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盘形电机电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7120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盘形电机电扇”适用于电风扇,排气扇,换气扇。该电扇因采用把驱动叶片旋转的电动机放置于电扇壳体内的结构,则在旋转中心只有支承轴,而无阻挡风流的障碍,这不仅使电扇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而且有利于减少气流噪声,同时还能使电机免于染集尘埃,富有美感,这种结构的电扇,由于转子具有较大的半径,所以起动力矩大,并能降低能耗。(*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电扇。现有电扇(电风扇,排气扇)的叶片是套在电动机轴伸端的,该电动机被固定在电扇旋转的中心处,既遮光,又阻挡风流,使气流呈紊流态,易引起气流噪声,此外,电机也易染集尘埃。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利于消除风流阻流,减少气流噪声,有利于增大起动力矩,降低能耗,使电机免于染集尘埃,并具有良好透光性能,富有美感的电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把驱动电扇叶片旋转的电动机放置于电扇壳体内,该电动机的转子是位于壳体内并与叶片外围边缘相连的金属环形圈,金属环形圈与叶片一起形成一个旋转整体由支承轴支承,该支承轴通过支架被固定在旋转中心,定子是位于金属环形圈两侧面并被固定在壳体内的铁心线圈,(在铁心上开槽并嵌置绕组),当绕组中通入电流时,则在定、转子间会产生电磁力,于是就驱动金属环形圈与叶片旋转。电机可制成双边型结构,也可以制成单边型结构,所谓双边型结构,即位于金属环形圈两侧的铁心上均开槽并嵌置了绕组,所谓单边形结构,即仅有一侧的铁心上开槽嵌置绕组。其绕组的嵌制可按常规单相电容式电机或罩极式电机绕组嵌制法进行。一般可把铁心线圈分成几组分别固定在壳体内的不同位置上,各组铁心线圈间可串联或并联连接,其分组组数可由调速档数来确定,使用时,通过开关去控制铁心线圈的工作组数,即可实现分档调速,顺向或逆向旋转。本专利技术电扇的叶片及护叶罩,支架均可用透明塑料制成,壳体也可采用塑料。本专利技术的盘形电机电扇,由于把驱动电扇叶片旋转的电动机旋转在电扇壳体内,在旋转中心只有支承轴,而无阻挡风流的障碍,这就有利于减少气流噪声,并能增加透光性,同时还能使电机免于染集尘埃,富有美感,由于电机的转子是个金属环形圈,其旋转半径大,因此能增大起动力矩,降低能耗。本专利技术有如下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具体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具体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图3的B-B剖面图。图中1为叶片,2为支承轴,3为支架,4为电扇壳体,5为金属环形圈,6为铁心,7为绕组,8为托架,9为铁心扣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示出了两种实施例,电扇叶片1的外围边缘与壳体4内的金属环形圈5铆合,使之成为一个旋转整体由支承轴2支承,该支承轴2通过支架3被固定在电扇旋转中心,在支承轴2与电扇叶片1之间有轴承。在图1,图2给出的实例中,电机采用了单边型结构形式。位于金属环形圈两侧的定子铁心6通过托架8固定在壳体上,其中一侧铁心上开有槽并嵌置了绕组7,该实施例采用了方形壳体,定子铁心6最好用圆弧形硅钢片迭制而成,并分组分别固定在壳体的角的位置,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使结构紧凑。在图3,图4给出的另一实施例中,电机采用双边型结构形式,位于金属环形圈两侧的铁心6上均开有槽并嵌置了绕组7。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造价低廉,耗电量小,可用于各种电风扇,排气扇,换气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盘形电机电扇,包括电动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把驱动叶片〔1〕旋转的电动机放置于电扇壳体〔4〕内,其转子是位于壳体内并与叶片外围边缘相连的金属环形圈〔5〕,定子是位于金属环形圈两侧面并被固定在壳体内的铁心线圈〔6,7〕,电扇旋转的支承轴〔2〕通过支架〔3〕被固定在旋转中心。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盘形电机电扇,包括电动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把驱动叶片[1]旋转的电动机放置于电扇壳体[4]内,其转子是位于壳体内并与叶片外围边缘相连的金属环形圈[5],定子是位于金属环形圈两侧面并被固定在壳体内的铁心线圈[6,7],电扇旋转的支承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培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