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器的驱动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780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摩器的驱动减震结构,包括驱动装置、联轴器、齿轮轴、轴承,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联轴器相连接,所述齿轮轴的前部与轴承相连接,还包括减震套,所述联轴器在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减震套设置于所述连接凹槽内,所述齿轮轴的后部卡入所述减震套中。该按摩器的驱动减震结构在按摩器的驱动装置驱动过程中能够消除齿轮轴与联轴器之间的窜动,从而消减齿轮轴转动时产生的噪音及震动,同时减震套还能够进一步避免齿轮轴及联轴器之间因长期震动而产生的磨损,从而延长齿轮轴、联轴器的使用寿命。

A Driving and Shock Absorbing Structure of Massa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摩器的驱动减震结构
本技术涉及按摩器的驱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按摩器的驱动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按摩器,其驱动结构一般包括电机、联轴器、齿轮轴。在驱动时,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以及单一扁位的齿轮轴来驱动按摩器运转,导致其传动过程不平稳,容易在轴向和径向方向上出现窜动现象,产生震动和噪音,需要对此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按摩器的驱动结构在驱动过程中,齿轮轴与联轴器因连接不紧密,导致齿轮轴在传动过程中不平稳,容易在轴向和径向方向上出现窜动现象,产生较大的震动及噪音等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按摩器驱动减震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按摩器的驱动减震结构,包括驱动装置、联轴器、齿轮轴、轴承,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联轴器相连接,所述齿轮轴的前部与轴承相连接,还包括减震套,所述联轴器在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减震套设置于所述连接凹槽内,所述齿轮轴的后部卡入所述减震套中。驱动装置用于提供动力,从而通过联轴器的中间连接作用带动齿轮轴转动,轴承连接在齿轮轴前部,能够稳固齿轮轴的前部位置,保证齿轮轴前部与其它部件配合时的稳定性。而将减震套安装于联轴器的连接凹槽中,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在按摩器的驱动装置驱动过程中消除齿轮轴与联轴器之间的窜动,从而消减齿轮轴转动时产生的噪音及震动,同时减震套还能够进一步避免齿轮轴及联轴器之间因长期震动而产生的磨损,从而延长齿轮轴、联轴器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按摩器的驱动减震结构,所述减震套内设置有减震凹槽,所述减震套上在靠近齿轮轴后部的一端设置有进口,所述齿轮轴后部通过所述进口卡入所述减震凹槽内。减震套上设置减震凹槽与进口能够进一步将齿轮轴后部包裹到减震套中,提升减震套与齿轮轴之间连接的牢固程度,并进一步提升减震套的缓冲效果,消减齿轮轴转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震动。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按摩器的驱动减震结构,所述进口、减震凹槽的截面呈多边型,所述齿轮轴后部的形状与所述进口、减震凹槽相配合。进口、减震凹槽的截面设置成多边形且齿轮轴后部的形状与进口及减震凹槽相一致是为了进一步加大齿轮轴与减震凹槽的接触面积,能够使减震套与齿轮轴无缝对接,使得二者之间更加贴合,从而进一步消除齿轮轴转动时出现窜动、打滑情况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减震套与齿轮轴连接的稳固地,提升减震套的减震效果。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按摩器的驱动减震结构,所述进口、减震凹槽的截面呈六边型。进口、减震凹槽的截面设置成六边型能够让减震套的减震凹槽内的各个面更好地与齿轮轴后部相互制约,且制造时较为方便,制造成本较低。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按摩器的驱动减震结构,所述减震套、连接凹槽的形状与所述进口、减震凹槽的截面形状相配合。减震套、连接凹槽的形状与所述进口、减震凹槽的截面形状相配合一方面能够保证减震套与其进口、减震凹槽形状的一致性,更便于生产制造。另一方面能够避免联轴器与减震套在转动过程中出现窜动、打滑情况,进一步提升联轴器与减震套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按摩器的驱动减震结构,所述减震套的材质为弹性材料。减震套的材质优选弹性材料,是因为弹性材质具有更好的减震、缓冲的作用,能够更好地减缓驱动装置在传动过程齿轮轴因与联轴器之间配合不紧密引起的窜动情况,并且能有效地减小震动和噪声,从而保证良好的按摩体验。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按摩器的驱动减震结构,所述弹性材料为橡胶。弹性材料优选橡胶是因为橡胶弹性好,耐磨损。齿轮轴在驱动装置的传动下会产生磨损,减震套的材料选择橡胶能够很好地减缓因轴向和径向传动而带来的磨损,能有效地延长减震套的使用寿命,并且橡胶制作成本较低,有利于市场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按摩器的驱动减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联轴器、减震套、齿轮轴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2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按摩器的驱动减震结构,包括驱动装置1、联轴器2、齿轮轴4、轴承5,所述驱动装置1的输出端与联轴器2相连接,所述齿轮轴4的前部与轴承5相连接,还包括减震套3,所述联轴器2在远离驱动装置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凹槽21,所述减震套3设置于所述连接凹槽21内,所述齿轮轴4的后部卡入所述减震套3中。使用时,首先启动驱动装置1并通过驱动装置1带动联轴器2转动,则联轴器2转动时通过减震套3的中间传动作用带动齿轮轴4转动,从而通过减震套3消除现有技术中齿轮轴4与联轴器2之间因配合不紧密而引起的齿轮轴4径向与轴向窜动的问题,保证联轴器2、减震套3、齿轮轴4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使得传动过程更加稳定,产生的声响更小,从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套3内设置有减震凹槽32,所述减震套3上在靠近齿轮轴4后部的一端设置有进口31,所述齿轮轴4后部通过所述进口31卡入所述减震凹槽32内。作为优选,所述进口31、减震凹槽32的截面呈多边型,所述齿轮轴4后部的形状与所述进口31、减震凹槽32相配合。作为优选,所述进口31、减震凹槽32的截面呈六边型。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套3、连接凹槽21的形状与所述进口31、减震凹槽32的截面形状相配合。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套3的材质为弹性材料。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材料为橡胶。更为具体的,如图2所示,在装配时,截面呈六边型的减震套3安装在联轴器2的同样呈六边型的连接凹槽21中,而齿轮轴4的后部也呈六边型,将齿轮轴4后部通过减震套3上的六边型进口31插入到六边型的减震凹槽32中,从而使得齿轮轴4、减震套3、联轴器2因六边型的各个面紧密配合。则在使用时,当驱动装置1驱动联轴器2转动而联轴器2通过减震套3带动齿轮轴4转动时,六边型的六个面相互制约能够很好地防止齿轮轴4、减震套3、联轴器2之间相互出现窜动现象,且橡胶材质的减震套3能够更好地消减转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噪音,从而大大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其中驱动装置1可以选用电机,减震套3除了橡胶外也可以选用其它带有弹性的材料。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摩器的驱动减震结构,包括驱动装置(1)、联轴器(2)、齿轮轴(4)、轴承(5),所述驱动装置(1)的输出端与联轴器(2)相连接,所述齿轮轴(4)的前部与轴承(5)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套(3),所述联轴器(2)在远离驱动装置(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凹槽(21),所述减震套(3)设置于所述连接凹槽(21)内,所述齿轮轴(4)的后部卡入所述减震套(3)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器的驱动减震结构,包括驱动装置(1)、联轴器(2)、齿轮轴(4)、轴承(5),所述驱动装置(1)的输出端与联轴器(2)相连接,所述齿轮轴(4)的前部与轴承(5)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套(3),所述联轴器(2)在远离驱动装置(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凹槽(21),所述减震套(3)设置于所述连接凹槽(21)内,所述齿轮轴(4)的后部卡入所述减震套(3)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摩器的驱动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套(3)内设置有减震凹槽(32),所述减震套(3)上在靠近齿轮轴(4)后部的一端设置有进口(31),所述齿轮轴(4)后部通过所述进口(31)卡入所述减震凹槽(32)内。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亮赵先国刘锋刘贵段德标刘周斌徐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