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962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除菌器,该除菌器包括配合设置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形成有可容纳除菌材料的容纳空间,所述上壳上形成有多个可释放除菌材料中负离子的第一扩散部,所述下壳上形成有多个可释放除菌材料中负离子的第二扩散部。该除菌器结构简单,且所需体积小,成本较低。

Steriliz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terilizer,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shell and a lower shell arranged in coordination.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form a space between which the sterilizing material can be accommodated. The upper shell forms a first diffusion part which can release negative ions in the sterilizing material, and the lower shell forms a second diffusion part which can release negative ions in the sterilizing material. The steriliz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mall volume and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菌器
本技术属于除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菌器。
技术介绍
除菌器主要用作于冰箱的除菌以及室内空气的除菌。中国技术专利CN204026864U中公开了一种等离子空气除菌器,该除菌器包括外壳及外壳内部的外壳内腔、预过滤网、活性炭除臭过滤网、HEPA除尘过滤网、空气出口、底座、控制装置、遮光层、下等离子装置、上等离子装置、除菌室、等离子滤芯、轴流风机、空气进气口,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外壳内腔,所述外壳内腔与控制装置之间设有空气出口,所述底座位于外壳的下方,所述控制装置位于底座上方、所述遮光层位于控制装置的上方,所述下等离子装置位于遮光层的上方,所述上等离子装置位于下等离子装置的上方,所述除菌室位于外壳内腔内,且位于上等离子装置的上方,所述等离子滤芯位于除菌室内两侧,所述HEPA除尘过滤网位于除菌室上方,所述活性炭除臭过滤网位于HEPA除尘过滤网上方,所述预过滤网位于活性炭除臭过滤网上方,其上侧设有空气进气口。上述的除菌器,其虽然可实现除菌,但是其体积较大且除菌效果一般,制作成本较高,同时因上表面为平面不利于扩散,上表面压物体后很容易堵住扩散孔。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除菌器,该除菌器结构简单,且所需体积小,成本较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除菌器,包括配合设置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形成有可容纳除菌材料的容纳空间,所述上壳上形成有多个可释放除菌材料中负离子的第一扩散部,所述下壳上形成有多个可释放除菌材料中负离子的第二扩散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上壳为自侧部向中部凸出的曲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上壳对应于所述下壳处设置有第一卡扣部,所述下壳对应于所述第一卡扣部设置有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与所述第二卡扣部扣合,以使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扩散部和/或所述第二扩散部为多个通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每个通孔的直径不大于2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除菌器,其通过相互配合设置的上壳与下壳,该上壳与下壳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其体积小,且自发产生,不需要发生器;同时因零部件数量较少,因此降低了成本。2、本技术的除菌器,上壳与下壳之间扣合设置,则其内部的除菌材料可更换,提高了除菌器的使用率;3、本技术的除菌器,其上壳为弧面,有利于除菌材料负离子的扩散,即使在上壳处上压物体也可扩散;且在除菌器落上液体的情况下,可通过弧面滑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除菌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除菌器上壳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除菌器上壳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除菌器下壳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除菌器下壳的侧视图。以上各图中:1、上壳;11、第一扩散部;12、定制部;13、第一卡扣部;2、下壳;21、第二扩散部;22、第二卡扣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除菌器,该除菌器包括配合设置的上壳1和下壳2,所述上壳1与所述下壳2优选含疏油基团材质,以避免油污污染除菌器;所述上壳1与所述下壳2之间形成有可容纳除菌材料的容纳空间,所述上壳1上形成有多个可释放除菌材料中负离子的第一扩散部11,所述下壳上形成有多个可释放除菌材料中负离子的第二扩散部21。所述第一扩散部11和/或所述第二扩散部21优选为多个通孔。这样,容纳空间内的除菌材料负离子即可通过通孔向外部扩散,实现除菌的作用。上述中,其通过上壳1与下壳2的配合,并在其中部形成容纳可自发的除菌材料,即可实现除菌作用,该结构体积小,且自发产生,不需要发生器;同时因零部件数量较少,因此降低了成本。继续如图3所示,本技术中,所述上壳为自侧部向中部凸出的曲面。设置为曲面的好处,一方面,在除菌器上方有遮挡物时,完全遮盖住的概率较低,这样除菌材料负离子的扩散也就不会被完全遮挡;另一方面,当除菌器落上水滴等,因扩散部处的孔直径的水滴表面张力大于水的重力,因此水渍并不会进入除菌器内部,可沿着曲面下滑,不会滞留在除菌器上。为了便于上壳与下壳的拆装,即便于除菌材料的更换,所述上壳1对应于所述下壳2处设置有第一卡扣部13,所述下壳2对应于所述第一卡扣部13设置有第二卡扣部22,所述第一卡扣部13与所述第二卡扣部22扣合,以使所述上壳1与所述下壳2配合。另外,因除菌材料的直径一般都大于2mm,为了防止除菌材料的外露,上述所述每个通孔的直径不大于2mm。同时,如图1和图2所示,在该上壳1上还形成有定制部12,该定制部12可根据用户要求定制内容,如定制图形、商标、图案等。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合设置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形成有可容纳除菌材料的容纳空间,所述上壳上形成有多个可释放除菌材料中负离子的第一扩散部,所述下壳上形成有多个可释放除菌材料中负离子的第二扩散部;所述上壳为自侧部向中部凸出的曲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合设置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形成有可容纳除菌材料的容纳空间,所述上壳上形成有多个可释放除菌材料中负离子的第一扩散部,所述下壳上形成有多个可释放除菌材料中负离子的第二扩散部;所述上壳为自侧部向中部凸出的曲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三迪时空增材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