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554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0:01
公开了一种支座,所述支座的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之间设置有多个阻尼器,每个阻尼器包括第一活塞组件、第二活塞组件和阻尼筒,其中第一活塞组件具有第一射流孔的一端和第二活塞组件具有第二射流孔的一端相对设置于阻尼筒内,阻尼筒与上支撑部固定连接,第一活塞组件的另一端与下支撑部固定连接,第二活塞组件的另一端与下支撑部可转动地连接。本实施例通过控制第二活塞组件旋转调节第一射流孔和第二射流孔的连通状态,实现对支座的阻尼力大小的调节,可以在高强度震动环境中最大限度的保护桥梁整体结构的安全。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支座。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持续进行,桥梁在道路交通中的比例越来越高。支座作为桥梁结构承上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桥梁自重、车辆重量和冲击震动等多种荷载作用。由于地震、风振和其他设备的振动都可能引起桥梁结构自身的振动,进而破坏桥梁自身的结构,影响正常使用。为了保证强震后桥梁仍然具有通行能力,现有的减震技术较多采用支座加阻尼器的方式,通过阻尼器的耗能保护桥梁地震时不被破坏。目前的阻尼器存在以下问题:活塞上的射流孔是固定不变的,阻尼器产生的阻尼力大小固定,只能在某一地震强度时具有良好的耗能,起到保护桥梁结构的作用,不具备通用性;在其它地震强度或环境温度时阻尼器无法起到良好的减震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支座,可以受控改变支座阻尼器的射流孔的大小进而改变阻尼力的大小,起到良好的减震保护作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支座,所述支座包括: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主体部,设置于所述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之间;多个阻尼器,每个所述阻尼器包括第一活塞组件、第二活塞组件以及阻尼筒,所述第一活塞组件的第一端具有多个第一射流孔,所述第二活塞组件的第一端具有多个第二射流孔;其中,所述第一活塞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活塞组件的第一端相对接触设置于所述阻尼筒内,所述第一活塞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下支撑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下支撑部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活塞组件被配置为受控旋转以调节多个所述第一射流孔和多个所述第二射流孔的连通状态。优选地,所述阻尼筒与所述上支撑部固定连接,并被配置为随所述上支撑部和所述下支撑部相对移动时,与所述第一活塞组件、第二活塞组件相对移动以提供阻尼力。优选地,所述支座还包括: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环境参数和/或振动参数;多个驱动装置,分别与对应阻尼器的所述第二活塞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活塞组件旋转;控制器,与所述检测装置和多个驱动装置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振动参数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第二活塞组件旋转。优选地,所述上支撑部具有多个限位板,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外侧,所述阻尼筒与对应的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限位板具有向下开口的卡槽,所述阻尼筒设置于所述卡槽内。优选地,形成所述卡槽的两侧边分别形成有凹槽,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和第二活塞组件的第二端从所述凹槽伸出。优选地,所述下支撑部包括多组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具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二活塞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塞组件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与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部具有限位孔,所述第二活塞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限位孔内。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包括第一活塞杆和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具有多个第一射流孔;所述第二活塞组件包括第二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具有多个第二射流孔;其中,所述第一射流孔和第二射流孔的直径相同,且所述第一射流孔到所述第一活塞中心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射流孔到所述第二活塞中心的距离相等。本实施例设置一种包括阻尼器的支座,所述阻尼器包括第一活塞组件、第二活塞组件和阻尼筒,通过控制第二活塞组件旋转调节第一射流孔和第二射流孔的连通状态,实现对支座的阻尼力大小的调节,可以在高强度震动环境中最大限度的保护桥梁整体结构的安全。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座的半剖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座的侧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支座在第一状态时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所示的支座在第二状态时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1所示的支座在第三状态时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座去除部分上支撑部后的俯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阻尼器的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支撑部与阻尼器的连接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座的侧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专利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专利技术。为了避免混淆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结构部件,其作用是将上部结构的荷载顺适、安全地传递到下部结构上,同时保证上部结构在荷载、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等因素作用下的自由变形,以使上、下部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符合结构的静力图式,并保护梁体和墩台不受损伤。图1-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9所示,支座包括上支撑部1、下支撑部2、主体部3和阻尼器4。上支撑部1用于和桥梁的上部结构(即梁体)连接。下支撑部2用于和桥梁的下部结构(即桥墩)连接。主体部3设置于上支撑部1和下支撑部2之间,用于将上支撑部1受到的荷载通过减震后传递到下部结构上。阻尼器4位于主体部3的外侧,设置于上支撑部1和下支撑部2之间,用于提供不同的阻尼力,使得支座能够进一步地进行减震,起到保护桥梁的作用。所述上支撑部1、下支撑部2、主体部3的材料可以为钢材、铸铁等,其满足支座在桥梁工程
中的强度、耐磨等性能要求。在本实施例中,阻尼器4包括第一活塞组件41、第二活塞组件42和阻尼筒43,如图2和图6所示。其中,第一活塞组件41的第一端和第二活塞组件42的第一端相对接触设置于阻尼筒43内,第一活塞组件41的第二端和第二活塞组件42的第二端从阻尼筒43的两端伸出,如图7所示。第一活塞组件41和第二活塞组件42可以作为整体结构与阻尼筒43相对横向移动。具体地,阻尼筒43与上支撑部1固定连接,第一活塞组件41的第二端与所述下支撑部2固定连接,第二活塞组件42的第二端与所述下支撑部2可转动地连接(即上支撑部1、下支撑部2相对固定不动时,第二活塞组件42与阻尼筒43只能相对转动,不能相对横向移动),也就是说,第二活塞组件42只能沿平行于下支撑部2底部轴转动,而不能与下支撑部2发生相对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如图9所示。当桥梁发生振动时,支座的上支撑部1和下支撑部2发生相对横向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上支撑部(1)和下支撑部(2);主体部(3),设置于所述上支撑部(1)和下支撑部(2)之间;多个阻尼器(4),每个所述阻尼器(4)包括第一活塞组件(41)、第二活塞组件(42)以及阻尼筒(43),所述第一活塞组件(41)的第一端具有多个第一射流孔(A),所述第二活塞组件(42)的第一端具有多个第二射流孔(B);其中,所述第一活塞组件(41)的第一端和第二活塞组件(42)的第一端相对接触设置于所述阻尼筒(43)内,所述第一活塞组件(41)的第二端与所述下支撑部(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组件(42)的第二端与所述下支撑部(2)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活塞组件(42)被配置为受控旋转以调节多个所述第一射流孔(A)和多个所述第二射流孔(B)的连通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上支撑部(1)和下支撑部(2);主体部(3),设置于所述上支撑部(1)和下支撑部(2)之间;多个阻尼器(4),每个所述阻尼器(4)包括第一活塞组件(41)、第二活塞组件(42)以及阻尼筒(43),所述第一活塞组件(41)的第一端具有多个第一射流孔(A),所述第二活塞组件(42)的第一端具有多个第二射流孔(B);其中,所述第一活塞组件(41)的第一端和第二活塞组件(42)的第一端相对接触设置于所述阻尼筒(43)内,所述第一活塞组件(41)的第二端与所述下支撑部(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组件(42)的第二端与所述下支撑部(2)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活塞组件(42)被配置为受控旋转以调节多个所述第一射流孔(A)和多个所述第二射流孔(B)的连通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筒(43)与所述上支撑部(1)固定连接,并被配置为随所述上支撑部(1)和所述下支撑部(2)相对移动时,与所述第一活塞组件(41)、第二活塞组件(42)相对移动以提供阻尼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还包括:检测装置(5),用于检测环境参数和/或振动参数;多个驱动装置(6),分别与对应阻尼器(4)的所述第二活塞组件(42)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活塞组件(42)旋转;控制器(7),与所述检测装置(5)和驱动装置(6)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环境参数和/或振动参数控制所述驱动装置(6)驱动第二活塞组件(42)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部(1)具有多个限位板(11),设置于所述主体部(3)的外侧,所述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文涛张博赵宝栓桑运琪李洋孙家路孟帅李孟李津津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航科工程检测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