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处理基坑底部涌水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65760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处理基坑底部涌水的结构,包括:围堰,其环绕涌水处设置,用于阻隔涌水处和外界的连接,所述围堰内充填有过滤材料,形成过滤层;导流管,其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用于引导涌水处的水流出,所述导流管的进水口向所述围堰内延伸,所述导流管的出水口向所述围堰外延伸;盖板,其盖设于所述围堰上,所述围堰形成密闭空间;以及操作平台,其覆盖于所述围堰周围以及所述盖板的上方,起到密封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能有效地保留涌水带出的泥砂,防止泥砂流失,降低出现事故的概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极大的缩短施工时间,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进度。

A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Water Gushing at the Bottom of Foundation P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基坑底部涌水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处理基坑底部涌水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带动地下空间的发展,目前各类用途的地下空间已在世界各大中城市中得到开发利用。这些地下空间的建设,多采用费用低廉,施工方便的明挖法,由此而产生了大量基坑工程,其规模和深度不断加大。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时常会遇到涌水现象,甚至出现管涌。如何快速、安全可靠的解决涌水问题成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当前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基坑涌水主要的处理方法是:首先在涌水处周围钻孔,其次在钢套管内设置灌浆管,将钢套管压入钻孔内,然后用棉纱和快干水泥将钢套管与地面缝隙处密封最后利用灌浆泵将聚氨酯浆液经灌浆管注入钻孔内。然后现有技术需花费大量时间在涌水处周围布孔,无法限制管涌水将基坑里的土壤带出,施工器材复杂等不足。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基坑底部涌水的结构,能有效防止泥沙流出,以及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基坑底部涌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堰,其环绕涌水处设置,用于阻隔涌水处和外界的连接,所述围堰内充填有过滤材料,形成过滤层;导流管,其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用于引导涌水处的水流出,所述导流管的进水口向所述围堰内延伸,所述导流管的出水口向所述围堰外延伸;盖板,其盖设于所述围堰上,所述围堰形成密闭空间;以及操作平台,其覆盖于所述围堰周围以及所述盖板的上方,起到密封作用;其中,在所述围堰、导流管、盖板和操作平台安装完成的状态下,将涌水处的水导出后,通过所述导流管向所述围堰内压浆封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基坑底部涌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堰,其环绕涌水处设置,用于阻隔涌水处和外界的连接,所述围堰内充填有过滤材料,形成过滤层;导流管,其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用于引导涌水处的水流出,所述导流管的进水口向所述围堰内延伸,所述导流管的出水口向所述围堰外延伸;盖板,其盖设于所述围堰上,所述围堰形成密闭空间;以及操作平台,其覆盖于所述围堰周围以及所述盖板的上方,起到密封作用;其中,在所述围堰、导流管、盖板和操作平台安装完成的状态下,将涌水处的水导出后,通过所述导流管向所述围堰内压浆封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基坑底部涌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由多层沙袋合围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基坑底部涌水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材料为碎石。4.一种处理基坑底部涌水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用封堵剂对涌水处进行初步封堵,在涌水处设置导流管;(2)在涌水处周围设置围堰,然后往围堰内填入砂石,形成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波黄宗辉黄惟邓政李志刚赵涵滢罗建波李静智学民蒙国往吴冬卢福聪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