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旋转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7878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连接部件领域,提供了一种气动旋转接头,包括:外壳,呈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外壳中间设置有收容腔;连接轴,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第一密封件,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且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的一侧开口,所述第一环形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外壳的开口;第二密封件,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且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第二密封件上设置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的一侧开口,所述第二环形槽的开口背离所述外壳的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中在外壳中设置两个方向相反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使得所述气动旋转接头的密封效果较好,保证了所述气动旋转接头的使用效果。

Pneumatic rotary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动旋转接头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连接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动旋转接头。
技术介绍
气动旋转接头系专门为适用于气动控制方面设计的系列产品,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磨擦扭距小等优点,广泛的应用于冶金机械,轧路机械,造纸机械,建筑机械等众多行业。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气动旋转接头密封效果不好,影响气动旋转接头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气动旋转接头的密封不好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的气动旋转接头,包括:外壳,呈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外壳中间设置有收容腔;连接轴,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第一密封件,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且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的一侧开口,所述第一环形的开口朝向所述外壳的开口;第二密封件,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且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第二密封件上设置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的一侧开口,所述第二环形槽的开口背离所述外壳的开口。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第一本体,自所述第一本体朝所述外壳的开口方向间隔的延伸有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二筒体合围形成所述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第二本体,自所述第二本体背离所述外壳的开口方向间隔的延伸有第三筒体和第四筒体,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三筒体、所述第四筒体合围形成所述第二环形槽。可选的,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呈平板状,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相贴合。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二密封件的结构相同。可选的,所述气动旋转接头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且套设于所述连接轴外。可选的,所述气动旋转接头还包括卡环,所述收容腔的内壁靠近所述外壳的开口方向设置有第一卡持槽,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第二卡持槽,所述卡环收容于所述第一卡持槽和所述第二卡持槽。可选的,所述连接轴上凸设有隔离壁,所述轴承位于所述卡环和所述隔离壁之间。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轴承分别位于所述隔离壁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密封件和所述轴承分别位于所述隔离壁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二密封件和所述轴承之间。可选的,所述外壳包括第三本体和自所述第三本体上延伸的第五筒体,所述第三本体和所述连接轴之间设置有气流空间。可选的,所述第五筒体上设置有气流出口,所述气流出口和所述气流空间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中在外壳中设置两个方向相反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使得所述气动旋转接头的密封效果较好,保证了所述气动旋转接头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气动旋转接头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气动旋转接头的平面剖视图;图3是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气动旋转接头的连接轴的立体图;图4是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气动旋转接头的第一密封件的立体图;图5是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图2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气动旋转接头100外壳1第三本体11第五筒体12收容腔13气流出口14第一卡持槽15第一台阶部16第二台阶部17连接轴2连接段21第一段22第二卡持槽221第二段23隔离壁24气流空间25第一密封件3第一本体30第一筒体31第二筒体32第一环形槽33第二密封件4第二本体40第三筒体41第四筒体42第二环形槽43轴承5卡环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动旋转接头100,所述气动旋转接头100包括外壳1、连接轴2、第一密封件3、第二密封件4、轴承5、卡环6。所述外壳1大体呈圆筒状,所述外壳1包括第三本体11和第五筒体12,所述第三本体11呈平板状,所述第五筒体12自所述第三本体11上延伸而成,所述第五筒体12中设置有收容腔13,所述第五筒体12上与所述第三本体11相对的一侧为开口,所述第五筒体12上靠近所述第三本体11的一端设置有气流出口14,所述气流出口14与所述收容腔13相连通。所述第五筒体12的内壁靠近所述外壳1的开口方向设置有第一卡持槽15,即所述收容腔13的内壁靠近所述外壳1的开口方向设置有第一卡持槽15。所述收容腔13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台阶部16和第二台阶部17,所述第一台阶部16靠近所述第三本体11,所述第二台阶部17靠近所述外壳1的开口,所述第一台阶部16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台阶部17的直径。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连接轴2包括连接段21、第一段22和第二段23,所述连接段21用于连接外部,所述第一段22和第二段23之间设置有隔离壁24,所述第一段22用于固定所述轴承5,所述第二段23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密封件3和所述第二密封件4。所述连接轴2上设置有贯穿所述连接段21、所述第一段22、所述第二段23的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段22上靠近所述连接段2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持槽221,所述连接轴2和所述外壳1同轴设置,在所述连接轴2的轴向上,所述第一卡持槽15和所述第二卡持槽221处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二段23和所述本体之间具有一段距离,使得所述第二段23和所述第三本体11之间形成气流空间25,即所述第三本体11和所述连接轴2之间设置有气流空间25。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密封件3包括第一本体30、第一筒体31、第二筒体32。所述第一本体30成平板状,所述第一本体30的中间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本体30固定于所述连接轴2的第二段23。所述第一筒体31和所述第二筒体32自所述第一本体30朝所述外壳1的开口方向延伸而成,所述第一筒体31和所述第二筒体32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本体30、所述第一筒体31、所述第二筒体32合围形成第一环形槽33,所述第一环形槽33的一侧开口,所述第一环形槽33的开口朝向所述外壳1的开口。所述第二密封件4包括第二本体40、第三筒体41、第四筒体42。所述第二本体40成平板状,所述第二本体40的中间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本体40固定于所述连接轴2的第二段23,所述第二本体40和所述第一本体30相贴合,所述第一密封件3位于所述第二密封件4和所述隔离壁24之间。所述第三筒体41和所述第四筒体42自所述第二本体40朝背离所述外壳1的开口方向延伸而成,即所述第三筒体41和所述第四筒体42自所述第二本体40朝所述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呈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外壳中间设置有收容腔;连接轴,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第一密封件,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且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的一侧开口,所述第一环形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外壳的开口;第二密封件,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且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第二密封件上设置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的一侧开口,所述第二环形槽的开口背离所述外壳的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呈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外壳中间设置有收容腔;连接轴,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第一密封件,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且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的一侧开口,所述第一环形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外壳的开口;第二密封件,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且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第二密封件上设置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的一侧开口,所述第二环形槽的开口背离所述外壳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第一本体,自所述第一本体朝所述外壳的开口方向间隔的延伸有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二筒体合围形成所述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第二本体,自所述第二本体背离所述外壳的开口方向间隔的延伸有第三筒体和第四筒体,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三筒体、所述第四筒体合围形成所述第二环形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呈平板状,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相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德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麦力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