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重力式银浆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7854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重力式银浆控制阀,基于电磁力学,引入全新结构设计,应用整体的竖直姿态结构,通过侧向进液,纵向向下排液的液路路径,采用电磁铁技术,针对搭载橡胶塞(6)的铁质配重(5),完成在竖直方向上的吸引与分离,进而控制橡胶塞(6)实现与装置管(1)底端排液孔的可分离式对接,完成对外排路径的连通或封堵,如此应用电磁触发控制方式,能够有效提高通断的响应效率,同时结构简单,实际应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An Electromagnetic Gravity Silver Slurry Control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重力式银浆控制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重力式银浆控制阀,属于智能通断阀

技术介绍
银浆控制阀是用于控制银浆注射管路通断的工具,实际应用中,对接于流体管路上,并且根据实际需求,在不同的位置相应设置阀门,用于完成银浆液体的通断控制,现有的银浆阀大多还处于机械结构,即通过轮盘式的转动,促使其内部结构针对银浆通路的阻隔,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不便,完全手动的控制方式,使得操作必须现场化,手动操作需要时间,针对液流通断的操作不及时,并且随着长时间使用,机械的磨损,大大影响其使用寿命,以及结构与结构之间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实际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电磁力学,引入全新结构设计,能够高效实现液路通断控制的电磁重力式银浆控制阀。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电磁重力式银浆控制阀,包括装置管、铁芯柱体、导线、防液隔板、铁质配重、橡胶塞、进液管;其中,装置管的外形为圆柱体形状,装置管呈竖直姿态进行应用,装置管的顶端封闭,底端中心位置设置排液孔,排液孔的内径小于装置管的内径,装置管的底端排液孔对接与之口径相一致的排液管;铁芯柱体的外形同为圆柱体形状,铁芯柱体的外径小于装置管的内径,铁芯柱体竖直固定设置于装置管的内顶面上,且铁芯柱体的中心线与装置管的中心线相共线;导线以同一方向绕设于铁芯柱体的柱身上,且导线的两端穿出装置管的管身;防液隔板的外径与装置管的内径相适应,防液隔板的中心位置设置贯穿其两面的通孔,该通孔的内径与铁芯柱体的外径相适应,防液隔板固定设置于装置管内部,防液隔板边缘一周与装置管内壁一周相固定连接,防液隔板所在面与装置管的中心线相垂直,铁芯柱体的底端穿过防液隔板上的通孔,且防液隔板上通孔内边一周与铁芯柱体侧面上对应高度一周相密封对接,以及绕设于铁芯柱体上的导线位于防液隔板的上方;铁质配重的外形为圆柱体形状,铁质配重的外径与装置管的内径相适应,橡胶塞的外形为圆柱体形状,橡胶塞的外径与装置管底端排液孔的内径相适应;橡胶塞的其中一端面与铁质配重的其中一端面相固定连接,且橡胶塞的中心线与铁质配重的中心线相共线,铁质配重与橡胶塞所构结构以铁质配重在上、橡胶塞在下的姿态,竖直位于装置管中铁芯柱体底端的下方,且铁质配重与橡胶塞所构结构在装置管内部上下移动,以及橡胶塞的底端可分离式地对接装置管底端的排液孔;基于铁芯柱体在导线通电下所产生的磁力,铁芯柱体底端针对铁质配重的顶面实现吸力相吸接触;进液管的其中一端固定对接于装置管侧壁外表面上、低于防液隔板高度的位置,并连通接装置管内部空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置管和防液隔板均为不锈钢材质制成。本技术所述一种电磁重力式银浆控制阀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技术设计的电磁重力式银浆控制阀,基于电磁力学,引入全新结构设计,应用整体的竖直姿态结构,通过侧向进液,纵向向下排液的液路路径,采用电磁铁技术,针对搭载橡胶塞的铁质配重,完成在竖直方向上的吸引与分离,进而控制橡胶塞实现与装置管底端排液孔的可分离式对接,完成对外排路径的连通或封堵,如此应用电磁触发控制方式,能够有效提高通断的响应效率,同时结构简单,实际应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2)本技术设计的电磁重力式银浆控制阀中,针对装置管和防液隔板,均进一步设计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结构所能承受的液压压力,进而保证整个装置结构工作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设计的电磁重力式银浆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装置管,2.铁芯柱体,3.导线,4.防液隔板,5.铁质配重,6.橡胶塞,7.进液管,8.排液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电磁重力式银浆控制阀,包括装置管1、铁芯柱体2、导线3、防液隔板4、铁质配重5、橡胶塞6、进液管7;其中,装置管1的外形为圆柱体形状,装置管1呈竖直姿态进行应用,装置管1的顶端封闭,底端中心位置设置排液孔,排液孔的内径小于装置管1的内径,装置管1的底端排液孔对接与之口径相一致的排液管8;铁芯柱体2的外形同为圆柱体形状,铁芯柱体2的外径小于装置管1的内径,铁芯柱体2竖直固定设置于装置管1的内顶面上,且铁芯柱体2的中心线与装置管1的中心线相共线;导线3以同一方向绕设于铁芯柱体2的柱身上,且导线3的两端穿出装置管2的管身;防液隔板4的外径与装置管1的内径相适应,防液隔板4的中心位置设置贯穿其两面的通孔,该通孔的内径与铁芯柱体2的外径相适应,防液隔板4固定设置于装置管1内部,防液隔板4边缘一周与装置管1内壁一周相固定连接,防液隔板4所在面与装置管1的中心线相垂直,铁芯柱体2的底端穿过防液隔板4上的通孔,且防液隔板4上通孔内边一周与铁芯柱体2侧面上对应高度一周相密封对接,以及绕设于铁芯柱体2上的导线3位于防液隔板4的上方;铁质配重5的外形为圆柱体形状,铁质配重5的外径与装置管1的内径相适应,橡胶塞6的外形为圆柱体形状,橡胶塞6的外径与装置管1底端排液孔的内径相适应;橡胶塞6的其中一端面与铁质配重5的其中一端面相固定连接,且橡胶塞6的中心线与铁质配重5的中心线相共线,铁质配重5与橡胶塞6所构结构以铁质配重5在上、橡胶塞6在下的姿态,竖直位于装置管1中铁芯柱体2底端的下方,且铁质配重5与橡胶塞6所构结构在装置管1内部上下移动,以及橡胶塞6的底端可分离式地对接装置管1底端的排液孔;基于铁芯柱体2在导线3通电下所产生的磁力,铁芯柱体2底端针对铁质配重5的顶面实现吸力相吸接触;进液管7的其中一端固定对接于装置管1侧壁外表面上、低于防液隔板4高度的位置,并连通接装置管1内部空间。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电磁重力式银浆控制阀,基于电磁力学,引入全新结构设计,应用整体的竖直姿态结构,通过侧向进液,纵向向下排液的液路路径,采用电磁铁技术,针对搭载橡胶塞6的铁质配重5,完成在竖直方向上的吸引与分离,进而控制橡胶塞6实现与装置管1底端排液孔的可分离式对接,完成对外排路径的连通或封堵,如此应用电磁触发控制方式,能够有效提高通断的响应效率,同时结构简单,实际应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基于上述设计电磁重力式银浆控制阀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本技术还进一步设计了如下优选技术方案:针对装置管1和防液隔板4,均进一步设计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结构所能承受的液压压力,进而保证整个装置结构工作的稳定性。本技术设计电磁重力式银浆控制阀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具体包括装置管1、铁芯柱体2、导线3、防液隔板4、铁质配重5、橡胶塞6、进液管7。其中,针对装置管1,进一步设计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装置管1的外形为圆柱体形状,装置管1呈竖直姿态进行应用,装置管1的顶端封闭,底端中心位置设置排液孔,排液孔的内径小于装置管1的内径,装置管1的底端排液孔对接与之口径相一致的排液管8。铁芯柱体2的外形同为圆柱体形状,铁芯柱体2的外径小于装置管1的内径,铁芯柱体2竖直固定设置于装置管1的内顶面上,且铁芯柱体2的中心线与装置管1的中心线相共线;导线3以同一方向绕设于铁芯柱体2的柱身上,且导线3的两端穿出装置管2的管身。实际应用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重力式银浆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管(1)、铁芯柱体(2)、导线(3)、防液隔板(4)、铁质配重(5)、橡胶塞(6)、进液管(7);其中,装置管(1)的外形为圆柱体形状,装置管(1)呈竖直姿态进行应用,装置管(1)的顶端封闭,底端中心位置设置排液孔,排液孔的内径小于装置管(1)的内径,装置管(1)的底端排液孔对接与之口径相一致的排液管(8);铁芯柱体(2)的外形同为圆柱体形状,铁芯柱体(2)的外径小于装置管(1)的内径,铁芯柱体(2)竖直固定设置于装置管(1)的内顶面上,且铁芯柱体(2)的中心线与装置管(1)的中心线相共线;导线(3)以同一方向绕设于铁芯柱体(2)的柱身上,且导线(3)的两端穿出装置管(1)的管身;防液隔板(4)的外径与装置管(1)的内径相适应,防液隔板(4)的中心位置设置贯穿其两面的通孔,该通孔的内径与铁芯柱体(2)的外径相适应,防液隔板(4)固定设置于装置管(1)内部,防液隔板(4)边缘一周与装置管(1)内壁一周相固定连接,防液隔板(4)所在面与装置管(1)的中心线相垂直,铁芯柱体(2)的底端穿过防液隔板(4)上的通孔,且防液隔板(4)上通孔内边一周与铁芯柱体(2)侧面上对应高度一周相密封对接,以及绕设于铁芯柱体(2)上的导线(3)位于防液隔板(4)的上方;铁质配重(5)的外形为圆柱体形状,铁质配重(5)的外径与装置管(1)的内径相适应,橡胶塞(6)的外形为圆柱体形状,橡胶塞(6)的外径与装置管(1)底端排液孔的内径相适应;橡胶塞(6)的其中一端面与铁质配重(5)的其中一端面相固定连接,且橡胶塞(6)的中心线与铁质配重(5)的中心线相共线,铁质配重(5)与橡胶塞(6)所构结构以铁质配重(5)在上、橡胶塞(6)在下的姿态,竖直位于装置管(1)中铁芯柱体(2)底端的下方,且铁质配重(5)与橡胶塞(6)所构结构在装置管(1)内部上下移动,以及橡胶塞(6)的底端可分离式地对接装置管(1)底端的排液孔;基于铁芯柱体(2)在导线(3)通电下所产生的磁力,铁芯柱体(2)底端针对铁质配重(5)的顶面实现吸力相吸接触;进液管(7)的其中一端固定对接于装置管(1)侧壁外表面上、低于防液隔板(4)高度的位置,并连通接装置管(1)内部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重力式银浆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管(1)、铁芯柱体(2)、导线(3)、防液隔板(4)、铁质配重(5)、橡胶塞(6)、进液管(7);其中,装置管(1)的外形为圆柱体形状,装置管(1)呈竖直姿态进行应用,装置管(1)的顶端封闭,底端中心位置设置排液孔,排液孔的内径小于装置管(1)的内径,装置管(1)的底端排液孔对接与之口径相一致的排液管(8);铁芯柱体(2)的外形同为圆柱体形状,铁芯柱体(2)的外径小于装置管(1)的内径,铁芯柱体(2)竖直固定设置于装置管(1)的内顶面上,且铁芯柱体(2)的中心线与装置管(1)的中心线相共线;导线(3)以同一方向绕设于铁芯柱体(2)的柱身上,且导线(3)的两端穿出装置管(1)的管身;防液隔板(4)的外径与装置管(1)的内径相适应,防液隔板(4)的中心位置设置贯穿其两面的通孔,该通孔的内径与铁芯柱体(2)的外径相适应,防液隔板(4)固定设置于装置管(1)内部,防液隔板(4)边缘一周与装置管(1)内壁一周相固定连接,防液隔板(4)所在面与装置管(1)的中心线相垂直,铁芯柱体(2)的底端穿过防液隔板(4)上的通孔,且防液隔板(4)上通孔内边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绵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赛尔制版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