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盘形滚刀自动更换的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677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于盘形滚刀自动更换的机器人,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盾构和TBM施工中换刀速率低、工人施工风险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刀座和机械臂,刀座上设有滚刀,所述的刀座通过机械手与机械臂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刀座配合设计了换刀灵巧手和螺栓灵巧手,通过换刀灵巧手夹持滚刀,通过螺栓灵巧手控制顶紧滑块的左右移动,进而实现滚刀的松紧,换刀灵巧手和螺栓灵巧手同时作用,不需要人工参与换刀,机械化程度高、快捷方便、节省人力物力。

A Robot Suitable for Automatic Replacement of Disc Hob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于盘形滚刀自动更换的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于盘形滚刀自动更换的机器人。
技术介绍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广泛应用于交通、水利、国防等重大工程领域,是代表国家装备制造业水平的大国重器,单台装备造价最高达5亿元。但是全断面掘进机还存在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偏低,尤其是代表掘进机智能化水平的核心作业环节—换刀作业目前还是以人工换刀为主,当面临高压/高湿/腐蚀等极端作业环境时,存在“检测难、换刀险”的国际性行业难题,人工更换单把滚刀耗时高达4小时,同时换刀总耗时至少占整个工期的三分之一以上,且作业人员经常需要承受高压危害,长时间作业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出现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目前在全断面隧道施工中,刀具的磨损和更换是限制盾构和TBM施工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相关工程实践表明在盾构法施工中,由于土仓为密闭高压仓,换刀操作需多名专业人员在具有充分准备前提下实施,完成一次换刀时间约为40min左右。在TBM施工中,虽不存在带压情况,但由于刀具磨损较快,换刀频次相比盾构法有明显增多。因此,无论盾构法还是TBM施工中,实现自动换刀都是提高换刀速率、减小工人施工风险的重要途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于盘形滚刀自动更换的机器人,包括刀座(1)和机械臂(5),刀座(1)上设有滚刀(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座(1)通过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与机械臂(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盘形滚刀自动更换的机器人,包括刀座(1)和机械臂(5),刀座(1)上设有滚刀(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座(1)通过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与机械臂(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盘形滚刀自动更换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包括换刀灵巧手(3)和螺栓灵巧手(4),换刀灵巧手(3)铰接于螺栓换刀灵巧手(3)(4)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于盘形滚刀自动更换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刀灵巧手(3)包括上臂(301)和下臂(302),上臂(301)和下臂(302)铰接连接,与上臂(301)相连设有上臂油缸(303),与下臂(302)相连设有下臂油缸(30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于盘形滚刀自动更换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栓灵巧手(4)包括壳体(401),换刀灵巧手(3)铰接在壳体(401)底部,所述的壳体(401)上部设有连接台(402),机械臂(5)的末端通过连接台(402)与螺栓灵巧手(4)连接;所述的壳体(401)下部设有套筒(40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于盘形滚刀自动更换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401)内部设有电机(405)、弹簧(406)和滑板(407),弹簧(406)设置在壳体(401)的上板与滑板(407)之间,电机(405)固定在滑板(407)上,电机(405)的输出轴与套筒(403)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于盘形滚刀自动更换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座(1)包括箱体(101),箱体(101)内设有C形块(102)和四杆机构,所述滚刀(2)的刀轴(201)一侧卡进C形块(102)内、另一侧与四杆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普周叶蕾姜礼杰文勇亮赵梦媛孙伟贾连辉欧阳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