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衬砌欠厚补强构造
本技术涉及铁路工程建设
,特别涉及一种隧道衬砌欠厚补强构造。
技术介绍
我国铁路建设历史悠久,截至2016年我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了12.4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2.2万公里以上。但是随着运营时间的增长,一大批隧道开始出现病害,比如渗漏水、衬砌开裂、衬砌欠厚、衬砌背后空洞或不密实等,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八、九十年代之前修建的隧道,病害更为严重,急需解决、处理隧道病害问题。衬砌欠厚病害是最危险的病害,衬砌欠厚表明其衬砌结构的厚度大小已经不能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不能完全承载围岩等荷载,随时有崩塌、掉块的可能,甚至严重影响隧道正常运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于衬砌欠厚的处理措施多为注浆加固、钢拱架加固等措施,为彻底解决衬砌欠厚的危害,拆换衬砌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如何既有效又快速地拆换衬砌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以后处理衬砌欠厚缺陷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隧道衬砌欠厚补强构造,为解决隧道衬砌欠厚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彻底、有效地处理衬砌病害,保证隧道运营安全。为了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衬砌欠厚补强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隧道衬砌欠厚区域设有的新建二次衬砌(3)和新建初期支护(4),所述新建二次衬砌(3)和既有二次衬砌(1)相连接,所述新建初期支护(4)和既有初期支护(2)相连接,还包括在新建初期支护(4)和既有初期支护(2)的连接处设有的若干根砂浆锚杆(7),以及在隧道衬砌欠厚区域设有的若干根注浆钢花管(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衬砌欠厚补强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隧道衬砌欠厚区域设有的新建二次衬砌(3)和新建初期支护(4),所述新建二次衬砌(3)和既有二次衬砌(1)相连接,所述新建初期支护(4)和既有初期支护(2)相连接,还包括在新建初期支护(4)和既有初期支护(2)的连接处设有的若干根砂浆锚杆(7),以及在隧道衬砌欠厚区域设有的若干根注浆钢花管(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衬砌欠厚补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建二次衬砌(3)和既有二次衬砌(1)之间通过若干根钎钉(6)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衬砌欠厚补强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钎钉(6)在所述新建二次衬砌(3)和既有二次衬砌(1)之间的连接面纵向、横向间隔设置。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东利,朱麟晨,廖余,王磊,余大龙,杨建民,康芮,周林峰,张涵,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