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区古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299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土地区古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结构,涉及古建筑地基加固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地基加固结构加固效果差的问题,其包括插接于土壤中的外管体,所述外管体外周沿竖直方向间隔开有多个弧形孔,所述外管体外周分别对应弧形孔位置连接有多个插接于周围土壤中的弧形杆,所述外管体中设有钢筋笼,所述外管体中浇筑有混凝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滑移设置的弧形杆配合外管体周壁上开设的弧形孔,将混凝土引入外管体外周的土壤中形成多层盘状结构,提高其对土壤的加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土地区古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古建筑地基加固
,特别涉及一种软土地区古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古建筑,由于时间推移和环境变化,经浸泡的原土结构会发生变化,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降低,原基础在载荷作用下,会产生新的变形,当变形超过规范允许值时,就必须进行地基或地基与基础的加固。而软土地区的地段具有孔隙比大、含水率高、沉降大等特点,现有的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存在许多问题,无法很好的解决软土地区古建筑的地基基础加固问题,对古建筑的保护存在较大的缺陷。所以现在需要一种能很好的用于软土地区古建筑的地基基础加固结构,以防止古建筑因地基基础沉陷等问题而被破坏。因此,公告号为CN20727736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区古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包括原地基、设置在所述原地基上的原基础、由所述原基础向所述原地基开设的钻孔及配合插装在所述钻孔内的加固桩;所述加固桩包括承台、套管、通孔、基座、多个灌浆孔、钢筋及加固板,所述加固板底面连接有多个T形加固块。该技术的软土地区古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结构,设置加固桩,能增大结构整体承载力、抗沉陷能力,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对于软土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土地区古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包括插接于土壤中的外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体(1)外周沿竖直方向间隔开有多个弧形孔(11),所述外管体(1)外周分别对应弧形孔(11)位置连接有多个插接于周围土壤中的弧形杆(12),所述外管体(1)中设有钢筋笼(13),所述外管体(1)中浇筑有混凝土(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土地区古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包括插接于土壤中的外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体(1)外周沿竖直方向间隔开有多个弧形孔(11),所述外管体(1)外周分别对应弧形孔(11)位置连接有多个插接于周围土壤中的弧形杆(12),所述外管体(1)中设有钢筋笼(13),所述外管体(1)中浇筑有混凝土(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区古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孔(11)绕外管体(1)外周相对设置为两个,对应位置的弧形杆(12)配合设置为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土地区古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杆(12)沿对应的弧形孔(11)的开设方向滑移设置,且所述弧形杆(12)能够插接于弧形孔(11)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土地区古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体(1)中沿其轴线方向间隔设有多组驱动组件(2),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呈弧形状态的驱动杆(21),所述弧形杆(12)通过设置的连接杆(23)连接于对应的驱动杆(2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爱妃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乌镇内利仿古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