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臭模块及包括该除臭模块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792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臭模块及包括该除臭模块的电子装置。根据一实施例的除臭模块包括:壳体,形成有吸入口及排出口;风扇,布置于吸入口与排出口之间;光催化剂过滤器,布置于吸入口与风扇之间;光源模块,包含基板及紫外线光源,并向光催化剂过滤器照射紫外线;以及离子发生器,布置于风扇与排出口之间。

Deodorization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deodorization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除臭模块及包括该除臭模块的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臭模块及包括该除臭模块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冰箱、家具、车辆、室内等会由于各种有害物质而产生恶臭。冰箱会由于食物腐败产生恶臭,家具、车辆室内等会由于通风不良而产生恶臭。并且,家具、车辆、室内等会由于从构成其的材料所发出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产生恶臭。为了去除这些恶臭,过滤方式、离子及臭氧发生方式、紫外线照射方式等多种方式的除臭模块正被使用。通常,除臭模块构成为通过多种方式中的一种方式执行除臭。然而,应用一种方式的除臭模块存在着当吸入大量的空气时对空气的除臭进行得不够充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空气进行除臭的除臭模块。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离子及光催化剂的除臭模块。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吸入大量的空气也能够充分地进行除臭的除臭模块。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考虑构成部的布置及结构以实现提高除臭效率的除臭模块。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除臭模块,包括:壳体,形成有吸入口和排出口;风扇,布置于吸入口与排出口之间;光催化剂过滤器,布置于吸入口与风扇之间;光源模块,包含基板和紫外线光源,并向光催化剂过滤器照射紫外线;以及离子发生器,布置于风扇与排出口之间。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除臭模块将离子及光催化剂全部利用而提高除臭效率。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由于除臭模块对空气进行双重除臭,因此即使吸入大量的空气也能够充分地进行除臭。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除臭模块考虑构成部的布置及结构,从而能够使离子与有机化合物之间的化学反应及光催化反应达到最佳。附图说明图1至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除臭模块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除臭模块的示意图。图6及图7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除臭模块的示意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除臭模块的示意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除臭模块的示意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例的除臭模块的示意图。图1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实施例的除臭模块的示意图。图1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八实施例的除臭模块的示意图。图1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九实施例的除臭模块的示意图。图1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实施例的除臭模块的示意图。图1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一实施例的除臭模块的示意图。图16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实施例的除臭模块的示意图。图17及图18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三实施例的除臭模块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为了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充分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作为示例提供以下介绍的实施例。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如下所述的实施例,其可以具体化为其他形态。另外,在附图中,可能为了便利而夸张示出构成要素的宽度、长度、厚度等。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符号表示相同的构成要素,相似的附图符号表示相似的构成要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除臭模块包括:壳体,形成有吸入口及排出口;风扇,布置于吸入口与排出口之间;光催化剂过滤器,布置于吸入口与风扇之间;光源模块,包含基板及紫外线光源,并向光催化剂过滤器照射紫外线;以及离子发生器,布置于风扇与排出口之间。光催化剂过滤器可以布置于壳体的一侧面。此时,光源模块布置于壳体的另一侧面。并且,光催化剂过滤器可以分别布置于壳体的一侧面及另一侧面。此时,光源模块布置于在壳体的一侧面布置的光催化剂过滤器与在壳体的另一侧面布置的光催化剂过滤器之间。并且,光源模块可以分别在基板的两面贴装紫外线光源。或者,可以包括在基板的一面贴装紫外线光源的两个光源模块。一个光源模块布置为向在壳体的一侧面布置的光催化剂过滤器射出紫外线。并且,另一个光源模块布置为向在壳体的另一侧面布置的光催化剂过滤器射出紫外线。并且,两个光源模块可以布置为相互隔开。并且,光催化剂过滤器可以布置于壳体的上表面。此时,光源模块布置于壳体的下表面。并且,光催化剂过滤器可以布置于壳体的下表面。此时,光源模块布置于壳体的上表面。并且,光催化剂过滤器可以分别布置于壳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此时,光源模块布置于光催化剂过滤器之间。并且,光源模块可以分别布置于壳体的一侧面及另一侧面。此时,光催化剂过滤器布置于光源模块之间。并且,光源模块可以分别在基板的两面贴装紫外线光源。或者,可以包括在基板的一面贴装紫外线光源的两个光源模块。一个光源模块布置为向在壳体的上表面布置的光催化剂过滤器射出紫外线。并且,另一个光源模块布置为向在壳体的下表面布置的光催化剂过滤器射出紫外线。并且,两个光源模块可以相互隔开布置。并且,光源模块可以分别布置于壳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此时,光催化剂过滤器布置于光源模块之间。除臭模块还可以包括:流路引导件,形成于风扇与离子发生器之间。流路引导件形成为一侧与壳体的下表面相接,另一侧与离子发生器的一侧面的上端相接。并且,流路引导件的上表面可以为倾斜布置的平面或向下凹陷的曲面。壳体还可以包括固定风扇的固定部。固定部可以形成为使风扇的两侧的面插入。壳体还可以包括:第一内壁,从固定部的两侧向壳体的一侧面及另一侧面延伸而形成。第一内壁的上表面形成为与壳体的上表面相接,第一内壁的下表面形成为与壳体的下表面相接。壳体还可以包括:第二内壁,形成为从壳体的一侧面及另一侧面延伸而与离子发生器的两侧的面相接。第二内壁形成为具有等于或小于离子发生器的高度。或者,第二内壁形成为具有大于离子发生器的高度。光源模块与光催化剂过滤器之间的距离大于光源模块与风扇之间的距离。更详细而言,光源模块与光催化剂过滤器之间的距离是光催化剂过滤器与风扇之间的距离的0.5倍以上。壳体还包括:光源模块固定部,固定光源模块。此时,光源模块固定部包括:第一光源模块固定部,包括形成为使光源模块的两侧的面插入的插入部。第一光源模块固定部还可以包括:支撑部,形成于插入部的下部并支撑插入部。光源模块固定部还可以包括:第二光源模块固定部,形成为从壳体的下表面向上部凸出形成,从而与光源模块的上部侧面接触。壳体还可以包括:光催化剂模块固定部,固定光催化剂模块。光催化剂模块固定部可以形成为使光催化剂模块的两侧的面插入。或者,光催化剂模块固定部可以形成于与壳体的吸入口隔开的位置。此时,光催化剂模块插入于光催化剂模块固定部与吸入口之间。图1至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除臭模块的示意图。图1示出了除臭模块100的外部,图2是除臭模块100的平面图,图3是除臭模块100的侧视图,图4是除臭模块100的立体图。参照图1至图4,除臭模块100包括壳体110、风扇120、光催化剂过滤器130、光源模块140及离子发生器150。壳体110提供进行空气除臭的空间。在壳体110的一侧面形成有吸入口111,在壳体110的与一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形成有排出口115。吸入口111及排出口115是空气通路。更详细而言,吸入口111是除臭模块100外部的空气进入内部的通路。排出口115是在除臭模块100内部进行除臭后的空气排出到除臭模块100外部的通路。在本实施例中,以吸入口111与排出口115形成于壳体110的彼此相对的面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吸入口111及排出口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臭模块,其中,包括:壳体,形成有吸入口及排出口;风扇,布置于所述吸入口与所述排出口之间;光催化剂过滤器,布置于所述吸入口与所述风扇之间;光源模块,包含基板及紫外线光源,并向所述光催化剂过滤器照射紫外线;以及离子发生器,布置于所述风扇与所述排出口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4.25 KR 10-2017-00530861.一种除臭模块,其中,包括:壳体,形成有吸入口及排出口;风扇,布置于所述吸入口与所述排出口之间;光催化剂过滤器,布置于所述吸入口与所述风扇之间;光源模块,包含基板及紫外线光源,并向所述光催化剂过滤器照射紫外线;以及离子发生器,布置于所述风扇与所述排出口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模块,其中,所述光催化剂过滤器布置于所述壳体的一侧面,所述光源模块布置于所述壳体的另一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模块,其中,所述光催化剂过滤器分别布置于所述壳体的一侧面及另一侧面,所述光源模块布置于在所述壳体的一侧面布置的所述光催化剂过滤器与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侧面布置的所述光催化剂过滤器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臭模块,其中,所述光源模块分别向在所述壳体的一侧面布置的所述光催化剂过滤器及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侧面布置的所述光催化剂过滤器照射紫外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模块,其中,若所述光催化剂过滤器布置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则所述光源模块布置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若所述光催化剂过滤器布置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则所述光源模块布置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模块,其中,所述光催化剂过滤器分别布置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所述光源模块布置于所述光催化剂过滤器之间,所述光源模块分别向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布置的所述光催化剂过滤器及在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布置的所述光催化剂过滤器照射紫外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模块,其中,所述光源模块分别布置于所述壳体的一侧面及另一侧面或者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所述光催化剂过滤器布置于所述光源模块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模块,其中,还包括:流路引导件,形成于所述风扇与所述离子发生器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臭模块,其中,所述流路引导件形成为一侧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相接,另一侧与所述离子发生器的一侧面的上端相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臭模块,其中,所述流路引导件的上表面为倾斜布置的平面或向下凹陷的曲面。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模块,其中,所述壳体还包括固定所述风扇的风扇固定部,所述风扇固定部形成为使所述风扇的至少两侧的面插入。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除臭模块,其中,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一内壁,从所述风扇固定部的两侧向所述壳体的一侧面及另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智元郑栽鹤朱炳哲申相哲
申请(专利权)人: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