部件(50)被压缩;固定板(60),在中央具有所述冲头(16)通过的孔,从所述外壳(30)的另一侧插入开放的所述弹性部件收容部(35)的内径面之后,将所述外壳(30)的另一侧前端压入装配而结合;按压部件(70),在另一侧设置有从所述外壳(30)的一侧方向在所述按压部件移动部(31)中可滑动地插入并与所述移动板(40)抵接的引导部(71),在一侧突出地连续形成有具有比所述引导部(71)更小的直径的引出部(72),在中央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允善
申请(专利权)人:李允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