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预应力梁托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7500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体积预应力梁托换结构,包括大体积混凝土托换梁,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托换梁的两端底部设有托换桩,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托换梁的底部位于托换桩的内侧固定设有地连墙,所述地连墙的顶部设有冠梁,所述托换桩和地连墙均位于地平面以下,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托换梁包裹既有承台,既有承台用于支撑既有桥墩;利用大体积预应力梁两端的托换桩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在托换桩内侧设置地连墙,地连墙可以有效方式周围土体的滑动,确保土体稳定性,另外与托换结构配套设置临时钢支架,临时钢支架的作用在于防止托换过程中既有桥墩出现较大沉降而引起既有桥梁的沉降,能够起到支撑既有桥梁的作用,防止既有桥梁因受较大应力而损坏。

Underpinning structure of large volume prestressing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体积预应力梁托换结构
本技术涉及大体积预应力梁托换结构
,具体为大体积预应力梁托换结构。
技术介绍
呼和浩特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04标段将军衙署站位于新华大街鼓楼立交桥南侧,沿新华大街东西向布置,南侧临近富华大厦(需要拆除),车站西南处有一雕塑,车站北侧临近中国工商银行。车站主体西侧下穿鼓楼立交桥,该处两根钻孔桩位于车站主体轮廓内,阻碍了地铁车站正常施工,须对桩基础进行托换处理,将原桥梁桩基荷载转移至新设托换桩基础上,原桩截除,整个施工工序既要满足车站主体施工,又要保证鼓楼立交C匝道桥行车安全,避免因桩基托换而引起地面沉降,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大体积预应力梁托换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大体积预应力梁托换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体积预应力梁托换结构,包括大体积混凝土托换梁,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托换梁的两端底部设有托换桩,托换桩用于支撑大体积混凝土托换梁,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托换梁的底部位于托换桩的内侧设有地连墙,地连墙用于防止两侧土体滑动,所述地连墙的顶部设有冠梁所述托换桩和地连墙均位于地平面以下,所述大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体积预应力梁托换结构,包括大体积混凝土托换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托换梁(1)的两端底部设有托换桩(2),托换桩(2)用于支撑大体积混凝土托换梁(1),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托换梁(1)的底部位于托换桩(2)的内侧设有地连墙(3),地连墙(3)用于防止两侧土体滑动,所述地连墙(3)的顶部设有冠梁(5)所述托换桩(2)和地连墙(3)均位于地平面以下,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托换梁包裹既有承台(6),既有承台用于支撑既有桥墩(8),地连墙的延伸方向与大体积混凝土托换梁(1)的长度方向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体积预应力梁托换结构,包括大体积混凝土托换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托换梁(1)的两端底部设有托换桩(2),托换桩(2)用于支撑大体积混凝土托换梁(1),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托换梁(1)的底部位于托换桩(2)的内侧设有地连墙(3),地连墙(3)用于防止两侧土体滑动,所述地连墙(3)的顶部设有冠梁(5)所述托换桩(2)和地连墙(3)均位于地平面以下,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托换梁包裹既有承台(6),既有承台用于支撑既有桥墩(8),地连墙的延伸方向与大体积混凝土托换梁(1)的长度方向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预应力梁托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既有桥墩(8)两侧还对称搭设临时钢支架,临时钢支架包括底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智强高利斌朱书峰马良裴占河李清李德发田健王勇刁建新孙儒涛刘承宏王颖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