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水雾直喷蒸汽装置及生成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6774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水雾全自动直喷蒸汽装置及生成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电磁加热系统单元,电磁加热系统单元由内至外包括雾化水通道元件、沸腾换热元件、保温隔热棉和电磁感应线圈;保温隔热棉包裹沸腾换热元件的外表面,电磁感应线圈缠绕在保温隔热棉上;水从沸腾换热元件的进水口进入雾化水通道元件和沸腾换热元件之间的空腔,在电磁感应线圈的作用下生成蒸汽,并从沸腾换热元件的蒸汽出口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加热过程无燃烧,因此不结垢,不产生废气、废渣等任何污染物,绿色环保;双面受热布局以及独特的结构设计使得电热转换效率≥95%,且冷启动升温快,可以实现瞬间加热、高效节能。

Direct Steam Injection Device of Electromagnetic Water Mist and Its Gene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水雾直喷蒸汽装置及生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蒸汽发生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电磁水雾直喷蒸汽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蒸汽发生装置采用燃料、电阻丝和石英等加热方式。燃料热源蒸汽发生器占地面积较大,设备流程复杂,给工艺控制带来非常不便的影响,从给料燃烧,到正常运行传热,再到后续处理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不能达到即开即用。在工作运行中,由于对工艺参数的控制不灵敏,容易引起操作失误甚至发生事故,特别是天然气锅炉在运行中易发生爆炸事故。电阻式蒸汽发生器的加热元件处于高温场合,易老化结垢,元件寿命和操作的安全性受到了限制。同时蒸汽发生装置无论是燃料、电阻丝还是石英加热,均是通过导热介质把热量传导给被加热体,从而起到加热物品的效果。这种加热方式为二次传导热,因为发热体自身需要消耗一部分能量,传导过程中又要流失一部分热能,所以这种方式的热量利用率低,同时具有加热不均匀,热损失大,输入功率低,功率密度小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水雾直喷蒸汽装置及生成方法,其具有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磁水雾直喷蒸汽装置,包括电磁加热系统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水雾直喷蒸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加热系统单元,所述电磁加热系统单元由内至外包括雾化水通道元件、沸腾换热元件、保温隔热棉和电磁感应线圈;所述保温隔热棉包裹所述沸腾换热元件的外表面,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缠绕在所述保温隔热棉上;水从所述沸腾换热元件的进水口进入所述雾化水通道元件和所述沸腾换热元件之间的空腔,在电磁感应线圈的作用下生成蒸汽,并从所述沸腾换热元件的蒸汽出口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水雾直喷蒸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加热系统单元,所述电磁加热系统单元由内至外包括雾化水通道元件、沸腾换热元件、保温隔热棉和电磁感应线圈;所述保温隔热棉包裹所述沸腾换热元件的外表面,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缠绕在所述保温隔热棉上;水从所述沸腾换热元件的进水口进入所述雾化水通道元件和所述沸腾换热元件之间的空腔,在电磁感应线圈的作用下生成蒸汽,并从所述沸腾换热元件的蒸汽出口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沸腾换热元件的进水口处安装有雾化装置,用于将进入所述空腔的水雾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水通道单元的外表面具有多组环形狭缝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蒸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按照前密后疏型匝距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采用本身不会产生热量的特种电缆。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独立设置的高压供水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道春刘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天正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